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屈原


《楚辭補(bǔ)注》卷一〈離騷經(jīng)·王逸序〉~24~
夫維圣哲以茂行兮,茍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jì)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脩以菹醢。宋·洪興祖補(bǔ)注:「枘……刻木端所以入鑿。」又〈九辯〉「圓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鋤铻而難入?!狗蛐柏谇懊婕阂哉碑?dāng)之,其君不察,得罪必矣。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宋玉
 
屈原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列傳》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
《楚辭章句·九辯·序》
《九辯》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辯者,變也,謂陳道德以變說君也。九者,陽之?dāng)?shù),道之綱紀(jì)也。故天有九星,以正機(jī)衡;地有九州,以成萬邦;人有九竅,以通精明。屈原懷忠貞之性,而被讒邪,傷君闇蔽,國將危亡,乃援天地之?dāng)?shù),列人形之要,而作《九歌》、《九章》之頌,以諷諫懷王。明己所言,與天地合度,可履而行也。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閔惜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
《漢書》卷三十《藝文志》
宋玉賦十六篇。楚人,與唐勒并時(shí),在屈原后也。

例句

楚王猶自惑,宋玉且將歸。 岑參 送崔全被放歸都覲省

高丘懷宋玉,訪古一沾裳。 李白 宿巫山下

襄王憐宋玉,愿入蘭臺(tái)宮。 李白 寄上吳王三首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潔。 李白 感遇四首

宋玉事襄王,能為高唐賦。 李白 贈(zèng)溧陽宋少府陟

曾留宋玉舊衣裳,惹得巫山夢里香。 李群玉 贈(zèng)人

尋常輕宋玉,今日嫁文鴦。 李賀 謝秀才有妾縞練改從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后生感憶座人制詩嘲謝賀復(fù)繼四首

侍臣雙宋玉,戰(zhàn)策兩穰苴。 杜甫 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德敘懷斐然之作三十韻

誰傷宋玉千年后,留得青山辨是非。 鮑溶 巫山懷古

典故
巫陽招
  
巫陽反魂

相關(guān)人物
宋玉
 
屈原


《楚辭補(bǔ)注》卷九〈招魂〉~97~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昶请x散,汝筮予之!』……巫陽焉乃下招曰:『魂兮歸來。』」

例句

帝賜九河湔涕痕,又詔巫陽反其魂,徐命之前問何冤。 韓愈 陸渾山火和皇浦湜用其韻

《國語辭典》:屈原  拼音:qū yuán
人名。(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zhàn)國時(shí)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shí),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于漢北,于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shí)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汨羅江而死。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后代文學(xué)影響極大。
《漢語大詞典》:楚客
(1).指 屈原 。 屈原 忠而被謗,身遭放逐,流落他鄉(xiāng),故稱“楚客”。 唐 李白 《愁陽春賦》:“ 明妃 玉塞, 楚 客楓林,試登高而望遠(yuǎn),痛切骨而傷心?!?唐 李商隱 《九日》詩:“不學(xué) 漢 臣栽苜蓿,空教 楚 客詠江蘺?!?宋 賀鑄 《海陵西樓寓目》詩:“王孫莫顧 漳 濱臥,漁父何知 楚 客才?!?br />(2).泛指客居他鄉(xiāng)的人。 唐 岑參 《送人歸江寧》詩:“ 楚 客憶鄉(xiāng)信,向家湖水長?!?唐 顧兆熊 《送友人歸漢陽》詩:“罇前別 楚 客,云水思縈回?!?宋 柳永 《卜算子》詞:“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 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div>
《漢語大詞典》:三閭(三閭)
指 屈原 。后漢書·孔融傳:“忠非 三閭 ,智非 鼂錯(cuò) ,竊位為過,免罪為幸?!?李賢 注:“即 屈原 也,掌王族三姓,曰 昭 、 屈 、 景 ,故曰‘三閭’。”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故 夷 、 皓 有安歸之嘆, 三閭 發(fā)已矣之哀?!?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泛湘江》詞:“喚起九歌忠憤,拂拭 三閭 文字,還與日爭光。” 清 黃遵憲 《將應(yīng)順天試仍用前韻呈靄人樵野丈》:“轍亂旗翻屢敗車,行吟憔悴比 三閭 ?!?/div>
分類:屈原
《漢語大詞典》:屈子
指 屈原 。 唐 戴叔倫 《過三閭廟》:“ 沅 湘 流不盡, 屈子 怨何深?!?明 劉基 《梅頌序》:“乃效 屈子 頌橘之體而作頌?!?郭沫若 《再出夔門游西陵峽》詩:“ 屈子 衣冠猶有冢, 明妃 脂粉尚流香?!?/div>
分類:屈原
《漢語大詞典》:楚騷(楚騷)
(1).指 戰(zhàn)國 楚 屈原 所作的《離騷》。 南朝 梁 裴子野 《雕蟲論》:“若悱惻芳芬, 楚 騷為之祖;靡漫容與, 相如 扣其音?!?宋 蘇軾 《次韻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之三:“詞鋒雖作 楚 騷寒,德意還同 漢 詔寬。” 明 丘浚 《過采石吊李謫仙》詩:“岸芷汀蘭無限意,臨風(fēng)三復(fù) 楚 騷文?!?br />(2).泛指楚辭。 清 沈德潛 《〈古詩源〉序》:“茲復(fù)溯 隋 陳 而上,極乎 黃軒 ,凡‘三百篇’、 楚 騷而外,自郊廟樂章訖童謡里諺,無不備采?!?清 汪熷 《〈長生殿〉序》:“《鄭》《衛(wèi)》豈導(dǎo)淫之作, 楚 騷非變雅之音?!?/div>
分類:屈原
《漢語大詞典》:汨羅(汨羅)
(1).江名。 湘江 支流。在 湖南省 東北部。上游 汨水 有東西兩源:東源出 江西省 修水縣 境,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縣 東北境 龍璋山 。兩源在 平江縣 城西匯合后稱 汨羅江 ,西流到 湘陰縣 北注入 洞庭湖 。 戰(zhàn)國 時(shí) 楚 詩人 屈原 憂憤國事,投此江而死。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屈原 ﹞於是懷石遂自投 汨羅 以死。” 漢 劉向 《九嘆·離世》:“惜 師延 之浮渚兮,赴 汨羅 之長流?!?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四篇:“ 原 在 湘 沅 之間九年,行吟澤畔,顏色憔悴,作《離騷》。終懷石自投 汨羅 以死,時(shí)蓋 頃襄王 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
(2).借指 屈原 。 清 姚康 《〈嵞山集〉序》:“謂詩文必窮而后工者,大約取證 汨羅 、 杜陵 諸君子?!?/div>
《國語辭典》:騷客(騷客)  拼音:sāo kè
詩人、文士。宋。梅堯臣淩霄花賦〉:「或制裳于騷客,或登歌于樂章?!埂队讓W(xué)瓊林。卷四。文事類》:「騷客即是詩人,譽(yù)髦乃稱美士。」也作「騷人」。
《漢語大詞典》:楚臣
指 屈原 。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總論:“ 楚 臣去境, 漢 妾辭宮。” 唐 李白 《贈(zèng)崔秋浦》詩之三:“應(yīng)念 金門 客,投 沙 弔 楚 臣?!?王琦 注:“ 屈原 , 楚 賢臣也?!?宋 蘇軾 《次韻曹子方龍山真覺院瑞香花》詩:“紉為 楚 臣佩,散落天女襟?!?清 龔自珍 《辨仙行》:“ 周任 史佚 來斌斌,配食 漆吏 與 楚 臣;六藝但許《莊》《騷》鄰,芳香惻悱懷義仁?!?/div>
分類:屈原
《漢語大詞典》:騷魂(騷魂)
指 屈原 。泛指死去的詩人。 元 阮忠彥 《追挽陳岑樓》詩:“欲酹騷魂何處是,煙波萬頃使人愁?!?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生還重喜酹 金 焦 ,江上騷魂亦可招?!?柳亞子 《西湖謁曼殊墓有作》詩之三:“鑿開混沌原多事,地下騷魂倘諒余。”
分類:屈原詩人
《漢語大詞典》:楚魂
(1).詩中言“楚魂”,多有追吊 楚 人之意。指 楚王 夢遇 巫山 神女。 唐 李賀 《巫山高》詩:“ 楚 魂尋夢風(fēng)颸然,曉風(fēng)飛雨生苔錢。” 清 王開沃 《清平樂·題瀟湘暮雨圖》詞:“漠漠水云朝復(fù)暮,中有 楚 魂來去?!?br />(2).指 楚 屈原 。 唐 吳融 《溪翁》詩:“應(yīng)嗟獨(dú)上 涔陽 客,排比椒漿奠 楚 魂?!?宋 劉筠 《梨》詩:“ 宋玉 有情終未識(shí),蔗漿無奈 楚 魂迷?!?br />(3).指 舜 二妃 娥皇 女英 。 元 錢惟善 《湘淚竹管》詩:“翠帷塵滴不乾云, 湘水 無聲 楚 魂咽。”
(4).鳥名。傳說為 楚懷王 靈魂所化。 唐 來鵠 《寒食山館書情》詩:“ 蜀 魄啼來春寂寞, 楚 魂吟后月朦朧?!?/div>
《漢語大詞典》:楚大夫
指 屈原 。因其曾為 楚國 三閭大夫,故稱。 唐 杜甫 《地隅》詩:“喪亂 秦公子 ,悲涼 楚大夫 ?!?唐 羅隱 《杜陵秋思》詩:“只聞斥逐 張公子 ,不覺悲同 楚大夫 ?!?元 無名氏 《落梅風(fēng)》曲:“ 陶元亮 , 楚大夫 ,醉和醒怎生做一處?”
分類:屈原
《漢語大詞典》:楚累
漢書·揚(yáng)雄傳上:“﹝ 雄 ﹞又怪 屈原 文過 相如 ,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 崏山 投諸 江 流以弔 屈原 ,名曰《反離騷》……欽弔 楚 之 湘 纍?!?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諸不以罪死纍。”后因以“楚纍”為 屈原 的代稱。 宋 陳與義 《晚步湖邊》詩:“ 楚 纍經(jīng)行地,處處餘《離騷》。” 宋 范成大 《寄題向撫州采菊亭》詩:“落英 楚 纍手,東籬 陶令 家?!?/div>
分類:屈原
《國語辭典》:枘鑿(枘鑿)  拼音:ruì zuò
榫頭和卯眼。語本《楚辭。宋玉。九辯》:「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鋤铻而難入?!蛊魑锷系拈绢^為方、卯眼為圓,或榫頭為圓、卯眼為方則無法接合。故以枘鑿比喻互相抵觸而不相容?!缎绿茣?。卷一四三。高適傳》:「而言利者,枘鑿萬端。」
分類:榫頭卯眼
《國語辭典》:宋玉  拼音:sòng yù
人名。戰(zhàn)國時(shí)楚人,約生于周赧王二十五年,卒于楚亡之年。因曾任蘭臺(tái)令,故也稱為「蘭臺(tái)公子」。善辭賦,作〈九辯〉、〈招魂〉。與屈原并稱為「屈宋」。
分類:辭賦弟子
《漢語大詞典》:巫陽(巫陽)
(1).古代傳說中的女巫。《楚辭·招魂》:“帝告 巫陽 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昶请x散,汝筮予之?!?王逸 注:“女曰巫。 陽 ,其名也?!?唐 韓愈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又詔 巫陽 反其魂,徐命之前問何冤。” 宋 蘇軾 《澄邁驛通潮閣》詩:“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 巫陽 招我魂?!?古直 《感事》詩之二:“滾滾 珠江 水盡寃, 巫陽 不下復(fù)何言?!?br />(2).古神醫(yī)名。參見“ 巫彭 ”。
(3). 巫山 的南面,指 巫峽 。 唐 白居易 《送蕭處士游黔南》詩:“ 江 從 巴峽 初成字,猿過 巫 陽始斷腸?!?宋 范成大 《假十二峰》詩:“ 巴 東 三峽 數(shù) 巫 陽,山入 西陵 更鬱蒼?!?br />(4).即 巫山 。 宋 蘇軾 《朝云》詩:“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 巫陽 云雨仙?!?明 無心子《金雀記·玩燈》:“俺只見荷花燈上浴鴛鴦,恰便似神女會(huì) 巫陽 ?!?span id="skuy4ik" class="book">《再生緣》第六九回:“鳬寫可憐紅更小, 襄王 何日到 巫陽 ?!眳⒁妳⒁姟拔咨健?。
《漢語大詞典》:巫彭
(1).傳說中的神醫(yī)名。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 開明 東有 巫彭 、 巫抵 、 巫陽 、 巫履 、 巫凡 、 巫相 ,夾 窫窳 之尸,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郭璞 注:“皆神醫(yī)也。世本曰:‘ 巫彭 作醫(yī)?!?br />(2).泛指名醫(yī)。呂氏春秋·勿躬:“ 巫彭 作醫(yī), 巫咸 作筮。” 宋 曾鞏 《代書寄趙宏》詩:“豈期艱苦天所憫,晚節(jié)幸值 巫彭 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