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4,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望幸
眾望
想望
不幾
覬覦
以期
無望
過望
寄托
愿治
還望
徼幸
向往
絕望
非望
《國語辭典》:望幸  拼音:wàng xìng
冀望帝王親臨?!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下》:「而郡國皆豫治道,修繕故宮,及當馳道縣,縣治宮儲,設共具,而望幸?!鼓铣?。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詩:「春方動宸駕,望幸傾五州。」
《國語辭典》:眾望(眾望)  拼音:zhòng wàng
1.眾人的企望。如:「不負眾望」。漢。陳琳〈為袁紹上漢帝書〉:「杜黜忠功,以疑眾望?!埂逗鬂h書。卷六三。李固傳》:「上應天心,下合眾望?!?br />2.在眾人間的聲望,受到大家的推崇。如:「眾望所歸」。
《國語辭典》:想望  拼音:xiǎng wàng
1.渴想盼望?!稘h書。卷九四。匈奴傳下》:「此乃上世之遺策,神靈之所想望。」《三國志。卷二二。魏書。陳群傳》:「天下想望至治,唯有以崇德布化,惠恤黎庶,則兆民幸甚?!?br />2.思念仰慕。《后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名動京師,士大夫想望其風采?!?/div>
《漢語大詞典》:想望風采(想望風采)
謂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風采,儀表風度。語本漢書·霍光傳:“﹝ 光 ﹞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李泌 為相,舉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未至京師,人皆想望風采?!?宋 蘇舜欽 《上孔待制書》:“某無似者,想望風采,為日久矣?!?清 方苞 《吏部侍郎姜公墓表》:“時天子嚮公甚殷,天下士皆想望風采?!?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二章:“再往下,寫出 闖王 如何英明……又如何素仰 李信 大名,想望風采,如饑似渴?!币嘧鳌?想望豐采 ”。明史·馮琦傳:“﹝ 琦 ﹞數(shù)陳讜論,中外想望豐采,帝亦深眷倚。”
《漢語大詞典》:不幾(不幾)
(1).不盤查。周禮·秋官·修閭氏:“邦有故則令守其閭互,唯執(zhí)節(jié)者不幾?!?賈公彥 疏:“有執(zhí)節(jié)公使者不幾訶也?!?br />(2).未近,不到。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楚 不幾十年,未能恤諸侯也?!?杜預 注:“幾,近也。”
分類:盤查
《國語辭典》:覬覦(覬覦)  拼音:jì yú
希望得到不該擁有的東西?!蹲髠??;腹辍罚骸甘且悦穹缕渖?,而下無覬覦?!埂逗鬂h書。卷五四。楊震傳》:「宜絕橫拜,以塞覬覦之端?!?/div>
《漢語大詞典》:以期
表示通過上文所說的做法,希望達到下文的目的。 毛澤東 《必須強調(diào)團結和進步》:“強調(diào)團結和進步,以反對一切危害抗戰(zhàn)的烏煙瘴氣,以期抗日事業(yè)有進一步的勝利?!?郭沫若 《〈中國史稿〉前言》:“我們一開始就學習著采取群眾路線的方法,以期經(jīng)過共同討論鉆研,收到集思廣益的效果?!?/div>
《國語辭典》:無望(無望)  拼音:wú wàng
1.沒有希望。《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嗚呼!為無望也夫,其死于此乎!」
2.無界畔?!秴问洗呵?。慎大覽。下賢》:「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無望?!?/div>
《國語辭典》:過望(過望)  拼音:guò wàng
超出原本預期的很多。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夠小生應舉之費,便也過望了?!?/div>
《國語辭典》:寄托(寄託)  拼音:jì tuō
1.委托、付托?!度龂?。卷四○。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李嚴》:「吾與孔明俱受寄托,憂身責重,思得良伴?!?br />2.依托、安身?!冻o。東方朔。七諫。謬諫》:「列子隱身而窮處兮,世莫可以寄托。」
3.文學家寄情托興,借題發(fā)揮。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學詞途徑》:「初學詞求有寄托,有寄托則表里相宣,斐然成章?!?br />4.法律上指當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為保管之契約行為。
《漢語大詞典》:愿治(願治)
謂希望得到大治。漢書·禮樂志:“故 漢 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今臨政而愿治七十餘歲矣,不如退而更化?!?span id="lvj72nz" class="book">《宋史·呂公著傳》:“陛下臨朝愿治,為日已久,而左右前后,莫敢正言。”
《漢語大詞典》:還望(還望)
(1).回望。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景公 與 晏子 游於 少海 ,登 柏寢 之臺,而還望其國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后世將孰有此?!?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還望故鄉(xiāng),鬱何壘壘?!?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春日感懷》:“步登西城憐,還望東城陴。”
(2).環(huán)顧,四望。 宋 陳亮 《念奴嬌·登多景樓》詞:“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
(3).返回的希望。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終制:“欲營遷厝……便值本朝淪沒,流離如此,數(shù)十年間,絶於還望?!?/div>
《國語辭典》:徼幸  拼音:jiāo xìng
非分的貪求?!抖Y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div>
《國語辭典》:徼幸  拼音:jiǎo xìng
獲得意外的成功或幸運的免于災難。如:「他徼幸逃過一劫?!?jié)h。趙充國條上屯田便宜十二事狀〉:「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虜,竄于風寒之地。」也作「僥幸」、「僥倖」、「僥倖」。
《國語辭典》:向往  拼音:xiàng wǎng
仰慕、神往。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埂读凝S志異。卷五。狐夢》:「畢每讀青鳳傳,心輒向往,恨不一遇?!挂沧鳌赶蛲埂?/div>
《國語辭典》:向往(嚮往)  拼音:xiàng wǎng
思慕而神往。如:「桃花源的生活令人向往?!挂沧鳌赶蛲埂?/div>
《國語辭典》:絕望(絕望)  拼音:jué wàng
斷絕希望?!蹲髠鳌O骞哪辍罚骸赴傩战^望,社稷無主。」
《國語辭典》:非望  拼音:fēi wàng
非分的冀望?!侗笔?。卷二三。于栗磾傳》:「若使利建合宜,封樹得所,則巨猾息其非望,奸臣杜其邪謀。」也稱為「非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