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3詞典 1分類詞匯 92
《漢語大詞典》:蜀門(蜀門)
山名。即 劍門 。在 四川省 劍閣縣 北。山勢險峻,古為戍守之處。亦代稱 蜀 地。 唐 杜甫 《木皮嶺》詩:“季冬攜童稚,辛苦赴 蜀門 ?!?唐 黃滔 《明皇回駕經(jīng)馬嵬賦》:“長鯨入鼎兮中原,六龍迴轡兮 蜀門 ?!?span id="mon00ca" class="book">《舊唐書·陽惠元傳》:“南赴 蜀門 ,西定 涇 壘 ?!?/div>
《國語辭典》:山脈(山脈)  拼音:shān mài
許多山嶺相連,沿一定方向延伸而成系統(tǒng)者。如:「中央山脈」、「雪山山脈」。
《國語辭典》:嶇嵚(嶇嶔)  拼音:qū qīn
形容山勢險峻?!段倪x。王褒。洞簫賦》:「徒觀其旁山側(cè)兮,則嶇嵚巋崎?!埂段倪x。范曄。樂游應(yīng)詔詩》:「遵渚攀蒙密,隨山上嶇嵚?!?/div>
《漢語大詞典》:奇峭
(1).謂山勢奇特峻峭。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后集·游閱古泉》:“山頂更覺奇峭,必有可喜可噩者,以足憊,不果往?!?br />(2).謂筆墨雄健而不同流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李洞 ﹞送人歸日東云:‘島嶼分諸國,星河共一天?!瘯r人但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 吳子華 深知之。”金史·趙秉文傳:“蓋有司惟守格法,所取之文卑陋陳腐,茍合程度而已,稍有奇峭,即遭絀落,於是文風(fēng)大衰?!?郭紹虞 《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四之七十:“他正因為要吃得住大題目,所以尚奇峭而不尚平鈍,主宗 唐 而不言法 宋 。”
《漢語大詞典》:坡陁
亦作“ 坡陀 ”。
(1).山勢起伏貌。 唐 杜甫 《北征》:“坡陀望 鄜畤 ,巖谷互出沒?!?宋 蘇軾 《次前韻答馬忠玉》:“坡陀巨麓起連峯,積累當(dāng)年慶自鐘?!?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書巢 尤長五古,《途中望二華》云:‘……數(shù)里漸逶迤,坡陀相錯互?!?br />(2).不平坦。 唐 韓愈 《記夢》詩:“石壇坡陀可坐臥,我手承顏肘拄座?!?br />(3).山;山坡。 明 李東陽 《靈壽杖歌》:“下可涉園徑,上可凌坡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廈門磚刻:“夜坐,見籬外坡陀有光……因掘地,很古磚?!?/div>
《國語辭典》:險峻(險峻)  拼音:xiǎn jùn
地勢高峭險要?!段倪x。宋玉。高唐賦》:「盤石險峻,傾崎崖隤?!埂度龂萘x》第一○回:「長安西二百里盩厔山,其路險峻,可使張、樊兩將軍屯兵于此,堅壁守之?!?/div>
分類:險峻山勢
《國語辭典》:郁壘(鬱壘)  拼音:yù lǜ
傳說中的門神?!段倪x。張衡。東京賦》:「度朔作梗,守以郁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div>
《漢語大詞典》:郁壘神荼(鬱壘神荼)
(1).二神名。傳說善治惡鬼,故舊時民間奉為門神。 王充 論衡·訂鬼山海經(jīng):“ 滄海 之中,有 度朔 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 神荼 ,一曰 鬱壘 ,主閲領(lǐng)萬鬼。善害之鬼,執(zhí)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 黃帝 乃作禮以時驅(qū)之,立大桃人,門戶畫 神荼 、 鬱壘 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漢 張衡 《東京賦》:“ 度朔 作梗,守以 鬱壘 ; 神荼 副焉,對操索葦?!卑?,戰(zhàn)國策·齊策三“今子?xùn)|國之桃梗也” 漢 高誘 注作“荼與”、“鬱雷”。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祀典·桃?!?/span>作“荼與鬱壘”。參見“ 鬱律 ”。
(2).指桃符、春聯(lián)。 宋 姜夔 《鷓鴣天·丁巳元日》詞:“嬌兒學(xué)作人間字,鬱壘神荼寫未真?!眳⒁姟?桃符 ”。
《國語辭典》:桃符  拼音:táo fú
1.古代相傳有神荼、郁壘二神,能捉百鬼,因此,新年時于門旁設(shè)兩塊桃木板,上面書寫二神之名或畫上其圖像,用以驅(qū)鬼避邪。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帖畫雞戶上,懸葦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2.春聯(lián)。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lián)》:「春聯(lián)者,即桃符也。」
《國語辭典》:天臺山  拼音:tiān tái shān
山名。在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北,為仙霞嶺的東支。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當(dāng)斗牛之分,上應(yīng)臺宿而得名,形勢崇偉。多懸崖飛瀑等名勝,為佛教天臺宗的發(fā)源地。
《漢語大詞典》:岝崿
(1).山勢高峻貌。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互嶺巉巖,岞崿嶇崯?!?晉 左思 《吳都賦》:“雖有石林之岝崿,請攘臂而靡之?!?br />(2).急疾貌。古文苑·黃香〈九宮賦〉:“枉矢持芒以岞崿,迅衡風(fēng)而突飛電?!?章樵 注:“枉矢,星蛇行而蒼黑,望之如有毛羽然。岞崿,振激之狀。其勢迅速過於風(fēng)電?!?br />(3).山名。在今 江蘇省 吳縣 西南。相傳 春秋 吳王 僚 葬此。
《漢語大詞典》:龍拿(龍拏)
龍騰起捉物貌。形容山勢起伏蜿蜒。 唐 崔櫓 《過南縣麻姑山》詩之一:“盤疑虎伏形難寫,展認(rèn)龍拏勢未迴。”
《國語辭典》:來龍(來龍)  拼音:lái lóng
術(shù)數(shù)用語??拜浖曳Q連綿起伏的山脈地形為「龍」,來龍為龍頭的所在,即山脈起伏的中心地。地處來龍,就會吉祥順利、興旺發(fā)達(dá)。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二:「朱文公嘗與客談世俗風(fēng)水之說,因曰:『翼州好一風(fēng)水,云中諸山來龍也?!弧?/div>
《國語辭典》:昭關(guān)(昭關(guān))  拼音:zhāo guān
地名。位于安徽省含山縣北、巢湖之東。春秋時為吳、楚往來要沖。伍子胥逃楚奔吳,即取道于此。也稱為「小峴山」。
《國語辭典》:岑崟  拼音:cén yín
高峻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岑崟參差,日月蔽虧?!埂段倪x。潘尼。迎大駕詩》:「南山郁岑崟,浴川迅且急。」
《漢語大詞典》:巖崿(巖崿)
亦作“巖崿”。亦作“嵒崿”。
(1).山勢不齊貌。文選·郭璞〈江賦〉:“厓隒為之泐嵃,碕嶺為之嵒崿?!?呂延濟(jì) 注:“泐嵃、嵒崿皆坎穴,言水急激之所為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580' target='_blank'>《文選·江淹〈雜體詩·謝臨川〉》:“嵒崿轉(zhuǎn)奇秀,岑崟還相蔽?!?張銑 注:“嵒崿、岑崟,并山勢不齊貌?!?br />(2).起伏的山巒。 唐 章八元 《天臺道中示同行》詩:“八重巖崿迭晴空,九色煙霞繞洞宮。” 宋 蘇轍 《〈題李公麟山莊圖詩〉序》:“自西至東凡數(shù)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div>
《漢語大詞典》:山夷
(1).山勢平緩。三國志·魏志·和洽傳:“ 荊州 劉表 無他遠(yuǎn)志,愛人樂士,土地險阻,山夷民弱,易依倚也?!?br />(2).古代對聚集山中的武裝力量的貶稱。晉書·杜預(yù)傳:“攻破山夷,錯置屯營,分據(jù)要害之地,以固維持之勢?!?唐 元結(jié) 《賊退示官吏》詩:“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