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松陽人,字若瓊。號一貞居士。宋提舉官張懋女。生有殊色,敏惠絕倫。嫁沈佺,未婚而佺卒。玉娘郁郁不樂,得疾卒,年二十八。文章醞藉,詩詞尤得風(fēng)人之體,時以班大家比之。有《蘭雪集》。
元詩選玉娘字若瓊,姓張氏,松陽女子也。父懋字可翁,號龍巖野父,仕宋為提舉官。媼劉氏。玉娘生有殊色,敏惠絕倫。及笄,字沈生佺,佺為宋宣和對策第一人晦之后,與玉娘為中表。未幾,張父有違言,佺與玉娘益私相結(jié)納,不忍背負(fù)。佺嘗宦游京師,時年二十有一,兩感寒疾不治,疾革,張折簡子沈,以死矢之。沈視之曰:若瓊能卒我乎?噓唏長潸,遂瞑以死。張哀惋內(nèi)重,常郁郁不樂,時值元夕,托疾隱幾,忽燭影揮霍下見沈郎,屬曰:若瓊宜自重,幸不寒夙盟,固所愿也。張顧視燭影,以手擁髻,悽然泣下曰:所不與沈郎者,有如此燭!語絕,覺不見,張悲絕,久乃蘇,曰:郎舍我乎!遂得陰疾以卒,時年二十有八。父媼哀其志,請于沈氏,得合窆于附郭之楓林。明邑人龍溪王詔為作傳。若瓊為文章醞藉,詩詞尤得風(fēng)人之體,時以班大家比之。嘗自號一貞居士。侍兒紫娥、霜娥,皆有才色,善筆札。所畜鸚鵡,亦辯慧,能知人意事,因號曰「閨房三清」。卒之日,侍兒皆哭之慟。踰月,霜娥以憂死,紫娥遂自經(jīng)而殞。詰旦,鸚鵡亦悲鳴而降。家人皆從殉于墓,時或稱張墓為「鸚鵡?!?。所著詩若干首,王龍溪得于道藏之末,謂古人以節(jié)而自勵者,多托于幽蘭白雪以見志,因名之曰《蘭雪集》云。
全宋詩張玉娘,字若瓊,號一貞居士,松陽(今屬浙江)人。適沈佺,未婚,夫早死(本集卷下《哭沈生》)。玉娘宋亡后尚存世(本集卷上《王將軍墓》序),未幾亦卒,年二十八。有《蘭雪集》二卷。事見本集附明王詔《張玉娘傳》。 張玉娘詩,以李氏宜秋館據(jù)曲阜孔氏藏舊鈔本校刊本為底本,校以清光緒八年松陽縣刊本(簡稱松本)。
詞學(xué)圖錄張玉娘,字若瓊,號一貞居士。處州松陽(今屬浙江)人。前宋提舉官張懋女。有殊色,知書,敏慧絕倫。少許字沈儉,既而父母有違言,不從,以死自誓。儉卒,郁郁終??衫^軌李清照、朱淑真。有《蘭雪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泰和人,字公平,號玉華居士。履行修潔,嘗從學(xué)于吳澄。文章高古,危素尤敬服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徽州路婺源人,字伯武,號絕壑居士,又號六善居士。胡炳文之高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人,字用之,號諍信居士。因荒亂無師,逢人輒捧書質(zhì)問,稍長,文藝皆通。嘗獲布囊一,中有金銀器各數(shù)事,俟失者悉還之。夜有盜逾墻,金覺,與錢一千,使作生理,盜感愧,卒為善。
人物簡介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字季道,一字季衡,又字德恭,吳江人。官翰林典簿自號湖天居士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陳汝霖,字伯雨,號休休居士,元舉人,無錫人,官婺源路儒學(xué)教諭。陳肅后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人,字定之。嘗任泉州路判官。善畫墨竹。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字定之,吳人。歷官泉州路判官自號迂訥居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31—1374
【介紹】: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處敬,號丹崖。元至正二十二年舉人,為杭州黃岡書院山長,遷嘉興路儒學(xué)正。明洪武三年召修禮樂書,擢應(yīng)奉翰林文字,兼國史院編修官。不久免歸。六年謫佃濠梁,卒。通經(jīng)史,工詩文篆籀,善畫山水梅石,與高啟等稱十才子。有《丹崖集》、《丹崖畫譜》。
槜李詩系·卷六肅字處敬,自號丹厓居士,山陰人。至正末,授黃岡書院山長,轉(zhuǎn)嘉興學(xué)正,遂家焉。高啟有送唐博士移居槜李詩云:楊柳發(fā)初齊,春陰廢院西。故人乘醉別,新鳥傍愁啼。舟重全家去,詩多一路題。杏花開北郭,誰復(fù)共招攜。其自作挽郭秉心詩,亦有吾昔居秀州,友有徐一夔句。明初以薦擢為編修,罷歸,卒。肅文章稱大家,時有唐、劉、毛、蔡之目。行尤修飭,縉紳咸推重之。有丹厓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處敬,會稽人。元至正中鄉(xiāng)薦歷官嘉興儒學(xué)正洪武初召修禮樂書擢應(yīng)奉翰林文字兼國史院編修官未幾謫臨濠有丹崖集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八肅字處敬,會稽人。元末官嘉興學(xué)正。洪武初召修《禮樂》書,擢應(yīng)奉翰林文字,兼國史院編修,以失朝罷歸,謫佃濠。有《丹崖集》八卷。
(《詩談》:唐肅、謝肅,驊騮骕骦,并馳藝苑。唐有子之淳,克繼其學(xué)。
《國雅》:唐處敬:「山色元來蜀,江聲直到吳?!埂冈碌椒?jīng)榻,苔緣掛壁琴。」亦是高唱。
田按:處敬入?yún)?,與高季迪為詩友。季迪《贈處敬序》云:「馀世居北郭,同里之士有文行而相友善者王君止仲一人而已。十馀年來,徐幼文自昆陵,高士敏自河南,馀唐卿自永嘉,張來儀自潯陽,唐處敬自會稽,各以故居吳。于是北郭之文物遂盛矣?!蛊湟萍覙椑钜?,贈以詩云:「杏花開北郭,誰復(fù)共招攜?」其為寓公增重如此。處敬與謝密庵稱會稽二肅?!?a target='_blank'>密庵集》佚。四車館開,從《永樂大典》錄出《丹崖集》,收藏家尚有傳本,迄今并峙藝苑。核其詩品,正不相下。處敬兼長六法,嘗自作《梅石圖》,賦詩題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31—1395
【介紹】: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止仲,號淡如居士,又號半軒,亦號楮園。淹貫經(jīng)史百家,議論踔厲。元末授徒齊門,與高啟、徐賁、張羽等號為十友,又稱十才子。富人沈萬三延為家塾師。明洪武初,有司延為學(xué)官。旋謝去,隱于石湖。赴京探二子,涼國公藍玉聘于家館。藍玉黨案發(fā),行父子坐死。能書畫,善潑墨山水,有《二王法書辨》,另有《楮園集》、《半軒集》等。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八行字止仲,長洲人。洪武末,坐藍玉黨死。有《半軒》,《楮園》二集。
(《四庫簡明目錄》:王行詩格清剛駿爽,在「北郭十子」內(nèi),與高啟亦稱敵。
《筆精》:吳郡王止仲,國初布衣也。王文恪筆記稱其才敏,嘗識姚廣孝于未遇。余嘗得楊文敏公遺書,中有王行《半軒文集》十二卷,寫本也。其詩不甚多,如:「高館疏簾晚乍開,讀書聲里故人來。山中本自無塵土,催得家僮掃綠苔?!骨逡菘烧b。
田按:「北郭十子」,能畫者五人。幼文畫跡流傳最多,孟載、來儀、仲溫、止仲今罕傳者。止仲喜潑墨成山水,時人謂之王潑墨。自題所作畫詩云:「高館良宵睡思遲,葛巾重著半曛時。都將滿抱林泉興,付與閑窗墨半池?!箍上胍姳P礴之趣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37—1381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國祥,號靜鑒居士。洪武初推選為糧長,主粟漕京師,官無負(fù)逋,民不勞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錢塘人,字思復(fù),號曲江居士。順帝至正元年,省試《羅剎江賦》,時鎖院三千人,獨惟善據(jù)枚乘《七發(fā)》,辨錢塘江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舉。張士誠據(jù)吳,棄官。既歿,與楊維楨、陸居仁同葬干山,人稱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風(fēng)集》
元詩選惟善,字思復(fù),錢塘人。領(lǐng)至正辛巳鄉(xiāng)薦,官至副提舉。張氏據(jù)吳,退隱吳江之筒川,又移居華亭,明洪武初卒。思復(fù)長于毛氏詩學(xué),強記而多才。鄉(xiāng)試時,以《羅剎江賦》命題,鎖院三千人,不知羅剎江之為曲江也。思復(fù)引枚乘《七發(fā)》為據(jù),其首句云:「惟羅剎之巨江兮,實發(fā)源于太末?!勾鬄橹魉舅Q,由是知名。號「曲江居士」,又自號「心白道人」。所著《江月松風(fēng)集》,陳眾仲為之序,謂當(dāng)壯盛之年,未嘗有紛華之悅。觀其為詩,妥適清茜,娓娓乎有唐人之流風(fēng)焉。思復(fù)與楊廉夫倡和有句云:「笠澤水寒魚尾赤,洞庭霜落樹頭紅?!褂衷疲骸笣h史丁公那及齒,陶詩甲子不書元。」蓋有感而言之也。(錢思復(fù)《江月松風(fēng)集》十二卷,焦澹園《經(jīng)籍志》不載,錢牧齋《列朝詩集》錄思復(fù)詩九首,得之賴良《大雅集》所載者而已。練川陸子垂家藏思復(fù)手書詩集,后歸于秀州曹倦圃,友人金亦陶鈔得之,合之甫里許氏所藏,與陸氏原本無異。倦圃云:余家藏元人真跡有思復(fù)詩,乃知《江月松風(fēng)集》尚多遺佚。思復(fù)以書名卷冊流傳人間者,隨見當(dāng)補入也。
槜李詩系·卷三十八字思復(fù),松江人。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字思復(fù),錢唐人。領(lǐng)至正辛巳鄉(xiāng)薦官至副提舉自號曲江居士又稱心白道人有江月松風(fēng)集十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明間浙江金華人,字伯康,號拱和居士。元至正末,遭亂隱居。洪武中,以遺逸薦,不起,終于家。有《拱和詩集》。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七德行,自號農(nóng)圃居士,嘉興人。洪武間,歷官工部營膳所丞英華失載從湖海耆英集錄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初浙江鄞縣人,字有倫。世居桃源之烏巖,至倫徙城西,買田筑室,自號半村居士,日以談經(jīng)論史為事。洪武中應(yīng)薦入鄞,授工部員外郎,督理城隍之役,居職數(shù)年而歸。晚年與陳中復(fù)、烏斯道、徐和仲優(yōu)游林下,以詩酒琴棋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