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平疇(平疇)  拼音:píng chóu
1.平原田地。晉。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3897' target='_blank'>李世民 〈冬狩〉詩:「金鞍移上苑,玉勒騁平疇?!?br />2.人名。字種瑤,號耕煙,清浙江山陰人。江西候補縣丞,著有耕煙草堂詩鈔。
分類:平坦田野
《國語辭典》:平川  拼音:píng chuān
平坦的地勢。漢。揚雄幽州箴〉:「蕩蕩平川,惟冀之別?!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漢宮春。羽箭雕弓詞:「羽箭雕弓,憶呼鷹古壘,截虎平川?!?/div>
《漢語大詞典》:廣平(廣平)
(1).寬闊平坦。釋名·釋地:“廣平曰原?!?br />(2).善遍平等。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三:“方等者,即周徧義。《止觀論》云:‘方等者,或言廣平?!炔痪薪?,廣大而平等之,故謂之廣平也?!?br />(3).枰,棋盤。《方言》第五:“所以投簙謂之枰,或謂之廣平。”廣雅·釋器:“廣平,榻,枰也?!?王念孫 疏證:“廣平為博局之枰,榻為牀榻之枰,皆取義於平也?!?br />(4).指 晉 周處 。因其曾任 廣平 太守,故稱。《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 廣平 聽方籍, 茂陵 將見求?!?劉良 注:“ 周處 為 廣平 太守,三十年滯訟一朝斷決?!?/div>
《國語辭典》:康莊(康莊)  拼音:kāng zhuāng
1.平坦寬闊。如:「康莊大道」。《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孟軻》:「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br />2.四通八達的大道。唐。李嶠 詩:「告善康莊側,求賢市肆中?!?/div>
《國語辭典》:夷險(夷險)  拼音:yí xiǎn
1.鏟平險阻。唐。柳宗元興州江運記〉:「公能夷險休勞,以惠萬代。」
2.比喻順境與逆境。如:「夷險不測」。
《國語辭典》:平易  拼音:píng yì
1.性情謙遜平和?!妒酚洝>砣?。魯周公世家》:「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埂独蠚堄斡洝返谝话嘶兀骸感砧F,名英,號補殘,是個肝膽男子,學問極其淵博,性情又極其平易,從不肯輕慢人的。」
2.文字淺顯易懂。如:「文句平易」。
《漢語大詞典》:險夷(險夷)
(1).崎嶇與平坦。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晡至 林慮山 ,橫峙天西,如城壁相銜,爭雄角鋭,潑黛凝青,而高下險夷不一?!?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馬鞍山》:“洞僅一斗室, 龐洞 頗深邃,懸崖陡絶,豈以兩地險夷略肖二子心術?”
(2).艱難與順利。 唐 司空圖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何以祝之,祝公之福,險夷不渝,保是寵祿。” 宋 蘇軾 《父池贈太師追封溫國公》:“躬蹈險夷之節(jié),庶幾 顏 閔 之行?!?周恩來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詩之一:“險夷不變應嚐膽,道義爭擔敢息肩?”
《國語辭典》:高平  拼音:gāo píng
1.土地高而平。如:「地勢高平」。晉。陸機豪士賦〉:「高平師師,側目博陸之勢?!?br />2.縣名。位于山西省東南,晉城縣北。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自家潞州高平縣下馬村人氏,姓張名秉彝,渾家郭氏,嫡親兩口兒家屬,寸男尺女皆無?!?/div>
《國語辭典》:平樂(平樂)  拼音:píng lè
漢觀名。有兩座,一座建于西漢高祖時,長安上林苑未央宮北;一座建于東漢明帝時,洛陽西門外?!段倪x。張衡。西京賦》:「大駕幸乎平樂,張甲乙而襲翠被?!埂段倪x。曹植。名都篇詩》:「我歸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漢語大詞典》:隆平
(1).昌盛太平。 漢 趙岐 《〈孟子〉題辭》:“帝王公侯遵之,則可以致隆平,頌清廟。” 晉 葛洪 抱樸子·貴賢:“舍輕艘而涉無涯者,不見其必濟也;無良輔而羨隆平者,未聞其有成也?!?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閏二月初四日》:“惟冀 大伯理璽天德 體 中國 大皇帝之意,彼此益加輯睦,永享隆平?!?br />(2).高而平坦。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洛水:“其山陰則峻絶百仞,陽則原阜隆平?!?/div>
《漢語大詞典》:地平
(1).謂水土得到治理。參見“ 地平天成 ”。
(2).地面平坦。 唐 杜甫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地平江動 蜀 ,天闊樹浮 秦 ?!?唐 劉禹錫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詩:“羣動翛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3).地平面;地平線。 清 惲敬 《雜說》:“蓋地之體九萬里,地平之上, 中國 所見日出,東西不及五萬里。”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地無正平,目所見處皆為平,至廣漠之野,四望天地相接處,其圓中規(guī),中高而四隤之證也,是為地平。圓規(guī)之外,目不見者則地平下矣?!?黃瀾 《送李生孟夐留學美利堅》詩:“星精倚馬憂天墜,日馭揮戈上地平?!?/div>
《國語辭典》:地平天成  拼音:dì píng tiān chéng
上下相稱宜。形容萬事都已就緒?!蹲髠?。僖公二十四年》:「夏書曰:『地平天成』,稱也。」晉。杜預。注:「夏書,逸書。地平其化,天成其施,上下相稱為宜。」南朝宋。鮑照〈河清頌。序〉:「道化周流,玄澤汪濊,地平天成,含生阜熙。」
《國語辭典》:險易(險易)  拼音:xiǎn yì
1.危險或安穩(wěn)。唐。韓愈爭臣論〉:「聽其是非,視其險易?!?br />2.治亂?!逗鬂h書。卷四○。班彪傳下》:「理近古之所務,蹈一圣之險易云爾哉?」
《漢語大詞典》:寬平(寬平)
(1).指寬闊平坦之處。《荀子·賦》:“此夫安寬平而危險隘者邪?”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黃河》:“有以為宜徙之寬平者, 王橫 之説是也?!?br />(2).寬仁公平。后漢書·郭躬傳:“ 躬 家世掌法,務在寬平,及典理官,決獄斷刑,多依矜恕。”新唐書·刑法志:“蓋自 高祖 、 太宗 除 隋 虐亂,治以寬平,民樂其安,重於犯法,致治之美,幾乎三代之盛時?!?清 吳定 《吳殿麟程巽行傳》:“仲豪邁峻厲,君寬平恂恂長者。”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一節(jié):“ 隋文帝 對待民眾比較寬平。五八一年,制定 隋 律,廢除前朝酷刑?!?/div>
《漢語大詞典》:平岡(平岡)
指山脊平坦處。 南朝 梁 沈約 《宿東園》詩:“茅棟嘯愁鴟,平岡走寒兔?!?宋 柳永 《臨江仙引》詞:“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七:“南循東下之脊而上,半里,得平岡。”
分類:山脊平坦
《漢語大詞典》:夷曠(夷曠)
(1).平和曠達。晉書·傅玄傳贊:“志厲彊直,性乖夷曠?!?宋 何薳 春渚紀聞·叔夜有道之士:“余觀 嵇中散 被譖就刑,寃痛甚矣,而 叔夜 乃更神色夷曠,援琴終曲,重嘆《廣陵》之不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先生神思夷曠,諒不恐怖?!?br />(2).閑適放達。北史·陽休之傳:“﹝ 休之 ﹞談笑晏然,議者服其夷曠。” 清 陳田 《明詩紀事辛籤·楊文驄》:“ 陳子龍 安雅堂集: 龍友 詩有幽峭之思,沉鬱之色,壯烈而不失和平,夷曠而中存莊雅?!?br />(3).平坦而寬闊。 唐 陸長源 《酬孟十二新居見寄》詩:“大道本夷曠,高情亦沖虛。”明史·廣西土司傳一·南寧:“又郡地夷曠,可宿數(shù)萬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