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1
詞典
1
分類詞匯
58
其它
2
共61,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崖異
害理
邪妄
違理
亂將
拂經(jīng)
竟然
倫物
恢恑
按理
佯呆
照講
悖乖
據(jù)常
詭越
《國語辭典》:
崖異(崖異)
拼音:
yá yì
高立山岸。表示異于眾人?!肚f子。天地》:「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埂端问?。卷四三四。儒林傳四。呂祖謙傳》:「心平氣和,不立崖異,一時英偉卓犖之士皆歸心焉。」
分類:
人性
性情
言行
常理
《漢語大詞典》:
害理
違背常理;有害于倫理。 宋
曾鞏
《范貫之奏議集序》
:“故天下之情因得畢聞於上,而事之害理者常不果行?!?宋
陳善
《
捫虱新話·補遺
》
:“ 章子厚 嘗言,饑時遇不相識亦須索飯,飽后見爺亦不拜,此最害理?!?span id="72ukbtj"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府尹大怒道:‘這潑婦!此必是你夫前妻或妾出之子,你做人不賢,要做此忍心害理之事么?’”
分類:
違背
常理
有害
倫理
《漢語大詞典》:
邪妄
乖謬;不合常理。 宋
葉適
《陳君墓志銘》
:“奉持其心,不使一思慮雜於邪妄也?!?明
王守仁
《傳習錄》
卷下:“自省念慮或涉邪妄?!?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篤》
詩:“吾道貴大公,片言折邪妄?!?/div>
分類:
乖謬
常理
《漢語大詞典》:
違理(違理)
違反常理。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序》
:“蓋觀過知仁,謂中心篤誠而無妨於化者,故覆其違理曰過譽也?!?宋
胡宿
《禁內(nèi)降詔》
:“或違理覬恩,或負罪希貸?!?/div>
分類:
違反
反常
常理
《漢語大詞典》:
亂將(亂將)
處事違背常理的將領。
《三略·上略》
:“夫統(tǒng)軍持勢者,將也;制勝敗敵者,眾也。故亂將不可使保軍?!?/div>
分類:
處事
違背
常理
將領
《漢語大詞典》:
拂經(jīng)(拂經(jīng))
違反常理。
《
易·頤
》
:“六二,顛頤,拂經(jīng)于丘頤,征兇?!?孔穎達 疏:“顛,倒也。拂,違也。經(jīng),義也。丘,所履之常處也?!?朱熹 本義:“求養(yǎng)於初,則顛倒而違於常理;求養(yǎng)於上,則往而得兇。丘,土之高者,上之象也。”
分類:
違反
反常
常理
本義
《國語辭典》:
竟然
拼音:
jìng rán
居然。如:「他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傷母親的心,真是不孝?!?/div>
分類:
竟然
居然
意料
常情
常理
《漢語大詞典》:
倫物(倫物)
人倫物理。指人之常情,事物的常理。 明
李贄
《答鄧石陽》
:“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 清
沈德潛
《
說詩晬語
》
卷上:“詩之為道,可以理性情,善倫物,感鬼神。” 清
魏源
《皇朝經(jīng)世文編序》
:“精極蜎蠖不為奧,博周倫物不為末?!?/div>
分類:
人倫
物理
人之常情
常理
《國語辭典》:
恢恑
拼音:
huī guǐ
奇異、不合常理?!肚f子。齊物論》:「恢恑譎怪,道通為一?!?/div>
分類:
奇異
常理
《國語辭典》:
按理
拼音:
àn lǐ
按照道理、常理。如:「他年紀比較大,按理應該更懂事才對。」《紅樓夢》第五五回:「我倒素昔按理尊敬,越發(fā)敬出這些親戚來了?!?/div>
分類:
按照
照常
常理
《漢語大詞典》:
佯呆
(1).謂假裝麻木遲鈍。 元
關漢卿
《拜月亭》
第四折:“喒卻且盡教佯呆著休勸,請夫人更等三年?!?br />(2).假裝癡笨。多用作反語,實指真傻。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
卷二:“ 君瑞 聞言越越地笑:‘吾師情性好佯呆。又不是儒書載,分明是圣教説:“有生必有死,無生亦無滅?!鄙廊顺@?,何須恁怕怯!’”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
卷七:“我佯呆,我佯呆,一向志誠,不道他心趄?!?/div>
分類:
假裝
麻木
遲鈍
反語
生死
死人
常理
《漢語大詞典》:
照講(照講)
方言。照說。按照常理說。如:照講今晚七點多鐘月亮該上來了。
分類:
方言
按照
照常
常理
理說
《漢語大詞典》:
悖乖
和常理相違背相乖謬。 唐
柳宗元
《曹溪第六祖賜謚大鑒禪師碑》
:“自有生物,則好鬭奪相賊殺,喪其本實,誖乖淫流,莫克返于初?!?/div>
分類:
和常
常理
相違
違背
乖謬
《國語辭典》:
據(jù)常(據(jù)常)
拼音:
jù cháng
按照常理。金圣嘆刪本《水滸傳》第四回:「小人據(jù)常說,只可打條四五十斤的,也十分重了?!?/div>
分類:
常理
《漢語大詞典》:
詭越(詭越)
謂行事怪誕,超越常理。
《
南史·張融傳
》
:“至 融 風止詭越,坐常危膝,行則曳步,翹身仰首,意制甚多。” 唐
劉知幾
《
史通·書事
》
:“至於
《方術》
篇及諸蠻夷傳,乃録 王喬 、 左慈, 、 廩君 、 槃瓠 ,言唯迂誕,事多詭越。” 清
陳康祺
《
郎潛紀聞
》
卷十三:“家居既久,思得祿為養(yǎng),亟辦裝,將詣吏曹謁選。至 天津縣 ,覊滯數(shù)月,意忽不可,浩然而返,竟未入國門也。其詭越又多類此?!?/div>
分類:
怪誕
超越
越常
常理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