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4詞典 7分類詞匯 257
共257,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大起
虛歲
外傅
身丁
壯丁
椿年
齒德
年力
年貌
年鬢
年發(fā)
齒長
疑年
序齒
增年
《國語辭典》:大起  拼音:dà qǐ
山東方言。指年齡或排行較大?!缎咽酪鼍墏鳌返诹兀骸肝液系掖蟾缡峭?,我大起他,還是你大伯人家哩!」
《國語辭典》:虛歲(虛歲)  拼音:xū suì
一種年齡計算方法。人自出生即算一歲,以后每逢新年即增加一歲,如此則比實際年齡多一歲或兩歲,所以稱為「虛歲」。
《國語辭典》:外傅  拼音:wài fù
教學(xué)的老師,別于內(nèi)傅而言?!抖Y記。內(nèi)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xué)書記。」清。李漁《秦淮健兒傳》:「健兒性善動,不喜讀書,外氏命就外傅,不率教?!?/div>
《國語辭典》:內(nèi)傅(內(nèi)傅)  拼音:nèi fù
諸侯王府內(nèi),負責教養(yǎng)的保母?!段骶╇s記》卷一:「趙王如意年幼,未能親外傅,戚姬使舊趙王內(nèi)傅趙媼傅之?!?/div>
《漢語大詞典》:身丁
(1).指達到承擔賦役年齡的人。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財賦二·身丁錢》:“ 廣西 郡縣貧薄,凡民間父、祖年六十以上而身丁未成者,亦行科納,謂之‘掛丁錢’?!?br />(2).“ 身丁錢 ”的省稱。宋史·孝宗紀三:“辛未,知 紹興府 張津 進羨餘四十萬緡,詔以代民輸和買、身丁之半。”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 興 洋 舊有義士,皆驍勇可用,祇是免身丁、差役之類,不費有司錢糧?!眳⒁姟?身丁錢 ”。
《國語辭典》:身丁錢(身丁錢)  拼音:shēn dīng qián
古時按人丁徵收的稅。宋。陸游豐年行〉:「縣前歸來傳好語,黃紙續(xù)放身丁錢?!挂沧鳌付≠x」、「丁算」。
《國語辭典》:壯?。▔讯。 ?span id="kwumikc" class='label'>拼音:zhuàng dīng
1.年齡已達可服勞役的壯年男子?!端问贰>硪黄甙?。食貨志上六》:「壯丁皆按戶版簿名次實輪充役,半年而更?!埂段宕菲皆挕x史。卷上》:「得馬二千三百三十六疋,壯丁五千八百八十一人,撥隸范延光軍下調(diào)發(fā)?!挂沧鳌付选?。
2.泛稱男子。如:「他家又添了一個壯丁?!?/div>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齡。《莊子·逍遙游》中謂,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為祝人長壽之詞。 唐 錢起 《柏崖老人命予賦詩》:“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唐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詩:“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宋 蘇軾 《內(nèi)和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詩:“愿先柏酒以稱觴,更指椿年而獻壽?!?/div>
分類:大椿年齡
《漢語大詞典》:齒德(齒德)
(1).孟子·公孫丑下:“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焙笥谩褒X德”指年齡與德行。 宋 魏了翁 古今考:“滿千錢者升之堂上,不則退之堂下,惟商財賄,毋問齒德?!?明許自昌《水滸記·投膠》:“一方保正,喜今日共推,齒德皆尊。”
(2).年高德劭。 明 瞿佑 歸田詩話·鍾馗圖:“予視先生猶大父行,而先生不以齒德自居?!?清 方苞 《萬季野墓表》:“惟余不與,而 季野 獨降齒德而與余交?!?br />(3).指年高德劭的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 桓 命於鄰黨中,招二三齒德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里門風(fēng)俗尚敦龐,年少爭為齒德降?!?/div>
《漢語大詞典》:年力
年齡與精力。 南朝 宋 范曄 《樂游應(yīng)詔詩》:“聞道雖已積,年力互頽侵?!?南朝 陳 徐陵 《為王儀同致仕表》:“虛名靡實,世官非才,年力方強,不能辭退。” 清 薛福成 《保薦使才疏》:“以上三員,年力均富?!?/div>
分類:年齡精力
《國語辭典》:年貌  拼音:nián mào
年歲和相貌。南朝宋。鮑照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年貌不可還,身意會盈歇?!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五:「如此小娘子,該配此才郎!況且年貌相等,門閥相當?!?/div>
《漢語大詞典》:年鬢(年鬢)
年齡與鬢發(fā)。 南朝 梁 蕭子范 《到臨賀王府箋》:“老少異時,盛衰殊日,雖佩恩寵,還羞年鬢?!?北周 庾信 《擬詠懷詩》之三:“自憐才智盡,空傷年鬢秋?!?五代 齊己 《寄無愿上人》詩:“六十八去七十歲,與師年鬢不爭多?!?/div>
《漢語大詞典》:年發(fā)(年髮)
年齡與鬢發(fā)。年漸老則鬢發(fā)漸白,故亦用以指衰老。 北周 庾信 《答趙王啟》:“但年髮已秋,性靈久竭?!?唐 駱賓王 《秋日送別》詩:“寂寥心事晚,搖落歲時秋。共此傷年髮,相看惜去留。”
《漢語大詞典》:齒長(齒長)
(1).年紀大。左傳·昭公二十年:“子之齒長矣,不能事人?!?span id="aemyawi" class="book">《國語·周語中》:“ 鄭伯 捷 之齒長矣,王而弱之,是不長老也?!?br />(2).以年齡長幼所定的人倫之禮。管子·八觀:“禁罰不嚴,則齒長輯睦,毋自生矣。” 尹知章 注:“鄉(xiāng)里長弟當以齒也。”
《漢語大詞典》:疑年
(1).懷疑他人的年齡。左傳·襄公三十年載: 晉悼夫人 食輿人之城 杞 者, 絳縣 人或年長矣,無子,而往與于食。同食者疑其年,使以實告。老者曰:“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師曠 推斷老人為七十三歲。 史趙 、 士文伯 測算其日數(shù)為二萬六千六百有六旬。大夫 趙武 乃召老人而謝過,因授以田畝,任以為 絳縣 師。后遂以“疑年”指有才德的民間老人。 唐 權(quán)德輿 《酬馮絳州早秋絳臺感懷見寄》詩:“武符頒美化,亥字訪疑年。”
(2).特指前人年齡有疑問而未能確定者。 清 錢大昕 有疑年錄四卷。
《國語辭典》:序齒(序齒)  拼音:xù chǐ
依年齡的長幼排定先后次序。《宋史。卷三一三。文彥博傳》:「用白居易九老會故事,置酒賦詩相樂,序齒不序官。」《水滸傳》第二回:「叫莊客請這當村里三四百史家莊戶,都到家中草堂上,序齒坐下,教莊客一面把盞勸酒?!?/div>
《漢語大詞典》:增年
加壽;年齡增加。《宋書·樂志三》:“長樂甫始宜孫子,常愿主人增年,與天相守?!?宋 蘇轍 《辛丑除日寄子瞻》詩:“人心畏增年,對酒語終夕?!?/div>
分類:年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