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異心(異心)  拼音:yì xīn
貳心,背叛的心意。《史記。卷一一八?;茨贤鮽鳌罚骸府斀裰T侯無異心,百姓無怨氣?!箷x。傅玄〈西長安行〉詩:「今我兮聞君,更有兮異心?!?/div>
《漢語大詞典》:竹柏異心(竹柏異心)
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楚辭·東方朔〈七諫·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異心?!?王逸 注:“竹心空, 屈原 自喻志通達也;柏心實,以喻君闇塞也。言己性達道德,而君閉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異心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張衡 通贍, 蔡邕 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則竹柏異心而同貞,金玉殊質(zhì)而皆寶也?!?/div>
《國語辭典》:各懷異心(各懷異心)  拼音:gè huái yì xīn
各有各的心思想法。比喻不能同心齊力?!度龂萘x》第六回:「操見紹等各懷異心,料不能成事,自引軍投揚州去了?!?/div>
《國語辭典》:離心(離心)  拼音:lí xīn
1.心志相違,不能合作同心?!度龂萘x》第一五回:「劉君新破,士卒離心,某欲自往收拾馀眾,以助明公?!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甘佬终f出這些敗興話來,弄得大眾離心?!?br />2.離開中心。如:「離心作用」。
《國語辭典》:兩心(兩心)  拼音:liǎng xīn
1.兩人心思。唐。白居易長恨歌〉:「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2.二心、異心。《荀子。解蔽》:「天下無二道,圣人無兩心。」
《國語辭典》:外心  拼音:wài xīn
1.異心?!妒酚?。卷四三。趙世家》:「群臣皆有外心,禮益慢,唯高共不敢失禮?!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真心相待,看看熟分,并不堤防他有外心了?!?br />2.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簡稱三角形之外心。
《國語辭典》:二心  拼音:èr xīn
1.異心、不忠實。《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晟但言唐主畏陛下神武,事周無有二心?!埂度龂萘x》第九回:「今將軍若此,是天賜也,肅豈敢有二心?」
2.注意力分散、不專心?!俄n非子。詭使》:「無二心私學,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div>
《國語辭典》:他心  拼音:tā xīn
他意、別意?!度龂萘x》第一二回:「前者非布襲兗州,怎解此郡之禍?今彼窮而投我,豈有他心?」
分類:打算異心
《漢語大詞典》:他腸(他腸)
異心;惡意。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衛(wèi)綰 ﹞有功,常讓他將。上以為廉,忠實無他腸,乃拜 綰 為 河間王 太傅?!?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安祿山 恩寵寖深,上前應對,雜以諧謔,而貴妃常在坐……雖 林甫 養(yǎng)有之,而 國忠 激怒之,然其他腸有所自也?!?清 戴名世 《先大人詩序》:“先君為人醇厚忠謹,無他腸,顧內(nèi)自憂思刻苦,竟以終其身?!?/div>
分類:異心惡意
《漢語大詞典》:他意
別的企圖;異心。《漢書·戾太子劉據(jù)傳》:“久之,巫蠱事多不信。上知太子惶恐無他意?!?span id="cf6ygw1"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劉表傳》:“ 表 疑 嵩 反為 太祖 説,大怒,欲殺 嵩 ,考殺隨 嵩 行者,知 嵩 無他意,乃止?!?/div>
分類:企圖異心
《國語辭典》:違心(違心)  拼音:wéi xīn
1.違背本心、不出于內(nèi)心?!侗笔?。卷三一。高允傳》:「誠荷殿下再造之慈,違心茍免,非臣之意?!?br />2.懷有二心?!蹲髠鳌;腹荒辍罚骸讣卫踔季疲^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清。洪升?!堕L生殿》第二六出:「請留待他時論功行賞,若有違心,皇天鑒,決不爽。」
《國語辭典》:貳心(貳心)  拼音:èr xīn
不忠之心、謀叛之心?!蹲髠?。昭公十三年》:「諸侯朝而歸者,皆有貳心。」
《國語辭典》:二意  拼音:èr yì
兩種心意、異心。《后漢書。卷七二。董卓傳》:「煨猶奉給御膳,稟贍百官,終無二意?!埂都t樓夢》第七四回:「王夫人向來看視邢夫人之得力心腹人等原無二意,今見他來了,打聽此事,十分關(guān)切。」
《漢語大詞典》:百心
異心;雜念。陳書·留異傳:“進謝羣龍,自躍於千里;退懷首鼠,恆持於百心?!?span id="t6f5wjw" class="book">《隋書·盧思道傳》:“外呈厚貌,內(nèi)藴百心?!?span id="50m3up2" class="book">《南史·胡穎任忠等傳論》:“持此百心,而事二主,欲求取信,不亦難乎?”
分類:異心雜念
《漢語大詞典》:它心
二心;異心。《漢書·趙充國傳》:“奉厚幣,拊循眾 羌 ,諭以明詔,宜皆鄉(xiāng)風。雖其前辭嘗曰‘得亡效五年’,宜亡它心,不足以故出兵?!?/div>
分類:二心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