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四三九
趙善防,字若川,太宗七世孫。淳熙十四年為承務(wù)郎、特添差馬軍行司主管機宜文字。嘉泰中知常州,開禧元年直寶謨閣,權(quán)發(fā)遣臨安軍府事。三年改福建運判。見葉適《趙公行狀》(《水心文集》卷二六),《宋會要輯稿》刑法四之九一,《文獻(xiàn)通考》卷二七,《南宋制撫年表》卷上。
趙汝造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汝造(一一八四~?),字淳山。太宗八世孫(《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三)。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jìn)士(清康熙《縉云縣志》卷四),調(diào)邵武判官。事見《縉云趙氏總祠志》卷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湖州歸安人,字子武。倪思子。官大理寺正。寧宗嘉定中自毗陵易守徽州,時州民困于和糴,祖常屢牘申省,事得寢。凡除害興利、去災(zāi)致順,悉意奉行。州民建祠祀之。
全宋詩
倪祖常,字子武,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孝宗淳熙間中博學(xué)宏詞科。寧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自知常州移知徽州。累官文華閣修撰兼禮部侍郎。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有傳。
趙彥悈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紹興馀姚人,字元道。為陸九淵門人。寧宗開禧元年進(jìn)士。理宗端平二年擢秘書監(jiān),權(quán)兵部侍郎,累官吏部尚書,兼給事中,出知平江府。
全宋文·卷六九四七
趙彥悈,字元道,宗室,居馀姚(今浙江馀姚)。師事楊簡、陸九淵。開禧元年進(jìn)士,嘉定初為吉水縣丞。歷知常州、廣德軍。端平二年除秘書監(jiān),權(quán)兵部侍郎。累官吏部尚書,出知平江府。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宋史》卷二四一《宗室世系表》、卷一七六《食貨志》上四,《宋元學(xué)案》卷七四,《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七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0—1274 【介紹】: 宋安豐人,字誠甫,一字成文,號紫源。汪澈從孫。理宗淳祐六年進(jìn)士。歷通判建康府、荊湖制置司參議。累擢權(quán)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所至興學(xué)校、撫貧苦、募軍卒。勸賈似道去安樂、修守備,遭斥而不用。度宗咸淳末,元兵大舉伐宋,為江淮招討使,至高郵,聞似道師已潰,江漢守臣皆望風(fēng)降遁,失聲悲慟,扼吭而卒。
全宋詩
汪立信(一二○一~一二七五),字誠甫,號紫源,婺源(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jìn)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寶祐五年(一二五七),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歷知池州、常州、江州。度宗咸淳間授荊湖安撫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以移書責(zé)賈似道誤國罷。恭宗德祐元年,聞似道兵敗蕪湖,江漢守臣望風(fēng)降遁,失聲三日而死。年七十五。《宋史》卷四一六、《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九三○
汪立信(一二○一——一二七五),字誠甫,號紫原,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徙居六安。淳祐元年,借補承信郎。七年,登進(jìn)士第,授烏江主簿。辟沿江制幕,通判建康府,擢京西提舉常平,知昭信軍。景定元年,差知池州。又權(quán)知常州,改江州、鎮(zhèn)江府、潭州。權(quán)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德祐元年,為端明殿學(xué)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討使,拒元兵,至高郵。宋兵潰蕪湖,扼吭而卒,年七十五。贈太傅。見《宋史》卷四一六本傳,《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上之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9 【介紹】: 宋饒州馀干人,字立夫。趙崇憲子。寧宗嘉定七年進(jìn)士。知崇安縣,興學(xué)校,行義役,革弊政,上下稱便。歷知全、處、臺等州,所至撥倉谷救荒,政績大著。理宗端平間,遷太府寺丞、右司郎中等職。累遷權(quán)戶部尚書,以直言迕宰臣論罷。淳祐五年,起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平易近民,忠信勤政,尤留意武備。
全宋詩
趙必愿,字立夫,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汝愚孫,以祖蔭補承務(wù)郎。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jìn)士,知崇安縣。歷湖廣總領(lǐng)所干辦,知全、常、處、泉、臺等州。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知婺州。召為宗正少卿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以事罷。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居官四年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三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七四六九
趙必愿,字立夫,居馀干(今江西馀干),崇憲子。以大父汝愚遺表補承務(wù)郎,官至常熟丞。嘉定七年舉進(jìn)士,知崇安縣。歷知全、常、處、泉、臺、婺等州。遷太府寺丞、度支郎中,兼右司郎中,再遷左司郎中、起居舍人、權(quán)吏部侍郎、戶部侍郎,權(quán)戶部尚書。淳祐五年,以華文閣直學(xué)士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2—1266 【介紹】: 宋越州馀姚人,字元實。理宗紹定五年進(jìn)士。為吳江主簿,日詣學(xué)宮與諸生講論義理。知金壇縣,嚴(yán)保伍,厘經(jīng)界,結(jié)義役,賑流民,興學(xué)校。累遷浙西提刑兼知常州,平反冤獄,擊貪舉廉。移江東提刑。度宗時,兼知臨安府,以言罷。起知婺州卒。
全宋詩
孫子秀(一二一二~一二六六),字元實,馀姚(今屬浙江)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jìn)士,調(diào)吳縣主簿。歷滁州教授,知金壇縣,通判慶元府,知衢州、常州、婺州。景定二年(一二六一),由浙西提刑遷安撫使(《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二)。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以太常少卿兼知臨安府,尋罷。二年卒,年五十五。事見《咸淳臨安志》卷四九、《黃氏日抄》卷九六、《安撫顯謨少卿孫公行狀》。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八○二七
孫子秀(一二一二——一二六六),字元實,馀姚(今浙江馀姚)人。紹定五年進(jìn)士,調(diào)吳縣主簿,辟淮東總領(lǐng)所中酒庫,知金壇縣。通判慶元府,主管浙東鹽事。為左司兼右司,再兼金部,差知吉州。開慶初,為浙西提舉常平,擢浙東提刑兼知婺州,移浙西、江東提刑。度宗即位,進(jìn)太常少卿兼右司,兼知臨安府,罷。起知婺州。咸淳二年卒,年五十五。見黃震《孫公行狀》(《黃氏日鈔》卷九六),《宋史》卷四二四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3—?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號則堂。家大酉子。以蔭補官。歷任監(jiān)司及州府官。賜進(jìn)士出身。累遷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元軍至臨安近郊,拒絕于丞相吳堅告降檄文上署名。從吳堅使元,留館中。宋亡,守志不仕。聞文天祥之妹因兄故沒為女奴,傾囊贖之使歸。精于《春秋》,以之授徒,每與諸生論宋朝興亡,嘆息流淚。元成宗即位,放還,賜號“處士”。有《春秋詳說》、《則堂集》。
全宋詩
家鉉翁(一二一三~?),號則堂,眉山(今屬四川)人。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遷浙東提點刑獄。入為大理少卿。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兼權(quán)知紹興府、浙東安撫提舉司事(《宋史》卷四六《度宗紀(jì)》)。召為樞密都丞旨。知建寧府兼福建轉(zhuǎn)運副使。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知臨安府、兩浙西路安撫使(《四明文獻(xiàn)集》卷五)。遷樞密都丞旨。二年,賜進(jìn)士出身,簽書樞密院事(《宋史》卷四七《瀛國公本紀(jì)》)。元兵圍臨安,丞相吳堅、賈馀慶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鉉翁獨不聯(lián)署。旋與賈、吳等充祈請使赴元被留,后改館河間,以《春秋》教授弟子。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放還,時年八十二(《全宋詞》冊四小傳),又?jǐn)?shù)年卒。著作今存《春秋集傳詳說》三十卷,詩文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則堂集》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一有傳 家鉉翁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編附卷末。
全宋文·卷八○六六
家鉉翁(一二一三——?),號則堂,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大酉孫。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有政聲。遷兩浙東路提點刑獄公事,入為大理少卿、直華文閣。以秘閣修撰充紹興府長史,遷樞密都承旨,知建寧府兼福建轉(zhuǎn)運副使,權(quán)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遷戶部侍郎,權(quán)侍右侍郎。賜進(jìn)士出身。德祐二年二月,拜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元兵至臨安近郊,丞相吳堅、賈馀慶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鉉翁獨不署名。奉使入北,羈留不返,義不出仕,以教書為業(yè)。元成宗即位,放還,賜號處士,又?jǐn)?shù)年卒。鉉翁學(xué)問該博,尤邃于《春秋》,著有《春秋集傳詳說》三十卷(存)、《則堂集》二十卷及《說易》、《孝經(jīng)解義》等。見《宋史》卷四二一本傳。
田文虎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鎮(zhèn)江人,字炳叔。理宗寶慶二年進(jìn)士。累遷樞密院檢詳官,出知常州。居官廉介,自奉苦淡,妻子惟衣布素。死之日,家無余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南康軍都昌人,字文獻(xiàn),號東齋。師饒魯。理宗開慶元年進(jìn)士。歷仕至從政郎,改黃州軍判官。有《尚書集傳會通》。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孫吳會(?~一二七○),字楚望,號霽窗,晚號牧隋翁,淮安(今屬江蘇)人,居京口。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進(jìn)士。寶祐間為沿江制置司參議。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知常州。度宗咸淳六年卒。有《煮石吟稿》,已佚。事見《至順鎮(zhèn)江志》卷四、一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89 【介紹】: 宋嘉興華亭人,字淇父,號九山。理宗淳祐間歷官尚書郎,出知常州。罷歸,以詩文自娛。宋亡不仕。有《秋聲集》。
全宋詩
衛(wèi)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號九山,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間曾為朝官,出知常州。未幾,“自毗陵投紱歸垂三十載”(本集卷五《劉藥莊詩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聲集》,都為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六卷,其中詩四卷。事見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張之翰序。 衛(wèi)宗武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殘本《永樂大典》。館臣漏輯詩三首,附于卷末。
全宋詩
九山人,姓名未詳,寓杭州(今屬浙江)。月泉吟社第五十五名。事見《月泉吟社詩》。
全宋文·卷八一四八
衛(wèi)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號九山,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中歷官尚書郎。開慶元年以奉議郎、監(jiān)尚書六部門出知常州。終通議大夫。罷歸,閒居三十馀年,以詩文自娛。入元不仕,至元二十六年卒。著有《秋聲集》。見《秋聲集》卷首張之翰序,《重修毗陵志》卷八,《東維子集》卷二六《尚絅先生墓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