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3詞典 1分類詞匯 92
《國語辭典》:山勢(山勢)  拼音:shān shì
山的形勢。唐。儲光羲 苑外至龍興院作詩:「山勢當(dāng)空出,云陰滿地來?!埂度龂萘x》第六七回:「操次日自引兵為前隊;見山勢險惡,林木叢雜,不知路徑,恐有伏兵,即引軍回寨。」
《漢語大詞典》:山形
山的形態(tài);山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沔水二:“山形特秀,異於眾岳?!?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隴東郡公侯莫陳君夫人竇氏墓志銘》:“山形起伏,既符白鶴之祥;地勢風(fēng)煙,乃合青烏之氣?!?唐 許渾 《行次潼關(guān)題驛后軒》詩:“山形朝闕去,河勢抱關(guān)來?!?清 查慎行 《望岱》詩:“山形陡然來,其勢乃易量?!?/div>
《國語辭典》:臥虎(臥虎)  拼音:wò hǔ
1.躺息、伏藏的老虎?!段骶╇s記》卷五:「李廣與兄弟共獵于冥山之北,見臥虎焉,射之,一矢即斃?!?br />2.比喻人峻烈、勇猛?!逗鬂h書。卷七七??崂魝?。董宣傳》:「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彊,莫不震慄。京師號為『臥虎』?!埂段簳>砹?。李崇傳》:「常養(yǎng)壯士數(shù)千人,寇賊侵邊,所向摧破,號曰『臥虎』。」
《國語辭典》:萬仞(萬仞)  拼音:wàn rèn
形容山勢很高?!杜f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上。王勃傳》:「孤峰絕岸,壁立萬仞。」
分類:山勢
《國語辭典》:臥龍(臥龍)  拼音:wò lóng
1.睡臥的龍。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2.比喻隱居而未顯達的曠世奇才。《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嵇康,臥龍也,不可起?!?/div>
《國語辭典》:秀發(fā)(秀發(fā))  拼音:xiù fā
1.容貌英秀煥發(fā)?!稌x書。卷一二八。慕容超載記》:「精彩秀發(fā),容止可觀?!埂段倪x。陸機。辯亡論》:「武烈既沒,長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發(fā),招攬遺志,與之述業(yè)?!?br />2.花盛開的樣子。元。許有壬 尋梅詩:「何以慰吾衰?梅花秀發(fā)時。」
《國語辭典》:秀發(fā)(秀髮)  拼音:xiù fǎ
對女子頭發(fā)的美稱。如:「她的秀發(fā)烏黑亮麗?!?/div>
《漢語大詞典》:山曲
山勢彎曲隱蔽處。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沽水:“又東南逕溫泉東,泉在山曲之中?!?唐 元結(jié) 《游潓泉示泉上學(xué)者》詩:“草堂在山曲,澄瀾涵階除?!?元 楊載 《奉題伯父雙峰樵隱》詩:“山曲兩三家,相過路不賒?!?/div>
《國語辭典》:巃嵷  拼音:lóng zōng
1.高峻的樣子?!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崇山矗矗,巃嵷崔巍。」
2.山氣?漫的樣子?!冻o。淮南小山。招隱士》:「山氣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嶄巖兮水曾波?!?/div>
《國語辭典》:孤危  拼音:gū wéi
孤立艱危。《戰(zhàn)國策。秦策三》:「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div>
《國語辭典》:巉巉  拼音:chán chán
1.山勢高險。唐。張祜游天臺山〉詩:「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br />2.銳利、尖銳?!读凝S志異。卷一。畫皮》:「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巉巉如鋸。」
《國語辭典》:山險(山險)  拼音:shān xiǎn
山勢險要的地方。《三國演義》第三一回:「兩下相攻,殺退張合。各出隘口,占住山險下寨?!姑?。王世貞《鳴鳳記》第九出:「他恃著屠龍手氣沖天,誰想道騎虎勢行山險?!?/div>
分類:山勢險阻
《國語辭典》:嶄然(嶄然)  拼音:zhǎn rán
1.高峻突出的樣子。唐。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北有雙山,夾道嶄然?!骨濉M跏康潯冻乇迸颊?。卷二六。小獵犬》:「見一小鹿,長二寸許,雙角嶄然?!?br />2.形容事物簇新鮮明?!读凝S志異。卷一○。恒娘》:「袍褲襪履,嶄然一新?!?/div>
《國語辭典》:嶄露頭角(嶄露頭角)  拼音:zhǎn lù tóu jiǎo
語本唐。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眾謂柳氏有子矣?!购笠詬渎额^角比喻顯示特出的才華或本領(lǐng)。如:「由于他的反應(yīng)快、點子新,很快便在廣告界嶄露頭角?!?/div>
《漢語大詞典》:折旋
(1).曲行。古代行禮時的動作。《韓詩外傳》卷一:“立則磬折,拱則抱鼓,行步中規(guī),折旋中矩?!?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失教之家,閽寺無禮……黃門侍郎 裴之禮 號善為士大夫,有如此輩,對賓杖之,其門生僮僕,接於他人,折旋俯仰,辭色應(yīng)對,莫不肅敬,與主無別也?!?span id="229yzwc"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五:“折旋是直去了復(fù)橫去,如曲尺相似。其橫轉(zhuǎn)處欲其方如中矩也?!?br />(2).形容舞姿。 唐 李白 《清平樂令》詞:“誰道腰肢窈窕,折旋消得君王。”
(3).返回;轉(zhuǎn)身。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翊圣敬劉海蟾:“此人既已受度,未肯便就仙職,折旋塵中。”明史·顧佐傳:“百僚過者,折旋避之?!?br />(4).形容來回奔逐。 宋 岳珂 桯史·隆興按鞠:“一日,上親按鞠,折旋稍久,馬不勝勩,逸入廡間?!?br />(5).周旋。 宋 葉適 《寶謨閣待制中書舍人陳公墓志銘》:“若目見而身折旋其間, 呂公 以為其長不獨在文字也?!?br />(6).形容山勢的曲折盤旋。
《漢語大詞典》:捫參(捫參)
撫摸參宿。形容山勢極高。 宋 覃懷高 《水調(diào)歌頭·游武夷》詞:“幾欲挐舟 九曲 ,便擬捫參絶頂,直下俯塵寰。”參見“ 捫參歷井 ”。
《國語辭典》:捫參歷井(捫參歷井)  拼音:mén shēn lì jǐng
參,星名,為蜀地的分野。井,星名,是秦地的分野。捫參歷井形容蜀道的高峻險阻。唐。李白蜀道難〉:「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顾?。陸游 答方寺丞啟:「捫參歷井,久困客游,煮海摘山,屢乘使傳?!?/div>
《國語辭典》:石窟  拼音:shí kū
1.泛指依山巖鑿成的石室?!稌x書。卷九四。隱逸傳。郭瑀傳》:「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身?!固?。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物異》:「舞溪古岸石窟有方鏡,徑丈馀,照人五臟?!?br />2.內(nèi)有石刻佛像或敘述佛教故事壁畫的石洞,如敦煌、云崗和龍門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