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0詞典 1分類詞匯 179
《漢語大詞典》:招攜(招攜,招擕)
亦作“ 招擕 ”。
(1).招引尚未歸心的人。左傳·僖公七年:“招攜以禮,懷遠以德。” 杜預 注:“攜,離也?!?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悅近以懷遠,修文以招攜。” 宋 蘇軾 《鄧義叔主客郎中王諤水部郎中制》:“通商惠農(nóng),水政為急,而招攜柔遠,賓客之事亦重矣?!?br />(2).安撫,招安。魏書·安豐王猛傳:“頻經(jīng)師旅,人物凋弊, 延明 招攜新故,人悉安業(yè),百姓咸附?!?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重與玉太尉書》:“凡諸部曲,竝使招攜,投赴戎行,前后云集。”周書·長孫儉傳:“因序 梁國 喪亂,朝廷招擕之意?!?span id="2wri7fi" class="book">《隋書·宇文化及傳》:“乃東北趣 聊城 ,將招攜 海曲 諸賊。”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招攜戶口,檢責漏田?!?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五:“初遇賊,擊敗之。隨廣發(fā)牌諭招攜逆黨?!?br />(3).招邀偕行。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美人戒裳服,端飾相招攜?!?span id="c5fttwl" class="book">《北齊書·文襄帝紀》:“至于才名之士……每山園游燕,必見招擕?!?宋 林逋 《寄題歷陽馬仲文水軒》詩:“紅燭酒醒多聚會,粉箋詩敵幾招攜?!?清 唐孫華 《同宋藥洲太史登滕王閣》詩:“ 閻公 賓客今寂寞,幸有勝友能招攜?!?/div>
《漢語大詞典》:未合
(1).謂尚未交戰(zhàn)。史記·淮陰侯列傳:“ 齊王廣 、 龍且 并軍與 信 戰(zhàn),未合?!?br />(2).不合,不應該。太平廣記卷二八一引 唐 戴孚 《廣異記·李進士》:“須臾,見緋衣人至,為 李 陳謝:‘此人尚有命,未合即留住,但令送錢還耳?!?/div>
《國語辭典》:起復(起復)  拼音:qǐ fù
1.古時官吏遭父母之喪,服未滿而起用,稱為「起復」。清制則稱服滿而起用,為「起復」。與舊制不同?!侗笔贰>砥叨?。李德林傳》:「裁百日,奪情起復,固辭不起?!埂队魇烂餮?。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馮主事三年孝滿,為有沈公子在家,也不去起復做官。」
2.官吏再度被起用?!端问?。卷三七七。向子諲傳》:「子諲乞致仕避之,坐諸降三官,起復知潭州。」《紅樓夢》第三回:「今打聽得都中奏準起復舊員之信,他便四下里尋情找門路?!?/div>
《國語辭典》:起伏  拼音:qǐ fú
1.隆起與低伏。南朝梁。簡文帝〈南郊頌。序〉:「紆馀委蛇,丘陵起伏?!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41' target='_blank'>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岡陵起伏,草木行列?!?br />2.興盛與衰落?!段倪x。顏延年。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萬古陳往還,百代勞起伏?!?/div>
《漢語大詞典》:未形
(1).謂事情尚未顯出跡象、征兆。禮記·經(jīng)解:“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孔穎達 疏:“謂止人之邪在於事未形著?!?span id="rpokr7n" class="book">《孔叢子·答問》:“吾謂圣人之智,必見未形之前,功垂於身歿之后?!?span id="7whrnb7" class="book">《漢書·伍被傳》:“臣聞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未形,故圣人萬舉而萬全?!?顏師古 注:“言智慮通達,事未形兆,皆預見之。” 唐 元稹 《論諫職表》:“君臣之際,論列是非,諷諭於未形,籌畫於至密?!?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占畢二:“ 淮陰 登堂, 高密 仗策, 武鄉(xiāng) 分鼎,懸斷未形,毫髮不爽,胡其異也!”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創(chuàng)民主政體》:“且當利未見、害未形之時,自非一般人所能分曉,於是公舉程度較高於一般人者為之代表,以興利于未見,除害于未形?!?br />(2).尚未形成。《淮南子·天文訓》:“天墬未形,馮馮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span id="2lv7alg" class="book">《史記·律書》:“神生於無,形成於有……或未形而未類,或同形而同類,類而可班,類而可識?!?/div>
《漢語大詞典》:未極(未極)
(1).無窮遠處;沒有期限。管子·幼官:“聽於鈔故能聞未極,視於新故能見未形?!?漢 王粲 《登樓賦》:“惟日月之逾邁兮,俟 河 清其未極。”
(2).未到盡頭;未達極點。 南朝 齊 謝朓 《游敬亭山》:“我行雖紆組,兼得尋幽蹊,緣源殊未極,歸徑窅如迷?!?宋 葉適 《徐德操〈春秋解〉序》:“昔余為 潮州 銘,言其學博而要……后二十六年,始見所謂《春秋解》者,良悔前銘稱美未極,且怪諸子不早示余也。”
(3).沒有停止。《楚辭·九歌·湘君》:“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王逸 注:“極,已也?!?br />(4).謂尚未疲困。 漢 張衡 《東京賦》:“升獻六禽,時膳四膏。馬足未極,輿徒不勞。”
《國語辭典》:肄業(yè)(肄業(yè))  拼音:yì yè
修習學業(yè)。通常指沒有畢業(yè)或尚未畢業(yè)而言?!度辶滞馐贰返谝痪呕兀骸缚歼^,宗師著實稱贊,取在一等第一,又把他題了優(yōu)行,貢入太學肄業(yè)?!埂段拿餍∈贰返谒囊换兀骸敢蛩俗杂紫矚g耍槍弄棒,很有點尚武精神,所以兄弟一齊送他們到武備學堂肄業(yè)?!?/div>
《國語辭典》:還未(還未)  拼音:hái wèi
尚未,還沒有。如:「時序才進入夏天,文旦柚還未成熟,你別急著去摘采?!?/div>
《漢語大詞典》:青子
(1).橄欖的別稱。 宋 蘇軾 《橄欖》詩:“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span id="idvyyfw" class="book">《說郛》卷八一引 宋 史繩祖 《學齋呫嗶·詩人詠物》:“蓋凡果之生也必青,及熟也必變色……惟有橄欖雖熟亦青,故謂之青子。”
(2).指梅實。 宋 范成大 《梅譜》:“頃守 桂林 ,立春梅已過,元夕則嚐青子?!?清 厲鶚 《落梅用二宋落花韻》之一:“緑陰青子差堪念,不道空枝更可傷?!?br />(3).泛指尚未黃熟的果實。 宋 張先 《傾杯·吳興》詞:“芳菲故苑。深紅盡、緑葉陰濃,青子枝頭滿?!?元 虞集 《題柯敬仲畫》詩:“棠梨樹高青子落,碧花翠蔓縈牽牛?!?/div>
《國語辭典》:未完  拼音:wèi wán
1.尚未完稅。如:「未完銀」?!读砍烧Z注解。戶部》:「未完:未經(jīng)交完之數(shù)若干也?!?br />2.尚未完成。如:「這篇文章讀起來,好像語氣未完。」
《漢語大詞典》:未濟(未濟)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離上坎下。易·未濟:“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高亨 注:“火炎在上,水浸在下,水未能滅火,是救火之功未成?!?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離上坎下為未濟,而中互既濟……而未濟之終可以為既濟者,金木之為用亦不小也?!?br />(2).未成,沒有成功。荀子·王霸:“德雖未至也,義雖未濟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元 關(guān)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想 玄德 未濟時,曾問俺 東吳 借 荊州 為本,至今未還。”
(3).渡河未到岸或尚未渡河。史記·宋微子世家:“ 襄公 與 楚成王 戰(zhàn)於 泓 , 楚 人未濟, 目夷 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宦??!?span id="7dym7bb" class="book">《后漢書·袁紹傳》:“今 操 軍退,人懷歸志,及其未濟,出兵掩之,可令大潰,此策不可失也?!?span id="uwkvrq7"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郭嘉傳》:“ 策 臨 江 未濟,果為 許貢 客所殺?!?br />(4).未得到救助。《漢書·董仲舒?zhèn)鳌?/a>:“羣生寡遂,黎民未濟,皆長吏不明,使至於此也?!?/div>
《國語辭典》:潛?。撣。 ?span id="mv2gfts" class='label'>拼音:qián dǐ
稱天子即位前所居住的宅第。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三。紀藝》:「太宗在潛邸,多訪求名藝,文進遂往依焉?!埂对贰>硪晃灏?。姚樞傳》:「世祖在潛邸,遣趙璧召樞至?!?/div>
《漢語大詞典》:潛藩(潛藩)
(1).指尚未即位的帝王。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宗藩·太子冊寶:“ 嘉靖 十八年,己亥二月朔日, 世宗 將幸 承天府 ,冊立 莊敬太子 及 裕王 、 景王 。 裕 即 穆宗 潛藩也?!?br />(2).指帝王為王侯時的封地。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兩朝玉帶之祥:“至 高宗 以 常德 為 孝宗 潛藩,尤有足紀者?!?清 全祖望 經(jīng)史答問·諸史問目答盧鎬:“ 呼沱 ,則是 中山 ,非 關(guān)中 也。況 平帝 由 中山王 為天子,故首加恩於潛藩。”
《國語辭典》:璞玉  拼音:pú yù
未經(jīng)琢磨加工的玉石。比喻有潛質(zhì)而未經(jīng)琢磨的人。如:「青少年有如璞玉,待經(jīng)琢磨可成大器?!?/div>
《國語辭典》:氣焰(氣焰)  拼音:qì yàn
原指開始燃燒,尚未成勢的火焰。常用以比喻人或其他事物的威勢、聲勢?!蹲髠?。莊公十四年》:「人之所忌,其氣焰以取之。」《文明小史》第四八回:「自己實在不及他,氣焰亦登時矮了半截?!?/div>
《漢語大詞典》:未兆
尚未顯出跡象。老子:“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三國 魏 嵇康 《養(yǎng)生論》:“縱少覺悟,咸嘆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慎眾險於未兆,是由 桓侯 抱將死之疾,而怒 扁鵲 之先見,以覺痛之日為受病之始也?!?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人君雖明并日月,神鑒未兆,然萬機不可以獨統(tǒng),曲碎不可以親總,必假目以遐覽,借耳以廣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