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詞典 1分類詞匯 6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干 → 乾干”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私謁(私謁)
因私事而干謁請(qǐng)托。詩(shī)·周南·卷耳序:“內(nèi)有進(jìn)賢之志,而無險(xiǎn)詖私謁之心?!?毛 傳:“謁,請(qǐng)也?!?span id="iqnfcuc" class="book">《史記·張丞相列傳》:“ 嘉 ( 申屠嘉 )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 晉 潘岳 《九品儀》:“庶公道大行,而私謁息矣?!币嘀^私下造訪。 清 昭梿 嘯亭雜錄·禁抑宗藩:“上習(xí)知其弊,即位后,禁抑宗藩,不許交通外吏,除歲時(shí)朝見外,不許私謁邸第。”
《漢語大詞典》:懷書(懷書)
指游說之士懷帶書策進(jìn)行干謁。 唐 盧僎 《途中口號(hào)》:“抱玉三朝 楚 ,懷書十上 秦 ?!贝酥?蘇秦 說 秦王 事。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shī):“懷書出皇都,銜淚渡清 灞 。”
《漢語大詞典》:親謁(親謁)
(1).親近干謁。晏子春秋·問上二六:“故令諸子無外親謁?!?吳則虞 集釋引 孫星衍 曰:“不令外人親近干謁也?!?br />(2).古禮。謂帝王親自謁陵。宋史·禮志二六:“駕還,復(fù)行親謁之禮,帝素服乘馬至 永安縣 ,齋于行宮,夜漏未盡二鼓,詣三陵及 元德太后 、 明德皇后 陵奠獻(xiàn)?!?/div>
《漢語大詞典》:游謁(游謁)
四處干謁。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一:“﹝ 陳亞 ﹞因朗吟曰:‘布袍袖里懷漫刺,到處遷延胡索人?!丝少?zèng)游謁窮措大?!?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十集·大葫蘆種》:“宋稗類鈔載相士 黃生 見 黃山谷 ,求數(shù)字薦揚(yáng),為游謁之資?!?/div>
分類:四處干謁
《漢語大詞典》:滅刺(滅刺)
讓名刺上的文字漫滅。謂不愿投名刺以干謁。語本后漢書·文苑傳下·禰衡:“始達(dá) 潁川 ,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唐 黃滔 《謝試官》:“而 滔 丘錦小才,路蒲末學(xué),既非 禰 鶚,大懼 溫 犀,固當(dāng)絶望超隅,甘心滅刺?!?/div>
《漢語大詞典》:幸謁(幸謁)
猶干謁,干求。南史·循吏傳序:“播茲寬簡(jiǎn),雖所未暇,而黜己屏欲,以儉御身,左右無幸謁之私,閨房無文綺之飾。”
分類:干謁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