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6—1233
【介紹】:
原名希哲。宋宗室,字君錫,號畤隱居士。受業(yè)于陳傅良、徐誼。寧宗慶元二年進士。調(diào)汀州司戶,擊敗峒民李元礪軍。調(diào)主管夔州路轉(zhuǎn)運司帳司,疏論大寧鹽井利病,又論四蜀銓科舉之弊,為寧宗所納。擢大理寺丞。理宗時進潭州觀察使、安德軍節(jié)度使,封信安郡公。
全宋文·卷七○四○趙希錧(一一七六——一二三三),原名希哲,字君錫,宗室,燕王房八世孫。登慶元二年進士第,調(diào)汀州司戶,破峒寇李元礪,升州推官。調(diào)主管夔州路轉(zhuǎn)運司帳司,改知玉山縣,未行,改授大理寺丞,遷大宗正丞,權(quán)工部郎官。換授吉州刺史,提舉佑神觀。授成州團練使,進和州防御使。理宗即位,進潭州觀察使,又進安德軍承宣使。紹定六年卒,年五十八,追封信安郡王。見魏了翁《趙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一三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潭州湘陰人?;兆谡投赀M士。知灌陽縣,任未滿乞致仕,轉(zhuǎn)承仕郎歸里,杜門讀書,自號永退居士??な乇僦?,不應(yīng)。
全宋詩李申之(?~一二一七?),官統(tǒng)制。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宋金盱眙之役中被俘,不屈死。事見《歸潛志》卷八。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六八二向水若,字冰甫,號松林居士,其先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寧宗時在世。
人物簡介
中州集彧字子文,洺州人。承安中進士。資剛,決不可犯。為尚書省掾,知管差除,與郎官相可否,即棄官去。往來登封盧氏山中,改名知非,字無咎,自號照了居士。居山中二十年,布衣蔬食,井臼自親,時人哀苦之,而知非處之自若也。少日為文,工于四六,詩亦有功。和二宋落花韻四首云:曾見嬌窺宋玉墻,忽驚遺夢到延涼。聚塵非分侵凌玉,流水無情葬送香。錦襪謾拖終隔面,?灰雖吐若為腸。蒼苔碧草無窮恨,木石癡兒亦自傷。可人未厭出鄰墻,回首空殘翠幕涼。好事只傳懷夢草,殊鄉(xiāng)誰致返魂香。塵凝燕子慵開眼,煙暗馬嵬空斷腸。秾李絳桃俱異物,為歌薤露寫馀傷。綠影浮空只自傷,賞心死著未能忘。瓊枝不解留春色,銀燭空曾照夜妝。肺腑已傳蜂蜜盡,肌膏仍與燕泥香。情知青帝回車日,合有祥風(fēng)老退房。韶華終竟合凋傷,獻笑縈懷忍遽忘。露壓不禁昏淚臉,風(fēng)披無奈醉愁妝。芳菲頓減園林趣,狼藉空馀陌路香。卻憶班姬浪辛苦,一生都得幾專房。既學(xué)佛,作決定歌,禪家以為證道,新豐之后,無有及者。初,出京有詩云:親疏俱穩(wěn)人倫了,婚嫁齊成俗意周。一筆盡鉤塵債斷,都無虧欠大家休。休休休,愛著何時是徹頭。風(fēng)息浪平人已渡,笑攜明月下孤舟。崧山中云:撒手寧論萬丈崖,腳跟未肯點塵埃。東君也自魔君數(shù),故著青紅眼底來。來何遲,去何早,二五不多十不少。一聲柄木遍虛空,誰識堂堂真照了。又贈安居士國寶云:不招措大嗔,不喚王子文。不惹禪和笑,不名王照了。他人怕人嫌,照了要人嫌。人人有面樹有皮,努力方便勤妝嚴。妝嚴也由賢,不然也由賢,鼻孔莫遣他人穿。又答國寶云:幻人誰拙復(fù)誰能,?戲何妨傀儡棚。凡事不堪君莫怪,儂家面目得人憎。又云:忽然識破虛空我,六合縱橫更有誰。正大壬辰,參知政事宗室思烈行臺洛陽,以知非有重名,力致之,使參議臺事。城陷,不知所終。子升卿,有賦聲,早卒。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九四五樓澤,自號唯心居士,法名正因。嘉定四年刻《無量壽佛贊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寧崇安人,字習(xí)之。劉子翚孫。終身未仕,年未五十居于南山之下,自號種春子。家饒池館,有堂名“方是閑”,因以為號。善屬文,高爽閑雅,得其家傳。有《方是閑居士小稿》。
全宋詩劉學(xué)箕,字習(xí)之,號種春子,因家有方是閒堂,又號方是閒居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子翚孫,?子。生平未仕,但游歷頗廣,曾「游襄漢,經(jīng)蜀都,寄湖浙,歷覽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陳以莊跋)。寧宗嘉泰四年(一二○四)始返鄉(xiāng)。嘉定八年(一二一五),又游安康(今陜西漢陰),是時年將屆六十。著作由弟子游郴(季仙)于嘉定十年編為《方是閒居士小稿》二卷,曾刊行,已佚。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一三六一)裔孫劉張獲舊本重刊。而今《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三八《方是閒居士小稿》所收詩,大多為元刊本所無,其中《和陸明叟》「所愧微官相束縛,何因共訪酒家簾」,亦與詩人生平不合。未詳《小集》據(jù)何輯入。事見本集有關(guān)詩文及序跋。 劉學(xué)箕詩,以元至正屏山書院刊《方是閒居士小稿》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兩宋名賢小集》多出底本的詩,編為第二卷。
全宋文·卷六八六○劉學(xué)箕,字習(xí)之,建寧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子翚孫,玶之子。恬于仕進,飲酒賦詩自遣。年未五十,移家筑室南山下,自號種春子。家有堂曰「方是閒」,因又號方是閒居士。工文章,劉淮嘆其「筆力豪放,詩摩香山之壘,詞拍稼軒之肩」。有《方是閒居士小稿》二卷傳世。
人物簡介
全宋詩劉倓,字允叔,又字次皋(《天臺續(xù)集別編》卷五),號閬風(fēng)居士,寧海(今屬浙江)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士,官黃陂縣主簿。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今錄詩十二首。
全宋文·卷六六一○劉倓,字允叔,號閬風(fēng)居士,臺州寧海(今浙江寧海)人。登嘉定元年特科,終黃陂主簿。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全宋文·卷六八八六劉次皋,字允叔,臺州寧海(今浙江寧海)人。嘉定中為國子司業(yè)。見光緒《寧??h志》卷二一。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三二四毛基,號澹然居士,賀州富川(今廣西鐘山)人。登進士第。嘉定中于所居建江東書院。見雍正《廣西通志》卷三七、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筠州高安人,字國張,號筠心居士。寧宗嘉定中為孝感尉,攝云夢縣事。以上官不為禮,遂棄官歸,遇方士授丹經(jīng)修養(yǎng)法,葺一室以居,靜逸成趣。有《易傳》及文集。
全宋詩羅之紀,字國張,號筠心居士,上高(今屬江西)人。曾為上高縣教諭(清同治《瑞州府志》卷七)。孝宗朝攝知云夢縣(《萬姓統(tǒng)譜》卷三五)。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四○九蕭參,號通巖居士,嘉定間在世。撰有《希通錄》(存)。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三二四虞舜徒,號木石居士,嘉定時人。見《善誘文》卷首陳鍊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宗室,居南豐,號仙源居士。寧宗嘉定末前后尚在世。嘗買一妾,教之習(xí)蘇軾文詞,為女母索歸,嫁之于農(nóng)夫,每寄詞以問訊,長卿則為酬答。文詞通俗,多情愛之作。有《惜香樂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87—1269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居士。劉夙孫。寧宗嘉定二年以蔭補將仕郎,為真州錄事參軍、潮州通判。以作《落梅》詩獲罪,不仕二十余年。理宗端平初起歷宗正簿、樞密院編修官、江東提刑等。淳祐六年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兼中書舍人。以劾權(quán)相史嵩之,貶知漳州。景定初遷工部尚書兼侍講,以煥章閣學(xué)士致仕。嘗受學(xué)于真德秀。反對南宋朝廷茍安妥協(xié)。詩學(xué)晚唐,為江湖派詩重要代表。詞風(fēng)雄放沉厚,多感慨時事。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全宋詩劉克莊(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莆田(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蔭補將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錄事。后游幕于江浙閩廣等地。十二年監(jiān)南岳廟。十七年知建陽縣。以詠《落梅》詩得禍,閑廢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為帥司參議官,二年除樞密院編修官,兼權(quán)侍右郎官,尋罷。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著,史學(xué)尤精”,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遷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權(quán)工部尚書、兼侍讀,旋出知建寧府。五年因目疾以煥章閣學(xué)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龍圖閣學(xué)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編文集,林希逸作序,繼有后、續(xù)、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編為《大全集》二百卷。事見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劉公行狀》、洪天錫《后村先生墓志銘》?!⒖饲f詩,一至十六卷以鐵琴銅劍樓舊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為底本,校以《四部叢刊》影印清賜硯齋《后村先生大全集》(簡稱硯本)、楊氏海源閣舊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簡稱后印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賜硯齋本為底本,校以清馮氏蘆經(jīng)閣舊藏抄本(簡稱馮本)、清盧氏抱經(jīng)樓舊藏抄本(簡稱盧本)、翁同書校清秦氏石研齋抄本(簡稱秦本,凡采用翁氏朱筆校字,簡稱翁校)、清張氏愛日精廬抄本(簡稱張本)。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詞學(xué)圖錄劉克莊(1187-1269) 字潛夫,號后村居士。莆田人。詞風(fēng)散文化、議論化。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別調(diào)》。
全宋文·卷七四八七劉克莊(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字潛夫,號后村居士,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父彌正,寧宗朝吏部侍郎??饲f本名灼,嘉定二年以蔭補將仕郎,改名。初授靖安縣主簿,俄丁父憂。服除,注福州右理曹,改差真州錄事參軍。嘉定十七年,改宣教郎知建陽縣,歷潮、吉州通判。端平中,除樞密院編修官、兼權(quán)侍右郎官。立朝正直敢言,為人所忌,出主玉局觀。尋知漳州,改袁州,復(fù)為言者劾罷。李宗勉當(dāng)國,擢江西提舉,改廣東,升轉(zhuǎn)運使。淳祐元年,為言者所劾,罷主崇禧觀。四年,起為江東提舉。六年,召除太府少卿。面對言事,頗切時政,理宗嘉之,即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尋兼崇政殿說書。是年末,兼中書舍人,力沮史嵩之除職致仕之命。事雖施行,仍為御史論劾,以秘閣修撰出為福建提刑。淳祐十年,除秘書監(jiān)。次年入京,兼太常少卿、直學(xué)士院,兼崇政殿說書、史館同修撰。同年十月,除起居舍人。復(fù)為言者論劾,罷提舉明道宮。景定元年,除秘書監(jiān)、起居郎、兼權(quán)中書舍人,復(fù)除兵部侍郎兼中書舍人,兼直學(xué)士院。三年,除權(quán)工部尚書,兼侍讀。同年八月,以寶章閣學(xué)士知建寧府。五年秋,以煥章閣學(xué)士致仕。咸淳五年正月卒,年八十三,謚文定??饲f于詩、文、詞皆工,葉水心至評其詩「當(dāng)建大將旗鼓」。又嘗受學(xué)于真西山,頗得為政之要。唯其文名太盛,故政績多為所掩。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見林希逸所撰《行述》、洪天錫所撰《墓志銘》(分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四、一九五)及《宋史翼》卷二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87—1267
【介紹】:
宋合州巴川人,初名昌朝,字宗驥,一字正父,號字溪。理宗淳祐元年賜進士出身。歷昌州監(jiān)酒稅、大寧理掾,紹慶學(xué)官。嘗從□淵游,人稱大陽先生。有《易說》、《字溪集》。
全宋詩陽枋(一一八七~一二六七),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巴字溪小龍?zhí)吨希蛱栕窒?。早從朱熹門人度正、暖淵學(xué)。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冠鄉(xiāng)選。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因蜀亂免入對,賜同進士出身。四年,監(jiān)昌州酒稅。五年,改大寧監(jiān)司法參軍。八年,為紹慶府學(xué)官。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有詩詞、講義等十二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字溪集》十二卷。事見本集附錄《紀年錄》、《字溪先生陽公行狀》?!£栬试姡杂坝∥臏Y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斷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四七七陽枋(一一八七——一二六七),初名昌朝,字宗驥,易名枋,字正父,自號字溪居士,合州巴川(今四川銅梁東南)人。端平元年冠鄉(xiāng)選,淳祐元年賜同進士出身,歷官監(jiān)昌州酒稅、大寧理掾、紹慶學(xué)官。晚以子炎卯貴加官至朝散大夫。咸淳三年十月卒,年八十一。枋為?淵弟子,人稱大陽先生。有《易說》、《字溪集》。見《有宋朝散大夫字溪先生陽公行狀》,《紀年錄》(《字溪集》卷一二),《宋元學(xué)案》卷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28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祖籍泉州晉江,字純中,一字漢玉,號松月居士。徐定子。光宗初以蔭補太平州司戶參軍,未上任。寧宗慶元元年中刑法科,授慶元府司法參軍,除大理評事。累遷知嘉興府、夔州路安撫使。嘉定末任大理少卿。濟邸獄興,史彌遠授意羅織,啖以美官,不從,遂謫象州,卒于戍所。
全宋文·卷六八八六徐瑄(一一六八——一二二八),字純中,一字漢玉,自號松月居士,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定子。光宗初補授太平州司戶參軍,未上。慶元元年中刑法科,改授慶元府司法參軍,除大理評事,三遷至大宗正丞,歷知漢陽軍、瀘州,除刑部郎官。出知饒州,召為戶部郎官,嘉定末擢升大理少卿。寶慶間以論濟王事,謫居象州。紹定元年卒,年六十一。端平初特贈集英殿修撰。見魏了翁《大理少卿贈集英殿修撰徐公墓志銘》(《鶴山大全集》卷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