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3詞典 7分類詞匯 116
《漢語大詞典》:頭衣(頭衣)
古代稱小孩和少數(shù)民族的帽子。后漢書·西南夷傳·哀牢:“ 純 與 哀牢夷 人約,邑豪歲輸布貫頭衣二領(lǐng),鹽一斛,以為常賦。”按,說文·冃部:“冃,小兒及蠻夷頭衣也。從冂,二其飾也?!?段玉裁 注:“謂此二種人之頭衣也。小兒未冠,夷狄未能言冠,故不冠而冃?!?/div>
《漢語大詞典》:浴童
戲水的小孩。 南朝 梁 劉孝威 《登覆舟山望湖北》詩:“浴童競(jìng)淺岸,漂女擇平沙?!?/div>
分類:小孩
《國語辭典》:病童  拼音:bìng tóng
生病的小孩。如:「病童的家屬在加護(hù)病房外焦急地守候?!?/div>
分類:生病小孩
《國語辭典》:抱裙  拼音:bào qún
婦女抱小孩時(shí)所穿的裙子?!督鹌棵贰返谌呕兀骸咐钇?jī)鹤邅磉B忙接過來,替他脫衣裳時(shí),就扯了一抱裙奶屎?!?/div>
《國語辭典》:頭胎(頭胎)  拼音:tóu tāi
第一胎。《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魯小姐頭胎生的個(gè)小兒子,已有四歲了?!?/div>
《國語辭典》:肉傀儡  拼音:ròu kuǐ lěi
宋代以小孩扮演的傀儡戲。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弄懸絲傀儡、杖頭傀儡、肉傀儡?!?/div>
《漢語大詞典》:符袋
掛在小孩頸上的布制袋形護(hù)身符。 魯迅 《故事新編·起死》:“因?yàn)楹⒆觽兊幕觎`,要攝去墊鹿臺(tái)腳了,真嚇得大家雞飛狗走,趕忙做起符袋來,給孩子們帶上?!?王西彥 《古屋》第三部七:“當(dāng)她最后也是最小的兒子離別時(shí),她撫摸著他的頭,他的耳朵,他掛在頸脖上的符袋?!?/div>
《漢語大詞典》:軉軉
小孩自呼。 清 范寅 《越諺》卷上:“孩自呼為軉軉。”
分類:小孩自呼
《國語辭典》:抓角兒(抓角兒)  拼音:zhuā jiǎo ér
舊時(shí)小孩頭上梳的發(fā)髻。《儒林外史》第七回:「那咱你在這里上學(xué)時(shí)還小哩,頭上扎著抓角兒?!?/div>
《國語辭典》:洋娃娃  拼音:yáng wá wa
用布、塑膠或橡膠等材質(zhì)制成的人形玩偶。因?yàn)槎嘧鞒赏鈬變旱男螤睿史Q為「洋娃娃」。
《漢語大詞典》:押歲盤(押歲盤)
指舊時(shí)除夕長(zhǎng)輩給小孩的用盤盛的各種禮物。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七:“杉上又掛小牛、小馬、飛艇、鐮刀、千里鏡,種種紙制玩具……做送小兒童的禮物--好一似 中國 的‘押歲盤’?!?/div>
《漢語大詞典》:喜神殼
方言。小孩玩的面具。 沙汀 《丁跛公》:“在一色藍(lán)布套頭的人群上面,已經(jīng)飄蕩著各色各樣的喜神殼了。”原注:“喜神殼,小孩玩的面具?!?/div>
《漢語大詞典》:小祖宗
(1).奴仆在焦急時(shí)對(duì)年輕主子的一種稱呼。紅樓夢(mèng)第九回:“ 李貴 道:‘小祖宗,誰敢望“請(qǐng)”,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紅樓夢(mèng)第五二回:“急的 晴雯 央道:‘小祖宗,你只管睡罷?!?br />(2).今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埋怨、責(zé)備小孩頑皮時(shí)亦用之。
《國語辭典》:小鳥依人(小鳥依人)  拼音:xiǎo niǎo yī rén
形容依傍他人而嬌弱可愛的樣子,多用于女子或小孩。如:「她小鳥依人般的靠在爸爸的懷里,十分惹人憐愛。」清。蜀西樵也《燕臺(tái)花事錄。詠花》:「君應(yīng)輸我,萬山看遍殘雪。最是小鳥依人,雛鶯解語也惜尊前別。償盡相思無限債,更向阿誰分說?」《留東外史》第二四章:「再留心看下女的舉動(dòng),在羅福眼中,便覺得有十分風(fēng)致,且如小鳥依人,送茶給羅福的時(shí)候,還叩了個(gè)頭,喉嚨里說了兩句聽不清楚的話?!?/div>
《國語辭典》:小蘿卜頭(小蘿蔔頭)  拼音:xiǎo luó bo tou
對(duì)小孩的昵稱。如:「你們家的小蘿卜頭今年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