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0—1090 【介紹】: 宋洛陽人,字正叔。第進士。知滎河縣,有治聲。元昊歸款,建中白府請筑安定、黑水八堡以控東道。夏人果來,聞有備,不敢入。歷夔路、淮南、京西轉(zhuǎn)運使,累遷陜西都轉(zhuǎn)運使,知廣州、江寧、成德軍,以正議大夫致仕。
全宋詩
楚建中(一○一○~一○九○),字正叔,洛陽(今屬河南)人。第進士,知滎河縣。歷夔路、淮南,京西轉(zhuǎn)運使,進度支副使。神宗熙寧三年(一○七○),知滄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五)。五年,為天章閣待制、陜西都轉(zhuǎn)運使、知慶州(同上書卷二二九)。元豐五年(一○八二)參輿洛陽耆英會。八年,以正議大夫致仕(同上書卷三六○)。哲宗元祐五年卒(同上書卷四四八),年八十一。《宋史》卷三三一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九三一
楚建中(一○一○——一○九○),字正叔,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仁宗時,第進士,知滎河縣,主管鄜延經(jīng)略機宜文字。累遷提點京東刑獄、鹽鐵判官。歷夔州、淮南、京西轉(zhuǎn)運使,進度支副使,出知滄州。熙寧五年,為天章閣待制、陜西都轉(zhuǎn)運使,知慶州、江寧、成德軍。元豐八年以正議大夫致仕,元祐五年卒,年八十一。建中為人強干,為王安石稱道。《宋史》卷三三一有傳,又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四八。
王建中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至和二年(1055)任福建路轉(zhuǎn)運使。

人物簡介

簡介
熙寧三年(1070)任封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1—1126 【介紹】: 宋洛陽人,初名建中,又名師極,字彝叔。種世衡孫。少從張載學。以蔭補三班奉職。累官秦鳳路提舉常平。因議免役法忤蔡京,改知德順軍。入元祐黨籍,屏廢十年。后歷知懷德軍、西安州、渭州,屢敗夏人?;兆谛椭校G不見納,致仕。金兵南下,復(fù)起。時年事已高,仍知兵有謀,人稱老種。拜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金人退,罷為中太一宮使。金兵再度南下,再起,終河北、河東宣撫使。卒謚忠憲。
全宋詩
種師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字彝叔,初名建中,避徽宗年號改為師極,詔賜今名,洛陽(今屬河南)人。世衡孫。少從張載學。以蔭補三班奉職,易文階,為熙州推官,權(quán)知同谷縣。累擢提舉秦鳳路常平,知德順軍。坐嘗議役法忤蔡京意,入黨籍,屏廢十馀年。起知懷德軍,歷知西安州、渭州,進侍衛(wèi)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拜保靜軍節(jié)度使?;兆谛退哪辏ㄒ灰欢?,責致仕(《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紀四》)。又起知憲州、環(huán)州,俄還保靜軍節(jié)度使,復(fù)致仕。七年,金人南下,召為檢校少保、靜難軍節(jié)度使、河東河北路制置使兼都統(tǒng)制(《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六四)。欽宗靖康元年,加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事,為京畿、河北、河東路宣撫使。金師退,罷為中太一宮使。復(fù)加檢校少師,進太尉,換節(jié)鎮(zhèn)洮軍,為河北、河東宣撫使。以病卒,年七十六。謚忠憲?!?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五、《東都事略》卷一○七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九六
種師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初名建中,字彝叔,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少從張載學,以蔭補三班奉職。試法,易文階,歷通判原州,提舉秦鳳常平。忤蔡京,入黨籍,屏廢十年。復(fù)起,歷帥西北邊州,屢敗夏人,以忤權(quán)臣王黼等,兩度致仕。宣和七年,金人南下,召為京畿河北制置使,馳援汴京,尋拜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時春秋已高,天下稱為「老種」,為人畏憚。靖康元年,又以與執(zhí)政者意不合,被解兵柄。其年卒,年七十六,謚忠憲。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六四,《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宋史》卷三三五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鄆州人,字熙道。與孫復(fù)、石介同時以學鳴于當世,而為孫、石二人所推重。其后以進士授評事,宰魏縣,官至尚書兵部員外郎。所著《道論》以言帝王之道、《原?!芬跃康湼V?、《原鬼》以明鬼神之理,人稱醇儒之言。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斯植,字建中,號芳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曾住南岳寺,晚年筑室天竺,曰水石山居。與同時詩人胡三省、陳起等多有唱酬?!赌纤瘟倚〖肥沼小恫芍ゼ芳啊恫芍ダm(xù)稿》各一卷(續(xù)稿有理宗寶祐四年自跋)。事見本集及《續(xù)稿跋》。 釋斯植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采芝集》編為第一卷,《采芝續(xù)稿》編為第二卷。校以讀畫齋本《南宋群賢小集》(簡稱群賢集)。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斯植,字建中,號芳庭。理宗時僧人,駐錫南岳寺。工詩,為江湖詩派詩人之一,作品今存《采芝集》一卷、《采芝續(xù)稿》一卷。見《江湖后集》卷二三,《御選宋詩·姓名爵里》二。
全宋文·卷八一五一
斯植,字建中,號芳庭。住南岳寺。宋末江湖詩派詩人。著作今存《采芝集》一卷、《采芝續(xù)藁》一卷。見《御選宋詩·姓名爵里》二。
鄭觀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鄭觀,字建中,福建福州府閩縣人,進士出身。鄭垣之子。天順六年,福建壬午鄉(xiāng)試中舉。天順八年,登甲申科會試中進士,后升任戶部郎中,后勝任湖廣左參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5—1516 【介紹】: 明山東壽張人,字湯民。弘治十八年進士。授行人,晉御史,不附劉瑾,時摧抑其徒眾。
維基
董建中,字商民,山東兗州東平州壽張縣人,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十九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二十七名進士。
李心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心學(1520年—?),字建中,一字師顏,直隸鳳陽府臨淮縣人,民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四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聯(lián)捷丁未科二甲第七十九名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九江,升員外郎,出知河南衛(wèi)輝府。歷官湖廣兵備副使、湖廣左參政,晉按察使,隆慶元年(1567年)十月升右布政使,四年八月轉(zhuǎn)四川左布政使。萬歷三年(1575年)二月起調(diào)貴州左布政使,平息民亂,軍功卓著。
殷建中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殷建中(1534年—?),字子道,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一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三百五名,二甲第十八名進士。歷官南京兵部武選司郎中,萬歷四年(1576年)十月復(fù)除工部都水司河道郎中。
王建中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建中(?—17世紀),字位宇,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軍籍。王建中是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王大學之子,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官山陽縣知縣,著有《尚書新說》一書。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六
建中,字維新,平湖人。萬歷丙戌進士,累官參議。家居后,日夜誦覽,兩目皆赤。古稱老而好學,斯無愧焉。聞其詩稿成冊,為人所竊,僅從選本中錄一絕,惜未窺其全也。
維基
王建中(1555年—?年),字銘新,號寰羽,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四名進士。兵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廣東海陽人,字仲立。萬歷中為國子生。有《笑拙墅稿》。
黃建中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良輔。萬歷二十六年進士。官至南京戶科給事中,遇事敢言。有《留垣疏草》。
維基
黃建中,字艮甫,南直隸揚州府興化縣軍籍,江西瑞州府新昌縣人。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平生廉介剛正,守法無私。及居言路,彈劾不避權(quán)貴。初授南陽府推官,甫下車,立寘一獪掾于法,奸吏震懾。屬縣令密饋以金,杖其使,令即解綬去。丁艱歸,服闋,補金華府推官,如治南陽方略。擢南戶科給事中,疏湖冊科弊五條上之,得俞旨意,著為令。復(fù)革汰湖役,餼節(jié)省繕修諸費,積四萬馀兩,歸朝廷。未幾,攝兵科,尋攝六科,有御史以白金千兩致建中家,聞之,馳書戒子,令勉為清白吏子孫,趣還之。在垣知無不言,同官多側(cè)目。當是時朋黨議起,東林如李三才、浙如方從哲、齊如趙煥等各持門戶交斗,言路多唯阿其間。建中獨挺然孤立,期以一身正朝廷,上疏分別三才、從哲、煥及孫丕揚、秦聚奎諸人邪正是非,皆引大義,慷慨披陳,絕去依附。邊事興,經(jīng)略熊廷弼有邊才,中朝黨人忌其不附己也,群擠之。建中抗疏力言廷弼才可任,群臣不當以私斗誤國事。眾益忌之。會內(nèi)計,南科官年例當二人,其一以賄囑免,竟罷建中歸。隨起大理寺評事,轉(zhuǎn)禮部主事,未至官卒,年六十。著有《留垣諫草》藏于家。長子黃珙,崇禎八年貢士,癸未廷試,擢縣令第一,遭闖難,間關(guān)歸里,閉門著述,有《北征集》、《水閣孤吟》若干卷。珙子黃升,康熙丙辰成進士。

人物簡介

簡介
洪柱元(???,1606年—1672年),字建中,號無何堂,本貫豐山,朝鮮王朝駙馬,尚朝鮮宣祖嫡女貞明公主,封永安尉。謚號文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