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4詞典 1分類詞匯 43
《國語辭典》:響應(yīng)(響應(yīng))  拼音:xiǎng yìng
本指因聲音而有反應(yīng)。引申為附和某種主張或行動。《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云集響應(yīng),嬴糧而景從?!埂段宕菲皆挕A菏?。卷上》:「臣鐸切謂王師所向,軍民響應(yīng)?!?/div>
《漢語大詞典》:昭應(yīng)(昭應(yīng))
應(yīng)驗;相應(yīng)。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蓋至孝感天神,昭應(yīng)如此?!?span id="ucaigwe" class="book">《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晷緯昭應(yīng),山瀆效靈?!?李周翰 注:“晷,日;緯,星也。昭應(yīng),謂明而不錯亂也。” 唐 王昌齡 《別皇甫五》詩:“明祠靈響期昭應(yīng),天澤俱從此路還?!?明 孫柚 《琴心記·空門遇使》:“既謂 鎖骨菩薩 化身,正要靈感昭應(yīng),發(fā)菩提念?!?/div>
《國語辭典》:符驗(符驗)  拼音:fú yàn
符合驗證?!盾髯?。性惡》:「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驗?!?/div>
《漢語大詞典》:果驗(果驗)
(1).應(yīng)驗。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止身外不測之憂》:“不測之憂,其未發(fā)也,必先有兆。現(xiàn)乎蓍龜,動乎四體者,猶未必果驗?!?br />(2).謂果然得到驗證。 清 馮桂芬 《上海果育堂記》:“ 水月禪師 有前知,見吾鄉(xiāng) 虎埠塘 笙歌畫舫徹夜不絶,嘆曰:‘百數(shù)十年后有大難,此其召之乎?’由今數(shù)之,果驗?!?/div>
《漢語大詞典》:感驗(感驗)
應(yīng)驗。《后漢書·西域傳論》:“神跡詭怪,則理絶人區(qū);感驗明顯,則事出天外?!?唐 李商隱 《上河?xùn)|公啟》之一:“伏以妙法蓮華經(jīng)者,諸經(jīng)中王,最尊最勝。始自童幼,常所護(hù)持?;?公干 漳 濱,有時疾疢,或 謝安 海上,此日風(fēng)波,恍惚之間,感驗非少?!?/div>
分類:應(yīng)驗
《漢語大詞典》:征驗(徵驗)
(1).證據(jù);事實根據(jù)。 漢 劉歆 《移讓太常博士書》:“今上所考視,其為古文舊書,皆有徵驗,外內(nèi)相應(yīng),豈茍而已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 鐘會 《檄蜀》,徵驗甚明; 桓公 《檄胡》,觀釁尤切?!?br />(2).應(yīng)驗;證實。 宋 徐鉉 稽神錄·建州狂僧:“ 建州 有僧,不知其名,常如狂人,其所言動,多有徵驗?!?清 張惠言 《丁小疋〈鄭氏易注后定〉序》:“余往嘗疑 鄭君 箋,以婚期盡仲夏以前,於經(jīng)無所徵驗?!?黃人 《〈清文匯〉序》:“一代無文,則一代學(xué)術(shù)思想,非附見於削青者,皆將晦翳澌熄而無可徵驗,茲可恫焉?!?/div>
《國語辭典》:不應(yīng)(不應(yīng))  拼音:bù yìng
不回應(yīng)。宋。歐陽修踏莎行。碧蘚回廊〉詞:「闌干敲遍不應(yīng)人,分明簾下聞裁剪。」《三國演義》第九回:「(董卓)驚問肅曰:『持劍是何意?』肅不應(yīng),推車直入?!?/div>
《漢語大詞典》:不售
(1).賣不出去。《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既阻我德,賈用不售?!?鄭玄 箋:“如賣物之不售?!?唐 柳宗元 《鈷鉧潭西小丘記》:“ 唐氏 之棄地,貨而不售。” 宋 秦觀 《謝王學(xué)士書》:“每觀今時偶變投隙之士,操數(shù)寸之管,書方尺之紙,無不拾取青紫為宗族榮耀,而己獨碌碌抱不售之器以自濱於飢寒?!?br />(2).指嫁不出去。 漢 劉向 列女傳·齊鐘離春:“﹝ 鐘離春 ﹞年四十無所容入,衒嫁不售……謂謁者曰:‘妾, 齊 之不售女也?!?唐 杜甫 《負(fù)薪行》:“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長咨嗟?!?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四:“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dāng)天三月半?!?br />(3).指考試不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 賈奉雉 , 平?jīng)?人。才名冠一時,而試輒不售?!?清 昭梿 嘯亭雜錄·王樹勛:“ 樹勛 幼入京應(yīng)試,不售?!?br />(4).不能實現(xiàn)。文選·張衡〈西京賦〉:“挾邪作蠱,於是不售?!?薛綜 注:“售猶行也,謂懷挾不正道者,於是時不得行也。”
(5).沒有應(yīng)驗。資治通鑒·漢武帝元鼎五年:“ 五利 妄言見其師,其方盡,多不售,坐誣罔,腰斬。”
《漢語大詞典》:明驗(明驗)
明顯的證驗或應(yīng)驗。后漢書·袁安傳:“ 安 到郡,不入府,先往案獄,理其無明驗者,條上出之?!?唐 王勃 《三國論》:“以知 曹孟德 不為人下,事之明驗也?!?span id="yisecou"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晦翁 見此明驗,豈得不信?”《花月痕》第五回:“ 藴空 接著,瞧了一瞧道:‘頭一籤,上二句居士自然明白了,下二句后來自有明驗,大約居士與“ 陶 家菊”另有一番因果?!?梁啟超 《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一章:“其后 阿剌伯 人西漸,十字軍東征, 歐亞 文明再交媾一度,乃成近世震天鑠地之現(xiàn)象,皆此公例之明驗也?!?/div>
《國語辭典》:不驗(不驗)  拼音:bù yàn
1.不靈驗?!度龂萘x》第二九回:「普施符水,救人萬病,無有不驗?!?br />2.不檢驗。如:「他因為身分特殊,受到海關(guān)通關(guān)不驗的禮遇?!?/div>
《漢語大詞典》:咎徵
過失的報應(yīng);災(zāi)禍應(yīng)驗。《書·洪范》:“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暘若?!?蔡沉 集傳:“某事失,則某咎徵應(yīng)?!?晉 袁宏 后漢紀(jì)·順帝紀(jì)下:“懼羣臣奢泰,昬迷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徵?!?唐 李邕 《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入自臥內(nèi),問以咎徵。” 嚴(yán)復(fù) 《〈原富〉按語》:“閲今而考古,格物而致知,必求真實而后已者……夫非妖祥咎徵之謂也?!?/div>
《漢語大詞典》:應(yīng)遠(yuǎn)(應(yīng)遠(yuǎn))
謂應(yīng)驗之期遙遠(yuǎn)。 三國 魏 嵇康 《養(yǎng)生論》:“今以躁競之心,涉希靜之涂,意速而事遲,望近而應(yīng)遠(yuǎn),故莫能相終?!?南朝 梁 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誰謂應(yīng)遠(yuǎn),神道微密。慶集宮闈,祥流罕畢。”
《漢語大詞典》:應(yīng)星(應(yīng)星)
歲星之別名。史記·天官書:“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yīng)星、曰紀(jì)星?!眳⒁姟?木星 ”。
應(yīng)驗星象。舊時星占謂星象與人的生死榮辱有關(guān)。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戴逵 破琴, 謝敷 應(yīng)星?!卑?,晉書·謝敷傳:“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處士星,占者以隱士當(dāng)之……俄而 敷 死。” 唐 崔嘏 《授李渾比部員外郎制》:“方承綵服之榮,共許應(yīng)星之美。”
《國語辭典》:木星  拼音:mù xīng
行星名。距離太陽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六十馀顆衛(wèi)星,有行星環(huán)。屬于類木行星,大氣成分主要為氫和氦,外觀可看到平行于赤道,呈現(xiàn)紅、棕、黃、白色各異的寬廣云帶,另有大氣氣旋造成的大紅斑。古時分周天為十二次,木星每歲行經(jīng)一次,十二歲而一周天,用以紀(jì)年,故也稱為「福星」、「歲星」。
《漢語大詞典》:應(yīng)瑞(應(yīng)瑞)
應(yīng)驗祥瑞。 唐 李覲 《紫玉見南山賦》:“德表玉而應(yīng)瑞,玉用德而降休。”
《國語辭典》:靈驗(靈驗)  拼音:líng yàn
1.預(yù)言的應(yīng)驗?!冻蹩膛陌阁@奇》卷六:「那白衣經(jīng)有許多靈驗,小庵請的那卷,多載在上面,可惜不曾帶來與大娘看?!挂沧鳌胳`應(yīng)」。
2.有神奇功效。《老殘游記》第二○回:「吳二說他有好藥,百發(fā)百中,已經(jīng)試過,很靈驗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