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然可
同意;應允。新唐書·段秀實傳:“ 肅宗 在 靈武 ,詔 嗣業(yè) 以 安西 兵五千走行在,節(jié)度使 梁宰 欲逗留觀變, 嗣業(yè) 陰然可?!?span id="7ljfh5b" class="book">《新唐書·杜亞傳》:“以事祈謁,輒相然可。”
《國語辭典》:應付(應付)  拼音:yīng fù
支付、付給?!缎咽篮阊?。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姐夫,且將這些錢去,收拾起店面,開張有日,我便再應付你十貫。」
《國語辭典》:應付(應付)  拼音:yìng fù
1.設法對付或處置。《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糧食軍需,謹當應付?!?br />2.應酬、敷衍。《文明小史》第三七回:「自己躊躇應付他的法子。想了半響,沒得主意。」
《國語辭典》:許諾(許諾)  拼音:xǔ nuò
答應。《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弧埂段饔斡洝返谝弧鸹兀骸冈撊瞬芄傥横缣帞?,拜告寡人救他,朕已許諾?!?/div>
《國語辭典》:應承(應承)  拼音:yìng chéng
1.應允、承諾?!都t樓夢》第六回:「那板兒才五六歲的孩子,一無所知,聽見帶他進城逛去,便喜的無不應承?!埂段拿餍∈贰返谖寰呕兀骸改桓锏弥诉@個消息,凡是沖天炮有什么事,或是應承了余小琴的請托,叫幕府里擬批擬稿?!?br />2.照應、照料。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老漢既忝在鄰居,秀才但放心前去,不揀有甚欠缺,或是大員外老安人有些疾病,老漢自當早晚應承。」
《漢語大詞典》:應準(應準)
應允。紅樓夢第七二回:“ 鳳姐 因問道:‘他可應準了?’ 賈璉 笑道:‘雖未應準,卻有幾分成了。’”
分類:應允
《國語辭典》:答應(答應)  拼音:dā yìng
1.應聲回答?!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劉官人打門,他那里便聽見?敲了半晌,方才知覺,答應一聲:『來了!』起身開了門?!埂都t樓夢》第一一回:「鳳姐兒立起身來答應了一聲,方接過了戲單?!?br />2.對答、應付。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那禮節(jié)上便不省的,倘遇著人說起詩詞歌賦來,怎生答應?!埂端疂G傳》第一四回:「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后父母官問時,保正也好答應?!?br />3.允許、同意。《老殘游記》第一九回:「吳二浪子說:『再賭一場,一統(tǒng)算帳?!淮蠹也淮饝?。」《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趁此機會,又訛了人家一千銀子,答應替他想法,包打贏官司?!?br />4.感應。漢。蔡邕〈伯夷叔齊碑〉:「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禱請名山,求獲答應?!?br />5.聽候使喚、伺候。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老漢最殷勤,答應在白門,謹遵老母命,持言見大人。」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兀那樓下有聰明伶俐的,著一個上樓去,答應元帥?!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寧國府及賈赦那宅兩處自有人款待,只留三四個小太監(jiān)答應?!?br />6.清時宮女有答應之稱,位在貴人之下,僅供使令。見《稱謂錄。卷一○。列宮。常在答應》。
《漢語大詞典》:申許(申許)
應允。南史·王曇首傳:“賢兄比屢稱疾,固辭州任,將來若相申許,此處非卿而誰?”南史·何尚之傳:“ 羊 孟 尚不得告謝, 尚之 任遇有殊,便當未宜申許?!?/div>
分類:應允
《漢語大詞典》:諾許(諾許)
許諾;應允。 唐 韓愈 《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 王適 ﹞即謾謂媒嫗:‘…… 侯翁 女幸嫁,若能令翁許我,請進百金為嫗謝?!Z許,白翁?!?馬其昶 校注:“諾許,或作許諾。”
分類:許諾應允
《漢語大詞典》:承允
應允。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時,我大膽而冒昧的承允,全是逼于切膚的饑餓?!?/div>
分類:應允
《漢語大詞典》:承向
應允。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多則是沒來由葫蘆提打關防,待推辭早承向?!?/div>
分類:應允
《漢語大詞典》:許肯(許肯)
應允。 唐 呂巖 《鄂渚悟道歌》:“因雨泥滑門不出,忽聞鄰舍語丹術。試問鄰公可相傳,一言許肯更無難?!?/div>
分類:應允
《漢語大詞典》:俞納(俞納)
應允;接受。
分類:應允接受
《國語辭典》:答允  拼音:dā yǔn
答應、應允。如:「他的這項決定,希望能得到父親的答允?!?/div>
分類:同意應允
《漢語大詞典》:許人(許人)
(1).應允與人;許諾于人。戰(zhàn)國策·韓策二:“老母在, 政 身未敢以許人也。” 漢 賈誼 新書·匈奴:“夢中許人,覺且不背其信;陛下已諾,若日出之灼灼。” 唐 陳子昂 《送東萊王學士無競》詩:“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懷君萬里別,持贈結交親?!?br />(2).指女子許配人家。 唐 于濆 《宮怨》詩:“父兄未許人,畏妾事姑舅?!?span id="9xhntbv"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三:“眼見得 丹桂 命硬,做了望門寡婦,一時未好許人?!?清 李漁 《蜃中樓·婚諾》:“兩個舍姪女,都不曾許人?!?br />(3).稱許他人。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二:“ 穎 自負文學,少許人,談論多所折難。”
《漢語大詞典》:相許(相許)
(1).謂愿許終身。 南朝 梁 沈約 《夜白紵》詩:“ 秦 箏 齊 瑟 燕 趙 女,一朝得意心相許?!?唐 顧況 《梁廣畫花歌》:“手把 梁生 畫花看,凝嚬掩笑心相許?!?br />(2).泛指表示應允,允許。《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公子之言是也。但 諸 ( 專諸 )有老母在堂,未敢以死相許?!?br />(3).贊許。 宋 王禹偁 《謫居感事》詩:“流輩多相許,時賢亦見推?!?陸嵩 《贈龔藍生照琪大令》詩:“相逢一語感相許,便與深衷吐款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