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鎮(zhèn)宅神(鎮(zhèn)宅神)  拼音:zhèn zhái shén
保護(hù)家宅平安,使鬼怪無法作祟的神祇。通常以石雕成,立于門前或以大石埋于宅下。北周。庾信〈小園賦〉:「鎮(zhèn)宅神以薶石,厭山精而照鏡?!?/div>
《國語辭典》:安安靜靜(安安靜靜)  拼音:ān ān jìng jìng
1.安靜而不嘈雜。如:「小兔子安安靜靜的啃著紅蘿卜?!?br />2.平安恬靜。如:「我只求能安安靜靜的過一生。」
《國語辭典》:安享馀年(安享馀年)  拼音:ān xiǎng yú nián
平安快樂地享度剩馀的年月。如:「一個(gè)人如能安享馀年,就是最大的幸福?!埂端逄蒲萘x》第八九回:「朕今竟傳位于太子,聽?wèi){他親征不親征罷,我自與妃子退居別宮,安享馀年何如?」
《國語辭典》:紫式部  拼音:zǐ shì bù
人名。(西元978?~1016)日本平安時(shí)代的宮廷女官,亦是重要的古典文學(xué)家。著有《紫式部日記》、《源氏物語》等。
《國語辭典》:大同社會(huì)(大同社會(huì))  拼音:dà tóng shè huì
1.《禮記。禮運(yùn)》篇所陳述的和平安樂的社會(huì),這種社會(huì)以「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為政治制度,以「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為社會(huì)制度,以「貨不必藏諸己,力不必為己」為經(jīng)濟(jì)制度。
2.大同世界中,和平安樂的社會(huì)。
《國語辭典》:大同之世  拼音:dà tóng zhī shì
最和平安樂的盛世。《老殘游記》第一一回:「然后由歐洲新文明進(jìn)而復(fù)我三皇五帝舊文明,骎骎進(jìn)于大同之世矣?!?/div>
《國語辭典》:床公床婆  拼音:chuáng gōng chuáng pó
臺(tái)灣民俗中的床神,為保佑幼兒平安長(zhǎng)大的神祇。也稱為「床公床母」。
《國語辭典》:七娘媽(七娘媽)  拼音:qī niáng mā
臺(tái)灣、福建民間信仰的神祇。據(jù)說能庇佑孩子的健康和平安,是兒童的守護(hù)神。民間為感謝七娘媽的保佑,當(dāng)子女年滿十六歲那年,家長(zhǎng)便在農(nóng)歷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那天,攜子女前往祀七娘媽的廟宇祭拜謝恩。也稱為「七星娘娘」。
《漢語大詞典》:化梟為鳩(化梟爲(wèi)鳩)
比喻變兇險(xiǎn)為平安。梟即貓頭鷹,舊時(shí)認(rèn)為是兇鳥,鳩是吉祥之鳥。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 額 損貲集勇,謹(jǐn)守疆埸,絶濟(jì)匪之源,挫觸藩之鋭,卒能化梟為鳩,閭閻安堵?!?/div>
《漢語大詞典》:锪孔
在孔的頂部周圍作成漏斗形凹坑的鉆進(jìn)操作
在孔的頂部周圍作成圓柱形凹坑以便安置螺釘頭或墊圈,或者使連接零件能齊平安裝
《國語辭典》:別來無恙(別來無恙)  拼音:bié lái wú yàng
別離至今一切順利平安,通常當(dāng)作問候語?!度龂萘x》第三回:「肅見布曰:『賢弟別來無恙!』」《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相公別來無恙,粗茶相邀,丈室閒話則個(gè)?!?/div>
《國語辭典》:布帆無恙(布帆無恙)  拼音:bù fán wú yàng
晉朝顧愷之向其上司殷仲堪借得布帆,駕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風(fēng),他寫信給殷說行人安穩(wěn),布帆無恙。見《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后比喻旅途平安。唐。李白 秋下荊門詩:「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fēng)。」明。梅鼎祚《玉合記》第二一出:「可喜主帥參軍,布帆無恙。」
《國語辭典》:布帆  拼音:bù fán
布制的帆。比喻小舟。唐。顧況 別江南詩:「布帆輕白浪,錦帶入紅塵?!?/div>
分類:船帆帆船
《國語辭典》:安然無事(安然無事)  拼音:ān rán wú shì
平安無災(zāi)厄等事的困擾。《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要得安然無事,除非把你兩家合成一家,我一個(gè)人兒就好照顧了?!埂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杆叶暶淮螅鈬瞬荒盟旁谛纳?,得以安然無事。」
《國語辭典》:安如泰山  拼音:ān rú tài shān
形容穩(wěn)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dòng)搖。《三國演義》第四五回:「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挂沧鳌赴踩籼┥健?、「穩(wěn)如泰山」。
《國語辭典》:安邦定國(安邦定國)  拼音:ān bāng dìng guó
治理國家使穩(wěn)固安定?!度龂萘x》第三七回:「方今天下大亂,四方云擾,欲見孔明,求安邦定國之策耳?!埂稏|周列國志》第九七回:「話說大梁人范雎字叔,有談天說地之能,安邦定國之志。」也作「安邦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