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490—1559 【介紹】: 明廬州府無為人。字崧伯,號蘇原。正德十四年舉人,十六年進士。歷任兵部、戶部主事,吏部文選司郎中。出為廣東僉事,后任浙江、山西參議。中年即辭官歸里。早年曾上書王守仁,又與其門徒歐陽德辯論。后受王廷相影響,反對程朱理學。其七言律詩疏爽俊朗。有《湖山小稿》、《蘇原全集》等。
維基
吳廷翰(1491年—1559年),字崧柏,又字嵩伯、崇伯,別號蘇原,別署蘇原居士、蘇原山人。中國明朝哲學家、政治人物。南直隸無為州(今安徽省無為縣)人。濡須吳氏四世吳景昭之長子。吳廷翰十二歲時學習《易經(jīng)》,補縣學生員。當時吳景昭督遣備至,吳廷翰婉為承順,名聲鵲起。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為府守向公、督學林公所知,都非常贊賞他,次年吳景昭命他改學《禮記》,長進明顯。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舉,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進士。歷任兵部主事、戶部主事、吏部文選司郎中。吏部銓選時因為推薦直言諫官,得罪上司,調(diào)任廣東僉事,轉(zhuǎn)任嶺南分巡道兼督學政。他以廉潔著稱。曾奉命采買端溪硯,而自己不留一硯。他彈劾權(quán)貴,權(quán)貴不敢以私事囑托,改任浙江右參議、山西參議。山西荒年,他力請賑濟,出庫金,救活饑民。中年即辭官歸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0—1534 【介紹】: 明陜西武功人,字德清,號湋川居士。康海從弟。嘉靖二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官至贛州知府。有《湋川集》。
維基
康河(1490年—1544年),字德清,號湋川,陜西西安府乾州武功縣人,民籍。治《詩經(jīng)》,行十一,由縣學生中式壬午科(1522年)陜西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年三十四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三百八十七名,第三甲第二百六十四名進士。吏部觀政,四年冬授戶部廣西司主事,明年部委管理太倉,七年管理兔東四馬房,同年秋管理蘇州滸墅鈔關(guān),八年春轉(zhuǎn)山西司署員外郎,仍管鈔關(guān)。升薊鎮(zhèn)管糧郎中。十一年(1532年)出為山東兗州府知府,十四年春調(diào)云南廣西府,未赴任,再調(diào)江西贛州府。十九年十二月科道考察拾遺,以貪污不職貶為民。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十二月辛卯卒,距生弘治三年庚戌(1490)十一月十八日,享年五十有五。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瀚(?—1535年),字叔淵,自號石樓居士,山西沁水縣人,軍籍,藏書家。其先翼城人,徙沁水。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科山西鄉(xiāng)試第一名。成化十七年(1481年),聯(lián)捷辛丑科進士。歷官直隸樂亭縣知縣。擢監(jiān)察御史,巡按陜西,革茶馬弊端,密遣使擒終南山妖僧。弘治十二年(1499年)九月升湖廣按察司副使,丁憂歸。十六年十二月服闋,復除河南副使,歷湖廣按察使,正德二年(1507年)正月升河南右布政使,次月轉(zhuǎn)左布政。五月升順天府府尹,九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時榮王由運河之國,貴珰冀得賄,輒阻遏糧運。適瀚會議北上,白之王,始不為擾。三年十二月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掌院事,五年二月升吏部右侍郎,九月轉(zhuǎn)左,起廢疏壅,士類允愜。六年(1511年)正月進南京戶部尚書,論析公庾府帑戶口田賦盈縮之數(shù),歷歷如指諸掌。疏請裁冗食,節(jié)浮費,廣儲蓄,時廩藏空虛,瀚乘秋熟,發(fā)帑金代兵餉,積米數(shù)十萬斛,十二月被彈劾,告休歸。嘉靖十四年卒,賜祭葬如例,贈太子少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8—1556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民望,號鹿園。襲世職寧波衛(wèi)指揮僉事。正德十五年武進士。累遷至漕運總兵,僉書南京中軍都督府。表久督漕運,深悉河道通塞,國計贏絀。又通經(jīng)術(shù),熟悉先朝故實。信佛好施與,常以醫(yī)藥濟人。有《海寇議》、《玩鹿亭稿》、《萬氏家鈔濟世良方》等。
甬上耆舊詩·卷十一
公字民望,別號鹿園居士。先世定遠人,以開國勛世為寧波衛(wèi)指揮僉事,因家于鄞。性篤孝友,稟絕異。讀書目數(shù)行下,體中文弱,被服固儒者,而其氣自蓋一世。年十七襲職,即屏居西皋外。每晝出騎射,夜歸則燒燭讀書。慕諸葛武侯為人,志在經(jīng)營天下。中武舉第一。會試對策論任將,曰:將系于相,天下未嘗無將,特患無相耳。主者欲置第一,以所言多忤時,改十八。擢都指揮,督浙運,所立法盡為轉(zhuǎn)漕畫一。至淮,值歲大饑,千里無炊煙,公愾然曰:民呼噏垂盡,豈能待請?吾何惜此一身,易萬姓之命。即發(fā)所督運米賑之。已竟得免,以浙江司閫,稍遷漕運參將,再起為左軍都督、漕運總兵,前后歷漕,于河漕利害,洞若披掌。初二洪水涸,議者謂黃河改流,公著論折之。又有議欲由渦河鑿陽武,以通衛(wèi)河為便者,公復力言其不可。他如論海運、論輕赍、議本折通融、議召開荒田,及奏處異常水害漂流糧米諸奏議,前后凡數(shù)千萬言,俱系國本至論,詳在會典及經(jīng)濟文錄中。已由南京都督僉書請病歸,常居武林,寄跡西溪山水間。適倭亂起,東南日騷然。公念國家承平久,士不識戰(zhàn),平生喜從方外游,惟少林釋徒最善格斗精悍,可備緩急用,因盡與相結(jié)納,至是賊猝犯赭山,當事倉皇無可御,俱問策于公。公乃精選所識僧,得二百人,使少林釋孤舟,統(tǒng)以出,薄賊營,縱火前擊之,賊敗走,復乘勝破之,省下解嚴。由是公所部名著遠近。賊犯太倉,操江蔡公遣使從公乞師浙中,當事方恃為長城,不肯發(fā)。公別募月空等十八僧往,且屬蔡公使,以公書聘少林釋天員為將,當可破賊。時天員方登曲座說經(jīng),及得公手牘,為罷講。先報書曰:此非山僧事,但須為知已一出。遂集所教僧八十馀人,蛇山十人,并月空為一軍,各精治兵械。下山,與賊遇于翁家港。諸僧俱歸,袈裟持杖,口含淀藍。及見賊各誦佛號伏地,即盡卸其衣,以藍涂面及四體,奮起前擊賊。初,賊遙望諸僧狀貌衣爛爛,已大疑之。及自地上躍起,俱裸鬼前搏,大驚,以為有神。而僧結(jié)陳,使兵器相間,先用長矛沖前,隨夾以弩矢,下持鉤,槍掣其足,仆則以杖掊之,刀割其首,賊遂大敗。馀走嘉興之白沙灘,追及,盡殺之。自倭深入,我兵望風未嘗敢與斗。至是始知賊可殺,士氣為一奮,俱用公所結(jié)客也。然倭數(shù)為患,由奸人王直導之。公策其粗莽可用間,得直除之,則倭自去。而里中有蔣洲,其人辯士,多計略,且能得直要領(lǐng)可使,因日與當事謀遣直,俱逡巡未果。其后胡少保竟用公言,使洲誘直至,斬以徇,東南遂晏然。一時奇功,亦出公所畫策也。朝論共推公,復起都督,僉書南京中府。道經(jīng)蘇州,猝遇賊楊涇橋,所從惟帳下健兒,孤軍與力戰(zhàn)得出,身中流矢,義兒一人戰(zhàn)歿,至南都下血數(shù)斗,即具陳固守京畿之策。上大司馬以書報家人曰:家世死戰(zhàn),惟吾持文墨議論,未嘗身將。今晚年增一箭瘢,可不恨矣。竟以病劇請歸。再推浙直海防總兵,不起。公留心天下大計,凡有建畫,俱垂為定制。其論邊事益詳。嘗謂古今二大患,內(nèi)河外邊,公籌之,歷歷皆如目中。聞家國有急,輒思以身赴之,為死傳一時事,即為精思其后而卒,未竟所用。所著書凡十馀種,文章敷陳條暢,為詩有孟韋風味。一時王汝中、唐應(yīng)德、羅達夫三先生以理學名于世,公議論與相上下,分晰秋芒,各相悱發(fā)。先輩謂古名將以文學飾勛名,亦間有之。然未有研精道學,與儒林宿老相顏行,則屈指古今,不易見也。卒年五十有九。是夕,大星霣于庭。公歿后,人時見公采藥名山中。至前歲有客入閩山,漸造深巖,遇一叟,風貌非常,留客與語三日夜。客發(fā)其幾上書,俱署鹿園居士作。客親與余言之。公生有異相,玉色方頤,額上有三文,相者以為劉青田一流。初先忠毅公最擅風儀,疏眉目,體長玉立。里中有故老望見曰:李司馬真天人也。自吾所識先輩風貌,總?cè)秩f公而后,此復一人矣。其足追慕如此。萬氏以開國勛,有四忠三節(jié)一義。至公更由對策起家,再綰將印,子孫相繼為大將。至曾孫泰,乃以治易舉于鄉(xiāng),為名孝廉二十馀年,天下和雍,盡歸品目,即江南所稱履安先生者也。先生有子八人,俱傳其學。長孫言,更擅文章。蓋勛門之盛,于斯極矣。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民望,鄞縣人。正德末武進士,由都指揮累官都督同知僉書、南京中軍都督府,有《玩鹿亭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保定府慶都人,字伯木,號堯山居士。嘉靖八年進士。授吳縣知縣。請裁抑織造中使?jié)O獵、清理豪強兼并土地。入為戶部員外郎。時有倚嚴嵩勢欠賦者,嚴追之。遷河南布政司參議,以忤嵩歸。
維基
張舜元(1498年—?),字伯才,直隸保定府慶都縣民籍,山西廣靈縣人。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九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聯(lián)捷己丑科會試第二十九名,登第三甲第四十七名進士。官至布政司參議,二十三年正月考察去職閑住。
茅鏞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仙游人,字庭韶,號南窗居士。茅陽子。好學通經(jīng)史。正德、嘉靖間預修《孝宗實錄》、《武宗實錄》。書成即辭歸。性愛菊,每以東籬處士自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9—1559 【介紹】: 明山東樂安人,字懋欽,一字夢虞,號愚谷,又號未村居士。嘉靖二年進士,除戶部主事,出為江西提學僉事、南國子監(jiān)司業(yè),累官太仆寺卿,未履任而報罷。閑居二十年。性簡重慎詳,一意經(jīng)術(shù),謂漢儒去古未遠,其說可信,又以六書正漢儒注疏舛誤。有《愚谷集》。
維基
李舜臣(1499年—1559年),字懋欽,一字夢虞,號愚谷,又號未村居士。山東樂安縣縣城西南李鵲莊人(今山東省廣饒縣李鵲鄉(xiāng)李鵲村)。李舜臣穩(wěn)重文雅,氣度甚偉,自幼好學,讀書若渴,尤喜古文。治《書經(jīng)》,由國子生中式己卯科(1519年)山東鄉(xiāng)試第六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二十五歲的李舜臣中會試第一(會元),殿試二甲第一(傳臚),成進士,初授吏部文選司主事。因反對張璁「大禮議」事件而得罪皇帝,受廷杖,被罷免。后被起用,授員外郎,繼又出任江西提學僉事,升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晉為太仆寺卿,不久引病歸里。從此致力于學,經(jīng)、史、詩、文均有較高造詣,為明代著名學者。居家25年卒。

人物簡介

簡介
李浚慶(???,1500年—1572年),朝鮮王朝中期大臣。字原吉,號東皋、南堂、紅蓮居士、蓮坊老人,本貫廣州。他歷仕中、仁、明、宣四朝,官至領(lǐng)議政,謚號忠正,配享朝鮮宣祖廟庭。有《東皋遺稿》傳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0—1566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jīng)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少村漫稿·序
后詩盛于唐而夜郎之放亟峽之寓若太白子美多窮而后工至文章遇合而優(yōu)游翰苑無如宋之歐陽永叔然自序歸田錄云備位朝廷與聞國政不能取容徒叢怨謗當其驚風駭浪卒然起不則之淵而蛟鱷黿鼉之怪駢首而闖伺幸而不死有足憐者乃觀黃先生又何肖也先生弱冠登庸讀書中秘宏覽載籍博才義凡金版玉匱之書海上名山之旨沈郁澹雅之思離堅合異之談昔人所謂總制清衷遞為心極者也故早朝應(yīng)制諸作舂容典則真清廟明堂之音也瑯玡禮樂亭諸作俊逸悽婉又禽鳥山林之調(diào)也倭患以后被執(zhí)營中九死一生其視李杜奔播流離不啻倍之而平海道中岐頭樓上諸作其潯陽非所瞿塘歸夢之章乎先生官止少司空無論公旦保?之大業(yè)未就視文忠登相有不相及者然環(huán)滁山水多遷客恐先生詩數(shù)千年間與六一公而兩矣余竊窺先生之遇以詩而達詩以窮而工又恨先君子不及一言以國士報先生也先生諱廷用字汝行學者稱少村先生云  萬歷乙酉秋日沔陽后學陳文燭玉叔撰
維基
黃廷用(1500年—1566年),字汝行,號少村,晚號四素居士,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民籍。唐御史黃滔之后,宋狀元黃公度十二世孫。福建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會試第一百三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二十三名進士。四月改選為庶吉士,送翰林院讀書。十六年授翰林院檢討,任辛丑科(1541年)會試同考試官,甲辰(1544年)為廷試掌卷官,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任《大明會典》纂修官,同年十一月升翰林院編修,丁未(1547年)為廷試受卷官,己酉(1549年)為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考試官,庚戌(1550年)為會試同考試官。三十年(1551年)擢司經(jīng)局洗馬兼翰林院侍講,次年七月給事中黃亢白彈劾他素行不謹,不能再擔任鄉(xiāng)試考官,遂被調(diào)南京別用,改任南京兵部車駕司員外郎,未到任。三十三年御史陶某再次彈劾,再貶為衡州府通判,稍遷太仆寺丞,三十五年八月升尚寶司丞,十一月升本司少卿。三十六年四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次年升本寺卿,再升光祿寺卿,三十九年九月升工部右侍郎。提督大石窩兼理車輪。不久吏科給事中李瑜上言其貪鄙無物,不堪重任,黃廷用被令閑住,而以大理寺卿劉學易代之。黃廷用回鄉(xiāng)后,適值倭寇之亂,曾被賊寇抓住,居賊中五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月初十日病卒,享年六十七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2—1588 【介紹】: 明浙江馀姚人,字山甫,號宅平,又號紫墩居士。嘉靖十一年進士。授行人,改南京吏科給事中。劾武定侯郭勛驕恣,又與同官王曄、御史陳紹等劾嚴嵩奸貪,出為湖廣參議,轉(zhuǎn)右參政歸。讀書如寒士,詩文爾雅,不為奇崛,書法亦精。有《受欪稿》。
維基
陳塏(1502年—?年),字山甫,號宅平,浙江馀姚縣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陳塏由國子生中式己卯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為《禮記》經(jīng)魁。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壬辰科會試第五名,第三甲第五名進士。觀禮部政,授行人司行人,十三年十二月升南京吏科給事中,任內(nèi)彈劾嚴嵩奸貪違法,招忌恨。十九年七月升湖廣右參議,升山西副使,二十四年正月起補廣東副使,提調(diào)學校,遷湖廣參政,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南羽,號圣華居士。工畫,白描人物山水佛像,皆精妙。有《丁南羽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南羽,休寧人。有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6—1573 【介紹】: 明松江華亭人,字元朗,號柘湖居士。與弟何良傅皆負俊才,時人喻為二陸。少篤學,二十年不下樓,藏書四萬卷,涉獵殆遍。而困于場屋,以歲貢入國子監(jiān),當事者重其才名,授南翰林院孔目。好談兵,以經(jīng)世自負。在南都日與名人韻士相追隨。妙解音律,躬自度曲,文酒過從,絲竹競奮,人謂江左風流復見今日。后三年而去。后僑寓蘇州,七十歲始歸松江。有《四友齋叢說》、《何氏語林》、《何翰林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元朗,松江華亭人。由歲貢授南翰林院孔目有清森閣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徽州府婺源人,字子疇。善古文,工行草。四試科場不第,遂筑室著書,自號疑庵居士。著有《詩草》、《賦草》、《山居瑣談》、《元丘素話》、《訪道日錄》。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六
余紹祉,字子疇,婺源人。明諸生。有《晚聞堂集》。
俞弁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容,又號守約居士。好藏書,能詩。有《山樵暇語》、《續(xù)醫(yī)說》。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錢塘人,字天錫,號江村居士。工人物花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