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少陽宮


《昭明文選》卷四十六〈序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2050~
正體毓德于少陽,王宰宣哲于元輔。

例句

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馬戴 送春坊董正字浙右歸覲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平無考?!兑鞔半s錄》卷二九存其詩2句,《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14 【介紹】: 唐滄州清池人。吳少誠與之友善,養(yǎng)以為弟,表為申州刺史。憲宗元和四年,少誠病亟,少陽殺其子,自稱留后,朝廷不能制,遂以為節(jié)度使。嚴賦斂,劫商賈,招亡命,不肯朝,然屢獻牧馬以自解,帝亦因而善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6—1127 【介紹】: 宋潤州丹陽人,字少陽。以貢入太學。欽宗即位,率其徒伏闕上書論蔡京、梁師成、李彥、王黼、童貫、朱勔為六賊,請誅之以謝天下。金兵圍開封,又屢上書。李綱主戰(zhàn)遭罷職,東再率諸生伏宣德門下上書,從者數(shù)萬,欽宗乃復用李綱。除太學錄,又請誅蔡氏,且力辭官以歸。高宗即位,被召往南京,適李綱復罷,因上書乞留綱而罷黃潛善、汪伯彥,不報。會布衣歐陽澈亦上書言事,潛善因以語激怒高宗,與澈同斬于市。東臨刑,從容,言笑自若,識與不識者皆為流涕。有《少陽集》、《靖炎兩朝見聞錄》。
全宋詩
陳東(一○八六~一一二七),字少陽,鎮(zhèn)江丹陽(今屬江蘇)人。年十七入學,后以上舍貢入太學。欽宗即位,上書首論蔡京、王黼等六賊誤國,乞正典刑。時李綱罷相,復率諸生伏闕上書乞留,從者數(shù)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再上書乞留綱,而罷黃潛善、汪伯彥,同年八月,會布衣歐陽澈亦上書言事,潛善遽以不亟誅,將復鼓眾伏闕激怒高宗,遂與澈同斬于應天府,年四十二。遺著元大德中刻有《盡忠錄》八卷(《四庫總目提要》),已佚;明天啟五年賀懋忠刻有《陳少陽先生文集》十卷。事見本集附錄詩人弟陳南撰行狀,《宋史》卷四五五有傳?!£悥|詩,以明天啟本為底本(有宋魏了翁序,藏北京圖書館)。校以清乾隆二十二年活字本《少陽公文集》(簡稱活字本,藏清華大學圖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少陽集》(簡稱四庫本)。
全宋文·卷三八三二
陳東(一○八六——一一二七),字少陽,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少俶儻,以貢入太學。欽宗即位,率太學生伏闕上書,請誅蔡京等「六賊」。靖康初又多次上書。時宰相李邦彥主割地議和,李綱、種師道主戰(zhàn)。東復率諸生伏宣德門下上書,請用李、種,罷邦彥,軍民從者數(shù)萬。朝廷亟召綱入,除東太學錄,辭去。高宗初即位,相李綱,召東入。未得對,會綱又罷去,東復上書乞留綱而罷黃潛善、汪伯彥,請親征迎還二帝。會布衣歐陽澈亦上書言事,潛善以語激怒高宗,乃并斬于市,時年四十二。紹興四年贈秘閣修撰。著有《少陽集》、《靖炎兩朝見聞錄》,并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忠義傳》一○有傳。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字少陽。孝宗乾道五年進士。知歸善縣,縣尉捕民指為盜,賂郡守而成獄,巽驗非實,格不行。遷秘書郎,歷知滁州、漳州,為官清廉,人稱耐貧先生。
全宋詩
許巽,字少陽,仙游(今屬福建)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知歸善縣。六年,遷秘書郎。寧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知滁州。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明弘治《興化府志》卷三三。
全宋文·卷六四三二
許巽,字少陽,興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乾道五年進士,知歸善縣。遷秘書郎、太常博士,歷知滁州、漳州,所至以廉潔稱,人號耐貧先生。見《宋會要輯稿》禮一三之二二、選舉二一之七、選舉二二之一六,《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莆陽比事》卷五,《莆陽文獻傳》卷三四,《宋詩紀事補遺》卷五一。

人物簡介

維基
孫星,字少陽,號仰薇,浙江杭州府海寧縣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六十六名,萬歷二年(1574年)登甲戌科進士第二甲第五十七名。
《漢語大詞典》:少陽(少陽)
(1).東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邪絶少陽而登太陰兮,與真人乎相求。”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少陽,東極?!?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東方少陽,日月所出?!?王闿運 《衡陽常氏家廟碑》:“前設大殿,戶向少陽。”
(2).東宮。太子所居。《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正體毓德於少陽?!?李善 注:“正體,太子也……少陽,東宮也?!?br />(3).后以指太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冊文》:“式載明兩,實惟少陽;既稱上嗣,且曰元良?!?span id="px9j5pz" class="book">《舊唐書·李密傳》:“始曀明兩之暉,終干少陽之位。”
(4).“四象”之一。《易》以七為少陽。易·繫辭上“十有八變而成卦” 唐 孔穎達 疏:“每一爻有三變……其兩多一少為少陽者,謂三揲之間,或有一箇九、有一箇八而有一箇四,或有二箇八而有一箇五,此為兩多一少也。如此三變既畢,乃定一爻?!?br />(5).中醫(yī)學經(jīng)脈名。分手少陽經(jīng)和足少陽經(jīng)。手少陽經(jīng)為三焦經(jīng),足少陽經(jīng)為膽經(jīng)。
(6).見“ 少揚 ”。
《漢語大詞典》:少揚(少揚)
亦作“ 少陽 ”。亦作“邵陽”。 魚名。即海鷂魚。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麟四“海鷂魚”﹝釋名﹞:“邵陽魚,《食鑑》作‘少陽’。﹝集解﹞引 陳藏器 曰:‘生 東海 ,形似鷂……尾有大毒,逢物以尾撥而食之。其尾刺人,甚者至死?!?/div>
分類:魚名釋名
《分類字錦》:承篚少陽(承篚少陽)
謝莊皇太子妃哀冊文:釋幃春宮,承篚少陽。
分類:儲妃
《國語辭典》:三陽(三陽)  拼音:sān yáng
1.易卦中,初九、九二、九三的合稱。
2.正月,萬象更新之時。參見「三陽開泰」條。
3.中醫(yī)指太陽、少陽、陽明的合稱。包括了手三陽與足三陽,共有六條經(jīng)脈??杀孀C在體表淺層或六腑有病否。
《國語辭典》:三陽開泰(三陽開泰)  拼音:sān yáng kāi tài
漢代象數(shù)易學取十二卦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分,其中十月為坤卦,純陰爻;十一月為復卦,一陽生于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于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于下,此時陰漸消,陽漸長,有萬象更新之意。后遂以三陽開泰作為祝賀新年升平的頌詞。明。張居正〈賀元旦表二〉:「茲者,當三陽開泰之候,正萬物出震之時,氣轉鴻鈞,共樂堯天之化日?!挂沧鳌溉柦惶埂?/div>
《國語辭典》:四象  拼音:sì xiàng
1.金、木、水、火?!兑捉?jīng)。系辭上》:「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固?。孔穎達。正義:「兩儀生四象者,謂金、木、水、火?!?br />2.春、夏、秋、冬。體現(xiàn)于卦象則為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吨熳诱Z類。卷一三七。戰(zhàn)國漢唐諸子》:「易中只有陰陽奇耦,便有四象:如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br />3.易卦四象:實象、假象、義象、用象。
4.日、月、星、辰。《西游記》第一回:「日、月、星、辰,謂之四象?!?/div>
《漢語大詞典》:六陽(六陽)
(1).中醫(yī)十二經(jīng)脈中,有手三陽、足三陽(陽明、太陽、少陽)六經(jīng)脈,謂之六陽,見靈樞經(jīng)·經(jīng)脈。六陽經(jīng)脈皆聚于頭部,故亦稱頭為六陽或六陽會首、六陽魁首。 元 李壽卿 《伍員吹簫》第三折:“有一個漁翁只為著一時意氣,自刎了六陽的那首級?!?明 朱有燉 《義勇辭金》第四折:“將你那血瀝瀝六陽,涴了我明滉滉鋼刀。”
(2).古以天氣為陽,地氣為陰,十一月至來年四月為陽氣上升之時,合稱六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唐 孔穎達 疏:“天地之氣謂之陰陽,一年之中或升或降。故圣人作象,各分為六爻,以象十二月。陽氣之升,從十一月為始,陽氣漸升,陰氣漸下;至四月,六陽皆升,六陰皆伏。至五月,一陰初升,陰氣漸升,陽氣漸伏;至十月,六陰盡升,六陽盡伏?!?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之一:“斗杓旋子,月當三統(tǒng)之先;昴宿殷宵,序?qū)倭栔肌!?/div>
《國語辭典》:耳門(耳門)  拼音:ěr mén
1.即耳孔。
2.正門兩旁的小門。也稱為「耳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