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80—約1732
【介紹】:
清宗室,字子晉,號薌嬰居士、北柴山人。居室名紫幢軒。王士禛詩弟子,詩格與之相似。身有殘疾,不能行走。有《紫幢軒詩》。
晚晴簃詩匯·卷九文昭,字子晉,號薌嬰居士,又號紫幢軒主人、北柴山人,饒余敏親王阿巴泰四世孫。有《紫幢軒詩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81—1756
【介紹】:
清浙江秀水人,字浦山,號瓜田逸史,晚號彌伽居士。不應(yīng)科舉,善畫,又精研《文選》、群經(jīng)注疏、《史》、《漢》等典籍。所繪山水,筆墨氣韻過人。乾隆初舉鴻博,未中。有《張恕齋詩文集》、《畫征錄》、《續(xù)錄》等。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三張庚,原名燾,字浦山,秀水人。乾隆丙辰舉博學(xué)鴻詞。有《強(qiáng)恕齋詩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82—1756
【介紹】:
清福建上杭人,浙江仁和籍,字秋岳,又字德嵩,號新羅山人、東園生、布衣生、離垢居士等。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皆脫去時(shí)習(xí),花鳥與惲格齊名,尤為突出。嵓居揚(yáng)州甚久,為揚(yáng)州畫派代表之一。詩亦古質(zhì),兼工書,時(shí)稱三絕。有《離垢集》、《解韜館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一華巖,字秋岳,一字德嵩,號新羅山人,仁和籍臨汀人。有《離垢集》。張浦山曰:“秋岳善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皆能脫去時(shí)習(xí),力追古法,不求妍媚。其寫動(dòng)物尤佳,山水未免過于求脫,反有失處。詩亦古質(zhì)?!?/blockquote>詞學(xué)圖錄
華巖(1682-1756),字德嵩,號秋岳、新羅山人、新羅生、布衣生、白沙道人、離垢居士等,別號東園生、老年自喻"飄篷者"。福建上杭白砂里人。自幼酷謚繪畫,家貧失學(xué),流寓杭州,結(jié)交文士,與金農(nóng)、高翔、李鮮、鄭燮及馬曰琯、馬曰璐兄弟游,為揚(yáng)州畫派代表人物。最善花鳥,綜明代陳淳、周之冕、清代惲壽平諸家之長,形成小寫意手法。人物畫得益于陳洪綬、王樹轂、馬和之。山水兼法院體、吳派、董其昌諸家,簡略率脫。有《新羅山人畫集》、《離垢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82—1761
【介紹】:
清河南郾城人,字文子,號南有居士。康熙間進(jìn)士,官至洗馬。善鑒別書、畫。有《寓意錄》。
維基繆曰藻(1682年—1761年),字文子、一字彤子,號南有居士,江南省蘇州府吳縣人。清朝官員。繆曰藻是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jìn)士繆國維之曾孫,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科狀元繆彤之子??滴跷迨哪辏?715年),繆曰藻又高中乙未科一甲第二名進(jìn)士。康熙帝以此為盛世之象,親作御制詩以示嘉獎(jiǎng)。授翰林院編修。雍正四年(1726年),繆曰藻出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生司經(jīng)局洗馬。同年十月,署日講起居注官。雍正八年(1730年)任會(huì)試同考官。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提督廣東肇高學(xué)政。后因“以失察所屬”,被鐫職。乾隆帝即位后,詔復(fù)繆曰藻原官??娫辉逡阅赣H年老為由辭官,不再出仕。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卒于鄉(xiāng)里,享年八十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婁縣人,字大木,一字奕山,自號幻花居士。康熙五十二年進(jìn)士,充武英殿纂修官。后乞假歸,不再仕進(jìn)。與友朋以詩酒為樂。工琴。有《澹吟樓詩鈔》、《幻花庵詞鈔》。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九張梁,字大木,一字奕山,號幻花,江南華亭人??滴豕锼冗M(jìn)士。有《澹吟樓詩鈔》。
清詩別裁集字大木,江南華亭人??滴豕锼冗M(jìn)士。著有《澹吟樓詩》。○張氏門風(fēng)鼎盛,聲華赫奕,而淡吟不樂仕進(jìn),戶庭蕭寂,如游方外人。喜鼓琴,興到時(shí),弄一二曲。晚遷居青浦之珠溪,無疾而逝,人謂同禪家之解脫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84—1734
【介紹】:
清河南新安人,字權(quán)與,號種梅居士。在鄉(xiāng)仿朱熹社倉法立善會(huì),救濟(jì)貧民。有《就景亭》、《梅澗》、《寒香》諸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山陽人,字頤公,自號葦間居士。乾隆諸生。工詩詞,善書畫,繪蘆雁尤佳。往來無俗客,有淮上高士之稱。
詞學(xué)圖錄邊壽民(1684-1752) 初名維祺,字頤公,又字漸僧、墨仙,號葦間居士,晚年又號葦間老民、綽翁、綽綽老人。江蘇山陽(今淮安市楚州區(qū))人,秀才,書畫家,花卉翎毛,均有別趣,尤以潑墨蘆雁,馳名于江淮。工詩詞,為當(dāng)?shù)?曲江十子" 之一,著有《葦間書屋詞稿》、《葦間老人題畫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86—1774
【介紹】:
清浙江嘉興人,字主敬,號香樹,一號柘南居士。錢綸光子??滴趿赀M(jìn)士。授編修。官至刑部右侍郎。深受乾隆帝知遇,進(jìn)詩必賜和,與沈德潛并稱為江南二老。卒謚文端。有《香樹齋詩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一錢陳群,字主敬,一字集齋,號香樹,又號柘南居士,嘉興人??滴跣脸筮M(jìn)士,官至刑部侍郎,加刑部尚書銜,太子太傅。卒贈(zèng)太傅,謚文端。有《香樹齋集》。
滄海遺珠錢陳群(1685-1774),字主敬,號香樹,嘉興人??滴跄┑谶M(jìn)士,雍乾時(shí)久直南書房,充經(jīng)筵講官,官至刑部侍郎,以疾罷歸,卒謚文瑞。詩風(fēng)淳樸,著有《香樹齋詩集》。
維基錢陳群(1686年7月15日—1774年2月17日),字主敬,號香樹,浙江嘉興人。詩人,進(jìn)士出身。錢镠第二十六世孫。世居海鹽半邏村,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五月二十五日生,其父錢綸光早卒。母陳氏(即著名畫家陳書)知書達(dá)禮,將他撫養(yǎng)長大。康熙四十四年(1707年)圣祖南巡,錢陳群到吳江迎駕,并獻(xiàn)詩。圣祖命其等待御駕回鑾后召試,錢陳群因母病未能前往??滴趿辏?721年)錢陳群考中二甲十五名進(jìn)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歷任順天學(xué)政、太仆寺卿、詹事、內(nèi)閣學(xué)士等職。官至刑部左侍郎。乾隆十七年(1752),以病乞休。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正月初七日卒,朝廷追贈(zèng)太傅,入祀賢良祠,謚文端,乾隆帝作《錢陳群故詩以志惜》,姚鼐撰《錢文端公墓志銘》。根據(jù)清代檔案文獻(xiàn),錢氏曾處理「匿名揭帖」相關(guān)案件?!肚迨犯澹毫袀骶攀肪?05有傳。清高宗南巡、東巡,錢陳群多次迎駕,作許多恭賀御制詩的詩作。與大學(xué)士高斌、尚書汪由敦交友,與大學(xué)士尹繼善相唱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87—1764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壽門,又字司農(nóng)、吉金,號冬心、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百二硯田富翁、荊蠻民等二十多種。中年遍游南北,以后居揚(yáng)州近二十年,為揚(yáng)州八怪之一。書法古勁,有所創(chuàng)新,自稱“漆書”。五十以后始從事繪畫,初畫竹、梅,繼畫馬,最后畫佛,畫法獨(dú)創(chuàng)一格,拙厚靜逸。乾隆元年舉鴻博,不赴。亦工詩。有《冬心先生集》。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三金農(nóng),字壽門,號冬心,錢塘人。乾隆丙辰舉博學(xué)鴻詞。有《冬心先生集》。
詞學(xué)圖錄金農(nóng)(1687-1764),字壽門、司農(nóng)、吉金,號冬心,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別號金牛、老丁、古泉、竹泉、曲江外史、稽梅主、蓮身居士、龍梭仙客、恥春翁、壽道士、金吉金、蘇伐羅吉蘇伐羅(佛典蘇伐羅即漢文"金"字,蘇伐羅吉蘇伐羅即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壇掃花人、金牛湖上會(huì)議老、百二硯田富翁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揚(yáng)州八怪之一。久居揚(yáng)州。平生未仕,曾被薦舉博學(xué)鴻詞科,入京未試而返。博學(xué)多才,精篆刻、鑒定,善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機(jī)勃發(fā),古雅拙樸。妻亡無子。著《冬心題畫》、《冬心畫記》、《冬心詩鈔》、《論畫雜詩二十四首》、《冬心先生集》、《冬心雜畫題記》、《冬心齋硯銘》、《冬心先生自度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89—1774
【介紹】:
清江蘇金匱人,字履安。乾隆七年進(jìn)士,由編修五遷至禮部侍郎,提督順天學(xué)政。以為胡中藻《堅(jiān)磨生詩集》作序,并出資刊刻,株連治罪,尋得釋。官至禮部尚書、左都御史。卒謚文恪。
維基張?zhí)╅_(1689年—1742年),字履安,號有堂,晚號樂泉居士,江南常州府金匱縣(今屬無錫市)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舉人,乾隆七年(1742年)進(jìn)士,改庶吉士,命上書房行走,授編修,五遷禮部侍郎。乾隆十九年(1754年),國子監(jiān)學(xué)錄缺員,泰開推舉同部侍郎鄒一桂子志伊任職,被高宗斥責(zé)為徇私,撤職,回任編修。次年,胡中藻案發(fā),泰開曾經(jīng)為其詩集作序,部議奪官治罪,高宗免其處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擢通政使,三遷左都御史。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授禮部尚書。次年,回任左都御史。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年老乞休獲準(zhǔn),加太子少傅,高宗作詩為其踐行。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卒,年八十六,謚文恪?!?a target='_blank'>清史稿》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90—1748
【介紹】:
清山西應(yīng)州人,隸漢軍正紅旗,字冠亭,一字西岡,號辛圃,晚號待翁。貢生。歷官長興知縣、嘉興府海防同知。任事精密,不媚上官,喜與寒士游。生平無日無詩。有《道腴堂全集》。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二鮑珍,字西岡,又字冠亭,號辛浦,又號待翁,又號夢崦居士,漢軍旗人。貢生,歷官嘉興海防同知。有《道腴堂詩編》。王德甫曰:“辛浦詩,宗法新城,豐瞻流麗,自然合度,騭隨手脫稿,即自書之,以付雕工?;蛟唬骸鼰o待論定耶?’辛浦笑且嘆曰:‘吾老矣,而無子,漫為之,亦漫存之耳!’或曰:‘是定可以免長吉中表之累者也!’”
清詩別裁集字冠亭,奉天人。官海塘通判,○冠亭好客,有負(fù)之者,重來待之如初,曰:“我愛其才也?!憋L(fēng)趣近吳園次太守,雖沉溺下僚,藝林重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91—1745
【介紹】:
清江蘇華亭人,初名默,字得天,又字長卿,號涇南,又號天瓶居士??滴跛氖四赀M(jìn)士,授檢討,官至刑部尚書。通法律、精音樂,尤工書法。卒謚文敏。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八張照,字得天,婁縣人??滴跫撼筮M(jìn)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官至刑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謚文敏。沈歸愚曰:“文敏性地高明,通釋氏教。所作詩左磕右觸,皆禪語也。”
清詩別裁集字得天,江南華亭人??滴跫撼筮M(jìn)士,官至刑部尚書,謚文敏?!鹞拿粜缘馗呙?,通釋氏教,所作左磕右觸,皆禪語也。予未諳禪理,仍取主性情、葉風(fēng)雅者。
維基張照(1691年—1745年),原名默,字得天,號涇南、天瓶居士,江南婁縣人(今屬上海市)人。書法家。史稱其“性穎敏,博學(xué)多識,精通音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進(jìn)士,選庶吉士,散館授檢討??滴跷迨哪辏?715年)入直南書房,官至刑部尚書。張照入貴州指揮征剿,卻因“挾私誤軍興”,被逮捕下獄,不久釋放。乾隆七年(1742年)復(fù)官。張照與鄂爾泰的仇怨蓄積既深且久,仲永檀上書彈劾張照“以九卿之尊親操戲鼓”。張照反擊仲永檀曾將留中疏稿內(nèi)容泄露給鄂爾泰長子鄂容安,王大臣審得“仲永檀參劾張照一事,實(shí)由其座師鄂爾泰指使”。仲永檀下獄,不久病死。仲永檀之死,眾說紛紜,一說仲永檀在獄中被張照下毒所殺。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奔父喪而卒于途中,享年五十五。追封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謚文敏?!?a target='_blank'>清史稿》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91—1767
【介紹】:
清江蘇上元人,先世為安徽歙縣人,原名默,字啟生,號綿莊,晚號青溪居士。諸生。早年讀顏元《四存編》,服膺其學(xué),于是以顏李之說,彌縫程朱之不足。讀書極博,而皆歸于實(shí)用。乾隆元年,舉博學(xué)鴻詞,未中,自此棄舉業(yè),閉戶窮經(jīng)。著有《易通》、《大易擇言》、《尚書通議》、《青溪詩說》、《春秋識小錄》、《禮說》、《青溪詩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二程廷祚,原名默,字綿莊,號青溪,上元人。諸生,乾隆丙辰舉博學(xué)鴻詞,己巳舉經(jīng)學(xué)。有《岫云閣詩鈔》。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五鄭世元,字亦亭,一字黛參,號耕余居士,嘉興籍余姚人。雍正癸卯舉人。有《耕余居士詩鈔》。
清詩別裁集字黛參,浙江馀姚人??滴醺优e人。著有《耕馀集》?!鸶旁姛o鐫本,浙中亦無道及名姓者,茲從令嗣炳也太史處借得,未嘗求新立異,而胸次高朗,卓犖可觀。會(huì)稽詩人中,罕此矯然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92—1758
【介紹】:
清浙江錢塘人,原籍徽州。字師苕,一作師茗、師敏,號謹(jǐn)堂,一號松泉。雍正二年進(jìn)士,授編修。乾隆間,官至吏部尚書、內(nèi)閣學(xué)士。金川、準(zhǔn)噶爾兩役,廷諭皆出其手。文典章有體,書法秀潤,卒后高宗命詞臣摹勒上石,名《時(shí)晴齋帖》。有《松泉集》。卒謚文端。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六汪由敦,字師茗,號謹(jǐn)堂,錢塘籍休寧人。雍正甲辰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刑部尚書,加太子少師、協(xié)辦大學(xué)士,旋罷協(xié)辦,官至吏部尚書。贈(zèng)太子太師,謚文端。有《松泉詩集》。
維基汪由敦(1692年—1758年),初名汪良金,字師苕,號謹(jǐn)堂,又號松泉居士,安徽休寧人,清朝大臣。汪由敦自幼讀書過目不忘,十九歲游學(xué)浙江。雍正二年(1724年)進(jìn)士二甲第一名,旋授翰林院編修,受明史總裁官徐元夢器重,薦汪至《明史》館擔(dān)任纂修官。官至吏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xué)士,又任《平定金川方略》副總裁和《平定準(zhǔn)噶爾方略》總裁,參與纂修《大清一統(tǒng)志》和《盛京通志》,乾隆帝評:“老誠端恪,敏練安詳,學(xué)問淵醇”。善書法,力追晉、唐大家,兼工篆、隸。歿后,乾隆帝親臨祭奠,賜陀羅經(jīng)被以殮,命摹本其書法《時(shí)晴齋法帖》10卷,時(shí)人稱:“大臣禮遇之隆,近罕其比。”葬于溪口木干村。謚文端。友錢陳群作墓志銘與《太子太師尚書松泉汪公挽詩》。有《松泉詩文集》2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