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詞典 1分類詞匯 6
《國語辭典》:觀察(觀察)  拼音:guān chá
1.仔細(xì)察看?!逗鬂h書。卷一○?;屎蠹o(jì)上。和熹鄧皇后紀(jì)》:「乃親閱宮人,觀察顏色?!?br />2.唐、宋諸道設(shè)觀察使,明清稱各道道員為「觀察」。《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因心里喜他殷勤,就把收的王觀察的個(gè)舊枕箱,把與他盛花兒針線。」
《國語辭典》:觀察使(觀察使)  拼音:guān chá shǐ
職官名。唐代設(shè)置,為各道的最高長官,負(fù)責(zé)察訪州縣官吏功過及民間疾苦。唐中葉后,多以節(jié)度使兼領(lǐng)其職。后改為采訪處置使,又改為觀察處置使。宋代觀察使為虛銜,無定員。
《漢語大詞典》:省閱(省閲)
審視;閱覽。周禮·春官·肆師“大祭祀,展?fàn)奚?漢 鄭玄 注:“展,省閲也?!?span id="oqixmiy"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倉慈傳》:“ 慈 躬往省閲,料簡輕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遺之,一歲決刑曾不滿十人?!?宋 陸游 《上二府論都邑札子》:“自顧賤愚不肖,無尺寸可以上補(bǔ)聰明,而徒以無益之事上勤省閲,實(shí)有罪焉。”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 鄭氏 藝文一略該括甚鉅,核剖彌精,良堪省閲?!?/div>
分類:審視閱覽
《漢語大詞典》:諦觀(諦觀)
審視,仔細(xì)看。百喻經(jīng)·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時(shí)行伴中從睡寤者,卒見火邊有一羅剎,竟不諦觀,捨之而走。” 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六:“予登 羅漢閣 ,取 禪月 親作本諦觀竟日,其間有極破碎糜爛者,筆法高妙,相貌古怪?!?清 譚嗣同 《仁學(xué)》十三:“今夫目力所得而諦觀審視者,不出尋丈,顧謂此尋丈遂足以極天下之所至,無復(fù)能有餘,而一切因以自畫,則鮮不謂之大愚?!?郭沫若 《雄雞集·關(guān)于白樂天》:“便以一種‘愛真能助’的心情,而生出了所謂諦觀,不愿意在舊社會中隨波逐流而超然自適?!?/div>
《國語辭典》:過堂(過堂)  拼音:guò táng
1.犯人到公堂上受審?!都t樓夢》第九七回:「哥哥的事上司已經(jīng)準(zhǔn)了誤殺,一過堂就要題本了,叫咱們預(yù)備贖罪的銀子?!?br />2.佛教用語。僧眾一起在齋堂用午餐。
《漢語大詞典》:攬察(攬察)
亦作“擥察”。 審視明察。 清 譚嗣同 《報(bào)貝元徵書》:“今聞紛擾之規(guī),恢?jǐn)U宏大……擥察艾蕭,中臣要害,此誠 嗣同 畢歲營營,期自制而不能者?!?/div>
分類:審視明察
《漢語大詞典》:諦伺(諦伺)
審視,仔細(xì)窺察。 晉 葛洪 神仙傳·孫博:“又有人亡奴藏匿軍中者,捕之不得。 博 語奴主曰:‘吾為卿燒其營舍,奴必走出,卿但諦伺捉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