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4
詞典
13
分類詞匯
7
佛典
3
其它
1
詞典
山寺
金山寺
寒山寺
香山寺
破山寺
南山寺
孤山寺
龍山寺
題破山寺后禪院
麓山寺碑
鹿港龍山寺
頂山寺里
結(jié)根山寺
《漢語大詞典》:
山寺
山中寺院。 北周
庾信
《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內(nèi)史》
:“戍樓鳴夕鼓,山寺響晨鐘?!?唐
韋應物
《游靈巖寺》
詩:“始入松路永,獨忻山寺幽?!?元
何中
《南居寺》
詩:“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鳴鐘?!?/div>
分類:
山寺
山中
寺院
《國語辭典》:
金山寺
拼音:
jīn shān sì
1.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縣西北金山上的佛寺。東晉時創(chuàng)建,自唐起通稱為「金山寺」,向為佛教名寺。
2.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內(nèi)容敘述許仙上金山進香未返,白素貞與小青至金山寺求法海放回許仙,法海不允。白素貞于是聚集水族,水漫金山,法海則召天將應戰(zhàn)。后因白素貞懷孕,體力不支而敗退。川劇、徽劇、平劇等均有此劇目?;蚍Q為《水漫金山》。
分類:
江蘇
鎮(zhèn)江市
西北
金山
創(chuàng)建
《國語辭典》:
寒山寺
拼音:
hán shān sì
位于江蘇省吳縣西十里的寺廟,在楓橋附近。相傳唐寒山、拾得二僧曾駐此,故名。
分類:
寺名
江蘇
蘇州
楓橋
《漢語大詞典》:
香山寺
寺名。(1)在 河南省 洛陽市 西南 龍門山 上, 后魏 時建。(2) 北京市 西郊 香山 上,古有 香山寺 。參見“ 香山 ”。
分類:
香山寺
寺名
河南
洛陽
龍門山
《國語辭典》:
香山
拼音:
xiāng shān
山名:(1)在河南省洛陽縣南龍門山之東,因產(chǎn)香葛而得名。唐白居易居此,自號香山居士。(2)在河南省寶豐縣東南。中巒圓凈如珠,故舊名大珠山。(3)在江蘇省吳縣西南。(4)在北平市萬壽山西側(cè)。因古有香山寺而得名,上多古跡。(5)廣東省中山縣的香爐山,簡稱為「香山」。
分類:
香山
山名
洛陽
龍門山
河南
香山寺
《國語辭典》:
破山寺
拼音:
pò shān sì
破陋的古寺。如唐代常建有〈題破山寺后禪院〉詩一首。
分類:
佛寺
佛寺名
江蘇
《漢語大詞典》:
南山寺
(1).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 唐 開元 24年(公元736年)建。寺內(nèi) 大雄寶殿 巍峨莊嚴。東殿 凈業(yè)堂 ,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筍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彌陀佛。寺內(nèi)還有一只大銅鐘,系 元朝 延祐 年間鑄造。又有來自 印度 的
《貝葉經(jīng)》
和頒自 清 廷的
《全藏經(jīng)》
等珍貴文物。
(2).在 廣西 貴縣 南山公園 內(nèi)。建于 北宋 。 宋太宗 賜御書, 宋仁宗 題:“ 景祐 禪寺”額匾。 元文宗 即位削壁,雜樹間生,傳 南山 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覽 貴縣 全城風光。
(3). 祐國寺 、 極樂寺 、 善德堂 的合稱。在 山西省 東北部 五臺山 臺懷鎮(zhèn) 南三公里山腰。 元 元貞 二年(公元1296年)創(chuàng)建, 明 嘉靖 二十年(公元1541年)重建, 清代 增修,將三寺合并,改稱今名。
分類:
福建
漳州
南山
公園
開元
宋太宗
《漢語大詞典》:
孤山寺
古代 杭州 西湖 孤山 上的寺院。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華經(jīng)記》
:“ 永福寺 一名 孤山寺 ,在 杭州 錢塘 湖心 孤山 上,石壁
《法華經(jīng)》
在寺之某所。” 唐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詩:“ 孤山寺 北 賈亭 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元
張可久
《水仙子·訪梅孤山》
詞:“想當年鶴骨松姿?;ㄏ?孤山寺 ,水邊新月兒。”
分類:
杭州
西湖
孤山
寺院
《國語辭典》:
龍山寺(龍山寺)
拼音:
lóng shān sì
主祀觀音菩薩,從祀媽祖等神明的寺廟。香火極為鼎盛。在臺灣以臺北萬華龍山寺及彰化鹿港龍山寺最為有名。
分類:
觀音菩薩
從祀
媽祖
神明
寺廟
《漢語大詞典》:
題破山寺后禪院
詩篇名。唐代常建作。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虞山。寫作者清晨游寺的見聞和感悟,“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四句,意境優(yōu)美深邃,體現(xiàn)出作者的恬淡胸襟,為后人傳誦。
分類:
詩篇
詩篇名
即興
《國語辭典》:
麓山寺碑
拼音:
lù shān sì bēi
唐代李邕撰文并書、黃仙鶴刻的碑文。唐開元十八年(西元730)立于湖南長沙岳麓山。行楷書,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六字,碑額篆書「麓山寺碑」四字。字勢豪逸,為李邕所書碑中之杰出者。也稱為「岳麓寺碑」。
分類:
撰文
仙鶴
碑文
《國語辭典》:
鹿港龍山寺(鹿港龍山寺)
拼音:
lù gǎng lóng shān sì
臺灣中部有名的古跡。是開臺最早的佛寺。位于彰化縣鹿港鎮(zhèn)。創(chuàng)建年代約于清乾隆四十一年(西元1776)。建材全由泉州運來,格式亦仿泉州開元寺,規(guī)模宏偉,氣象古樸、莊嚴,為臺灣古剎之首。供奉的主神是觀世音菩薩,為銅鑄的金身。本寺因深具泉州建筑藝術(shù)價值,受建筑及美術(shù)界的重視,現(xiàn)列為一級古跡。
分類:
有名
古跡
佛寺
《分類字錦》:
頂山寺里(頂山寺里)
張雨
新栗寄云林詩
果園坊中無買處,頂山寺里為求來。
分類:
栗
《分類字錦》:
結(jié)根山寺(結(jié)根山寺)
韋應物
郡齋移杉詩
擢干方數(shù)尺,幽姿已蒼然。結(jié)根西山寺,來植郡齋前。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