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廟堂(廟堂)  拼音:miào táng
1.宗廟?!抖Y記。禮器》:「廟堂之上,罍尊在阼,犧尊在西?!埂妒酚?。卷四七??鬃邮兰摇罚骸高m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
2.朝廷。宋。范仲淹 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孤本元明雜劇?;钅檬捥煊?。第一折》:「你是那調(diào)和鼎鼐廟堂臣,扶危救困安邦器?!?/div>
《漢語大詞典》:廟堂碑(廟堂碑)
《孔子廟堂碑》。立于 唐 貞觀 初, 虞世南 撰并書,記述 唐 武德 九年封 孔子 二十三世孫 孔德倫 為“褒圣侯”及修葺 孔 廟等事,書法俊朗圓腴,內(nèi)剛外柔,為 唐 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隨廟毀。 武后 長安 三年重刻,相王 李旦 篆額,冠以“大周”二字, 大中 四年琢去,后佚。 宋 初 王彥超 重刻,今存 西安 碑林 ,俗稱“西廟堂碑”。 山東 城武 亦存一石, 元 刻,稱“東廟堂碑”。東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參閱《金石粹編》卷四一。
《國語辭典》:孔子廟堂碑(孔子廟堂碑)  拼音:kǒng zǐ miào táng bēi
唐代碑刻。為虞世南于高祖武德九年(西元626)所作。記述孔子后裔孔德倫為褒圣侯并重修孔廟等事。此碑書法筆力遒勁,碑體圓腴,為唐楷圭臬。后有二重刻本,一為陜本,一為城武本。
《國語辭典》:廟堂文學(xué)(廟堂文學(xué))  拼音:miào táng wén xué
堂皇典雅、歌功頌德的文學(xué)。如《詩經(jīng)》中的三頌,多屬廟堂文學(xué)。
《國語辭典》:廟堂之器(廟堂之器)  拼音:miào táng zhī qì
國寶。比喻可擔當大任的才具。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四折:「果有神威不可當,廟堂之器豈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