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4
詞典
8
分類詞匯
26
共26,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伏見
固執(zhí)
自封
客難
異己
議狀
執(zhí)拗
愎諫
愚懷
堅對
執(zhí)爭
布覆
英侃
執(zhí)扭
隨俗沈浮
《國語辭典》:
伏見(伏見)
拼音:
fú jiàn
古代在下者對己見的謙詞?!段倪x。曹植。求自試表》:「伏見所以行軍用兵之勢,可謂神妙矣?!埂段倪x。張悛。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伏見吳平之初,明詔追錄先賢,欲封其墓。」
分類:
在下
下者
己見
謙詞
《國語辭典》:
固執(zhí)(固執(zhí))
拼音:
gù zhí
1.堅守不違背?!抖Y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漢書。卷八五。谷永杜鄴傳。谷永》:「無使素餐之吏久尸厚祿,以次貫行,固執(zhí)無違。」
2.堅持己見,不肯變通?!都t樓夢》第七八回:「你太固執(zhí)了,正經(jīng)再搬進(jìn)來的為是,休為沒要緊的事反疏遠(yuǎn)了親戚。」《文明小史》第三六回:「你們恁樣固執(zhí),我也沒法,只得告辭了?!?/div>
分類:
固執(zhí)
堅持
持己
己見
不肯
變通
《國語辭典》:
自封
拼音:
zì fēng
1.自求豐足。《國語。楚語上》:「若于目觀則美,縮于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為?」
2.為自己加封號。如:「他自封為專家,聞?wù)吣秽椭员?。?br />3.自我限制、拘拘自守。如:「為人行事不應(yīng)故步自封。」晉。
庾闡
斷酒戒
:「子獨區(qū)區(qū),檢情自封,無或口閉其味,而心馳其聽者乎。」
分類:
自封
猶自
自己
自命
拘執(zhí)
己見
富厚
貶義
墨守
陳規(guī)
《漢語大詞典》:
客難(客難)
賓客的問難。亦為文體名。假設(shè)客人向自己詰問而進(jìn)行答辯以申述己見的一種文體。始于 漢 東方朔 的
《答客難》
。事見
《
漢書·東方朔傳
》
:“﹝ 朔 上書欲求試用﹞辭數(shù)萬言,終不見用。 朔 因著論,設(shè)客難己,用位卑以自慰諭?!?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雜文
》
:“自對問以來, 東方朔 效而廣之,名為
《客難》
,託古慰志,疏而有辨?!睂枺?宋玉
《對楚王問》
。
《
北史·文苑傳·樊遜
》
:“ 遜 嘗服 東方朔 之言,‘陸沉世俗,避世 金馬 ’,遂借 陸沈公子 為主人,擬
《客難》
,制
《客誨》
以自廣。” 宋
張耒
《次韻秦觀》
:“十年 少游 兄,閉口受客難?!?/div>
分類:
賓客
問難
為文
文體
假設(shè)
客人
自己
詰問
答辯
申述
己見
《國語辭典》:
異己(異己)
拼音:
yì jǐ
意見、志趣和自己不同的人?!稌x書。卷八三。殷顗傳》:「顗見江績亦以正直為仲堪所斥,知仲堪當(dāng)逐異己?!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四:「世間有做宰相,樹置心腹,專害異己?!?/div>
分類:
異己
志趣
己見
見解
敵對
人
《漢語大詞典》:
議狀(議狀)
(1).論罪定刑的文書。
《周禮·秋官·鄉(xiāng)士》
“羣士司刑皆在,各麗其灋,以議獄訟” 唐 賈公彥 疏:“致法行刑,當(dāng)與議狀相依也。”
(2).向上呈送的發(fā)表己見的文書。 宋
袁甫
《論流民札子》
:“各上議狀,不許聯(lián)名,庶幾人人得盡己見,免至雷同塞責(zé)。” 宋
范鎮(zhèn)
《
東齋記事
》
卷二:“其家奏嫡孫合與不合傳重,下禮院議。於是 宋景文公 判太常, 不疑 、 次道 與予為禮官, 景文公 遂令三人各為議狀?!?/div>
分類:
向上
論罪
上呈
定刑
呈送
文書
發(fā)表
己見
《國語辭典》:
執(zhí)拗(執(zhí)拗)
拼音:
zhí ào
1.固執(zhí)而不順從?!毒┍就ㄋ仔≌f。拗相公》:「因他性子執(zhí)拗,主意一定,佛菩薩也勸他不轉(zhuǎn),人皆呼為『拗相公』?!埂段拿餍∈贰返诰呕兀骸府?dāng)下眾紳士見本府如此執(zhí)拗,就想置之不理,聽其自然?!?br />2.阻擋、攔阻?!端疂G傳》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執(zhí)拗得他住?!?/div>
分類:
執(zhí)拗
堅持
攔阻
持己
己見
固執(zhí)
任性
《國語辭典》:
愎諫(愎諫)
拼音:
bì jiàn
固執(zhí)己意,不聽規(guī)諫。《左傳。僖公十五年》:「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div>
分類:
堅持
持己
己見
不聽
規(guī)勸
《漢語大詞典》:
愚懷(愚懷)
謙指己見。
《晉書·荀勗傳》
:“然施行歷代,世之所習(xí),是以久抱愚懷而不敢言?!?/div>
分類:
己見
《漢語大詞典》:
堅對(堅對)
(1).謂堅持己見對答。
《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
:“主爵都尉 汲黯 是 魏其 ;內(nèi)史 鄭當(dāng)時 是 魏其 ,后不敢堅對;餘皆莫敢對。”
(2).強敵,堅強的對手。
《
新唐書·秦瓊傳
》
:“﹝ 秦瓊 ﹞從討 世充 、 建德 、 黑闥 三盜,未嘗不身先鋒鏖陣,前無堅對?!?/div>
分類:
強敵
堅持
持己
己見
堅強
對答
對手
《漢語大詞典》:
執(zhí)爭(執(zhí)爭)
亦作“執(zhí)掙”。
(1).堅持己見,不妥協(xié)。
《
明史·李賢傳
》
:“帝難之。 賢 執(zhí)爭數(shù)四,同列皆懼?!?br />(2).口角;爭吵。 元
無名氏
《藍(lán)采和》
第二折:“看著我生辰面,不和你相執(zhí)掙?!?/div>
分類:
堅持
口角
持己
己見
爭吵
不妥
妥協(xié)
《國語辭典》:
布覆
拼音:
bù fù
1.分布四周?!段倪x。馬融。長笛賦》:「氣噴勃以布覆兮,乍跱蹠以狼戾。」
2.書面答覆。如:「耑此布覆」。
分類:
回信
信用
書信
套語
布散
書信用語
陳述
己見
回復(fù)
如上
答復(fù)
《漢語大詞典》:
英侃
形容議論精辟而又能明快地直陳己見。
《
明史·劉璟傳
》
:“ 璟 論説英侃,喜談兵。”
分類:
議論
精辟
明快
直陳
己見
《漢語大詞典》:
執(zhí)扭(執(zhí)扭)
堅持己見,固執(zhí)任性。 郭沫若
《蔡文姬》
第二幕:“不過 左賢王 也實在是太執(zhí)扭了?!?/div>
分類:
堅持
持己
己見
固執(zhí)
任性
《漢語大詞典》:
隨俗沈?。S俗沈浮)
謂順隨世俗,沒有己見。
《
晉書·文苑傳·王沈
》
:“ 王沉 字 彥伯 , 高平 人也。少有俊才,出於寒素,不能隨俗沉浮,為時豪所抑?!币嘧鳌?隨俗浮沉 ”。
《
元史·泰不華傳
》
:“ 泰不華 尚氣節(jié),不隨俗浮沉。 太平 為臺臣劾去相位, 泰不華 獨餞送都門外?!?span id="ck1gmza" class="book">《
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
》:“先生領(lǐng)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惟始終,寧忍隨俗浮沉?取舍從違,應(yīng)早審定。”
分類:
順隨
世俗
己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