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比附  拼音:bǐ fù
1.互相依附。如:「由于懷抱的志向相同,他們魚幫水、水幫魚,在官場比附互助。」《晉書。卷六○。列傳。索靖》:「枝條順氣,轉相比附?!?br />2.以近似的事物比擬。如:「修辭為文,比附譬喻為基本功之一?!埂稌?。呂刑》:「明啟刑書,胥占,咸庶中正?!固啤?追f達。正義:「人之所犯,不必當條,須探測刑書之意,比附以斷其罪。」
《漢語大詞典》:系屬(繫屬)
(1).聯綴。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精若是石,不得有光,性質又重,何所繫屬”易·繫辭上“圣人設卦觀象,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唐 孔穎達 疏:“卦象爻象,有吉有兇。若不繫辭,其理未顯,故繫屬吉兇之文辭於卦爻之下,而明此卦爻吉兇也?!?郭沫若 《屈原簡述》:“太陽、月亮和星星究竟何所系屬,它們都不掉下來?”
(2).羈縻籠絡。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zhèn)補兵足食事宜》:“如此百方體悉,庶足繫屬其心?!?/div>
《漢語大詞典》:從服(從服)
(1).為姻親或君上的親屬服喪。禮記·大傳:“服術有六……六曰從服?!?鄭玄 注:“從服,若夫為妻之父母,妻為夫之黨服。”宋書·禮志二:“御服大功九月,設位 太極 東宮堂殿。中監(jiān)、黃門侍郎、僕射并從服。從服者,御服衰乃從服,他日則否?!?br />(2).歸附;順服。荀子·非十二子:“通達之屬,莫不從服?!?span id="muirxyj" class="book">《史記·五帝本紀》:“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br />(3).遵從。荀子·儒效:“姦事姦道,治世之所棄,而亂世之所從服也?!?/div>
《漢語大詞典》:傾倚(傾倚)
(1).傾斜,歪斜。《后漢書·楊震傳》:“臣伏惟陛下以邊境未寧,躬自菲薄,宮殿垣屋傾倚,枝柱而已,無所興造。” 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行百武,見大石頽然傾倚,若不勝杯杓者,名之曰醉石?!?br />(2).倚靠。 漢 李尤 《讀書枕銘》:“傾倚偃息,隨體興居?!?br />(3).歸附。 宋 蔡襄 《祀南郊》詩:“皇帝寬仁,四國傾倚?!?/div>
《漢語大詞典》:順向(順向)
歸附。
分類:歸附
《漢語大詞典》:保歸(保歸)
歸附。史記·周本紀:“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 周 道之興自此始。”
分類:歸附
《漢語大詞典》:依懷(依懷)
歸附。國語·周語上:“明神不蠲,而民有遠志,民、神怨痛,無所依懷?!?韋昭 注:“懷,歸也?!?/div>
分類:歸附
《漢語大詞典》:務附(務附)
猶歸附。戰(zhàn)國策·中山策:“以 中山 之小而三國伐之, 中山 雖益廢王,猶且聽也;且 中山 恐,必為 趙 魏 廢其王而務附焉?!?span id="13ryfw8" class="book">《史記·陸賈傳》:“將相和調,則士務附;士務附,天下雖有變,即權不分。”
分類:歸附
《漢語大詞典》:降致
猶歸附。后漢書·黃憲傳:“太守 王龔 在郡,禮進賢達,多所降致。卒不能屈 憲 ?!?/div>
分類:歸附
《國語辭典》:歸心(歸心)  拼音:guī xīn
1.誠心歸附?!妒酚?。卷七。項羽本紀》:「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豈有歸心?」?jié)h。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br />2.回家的心意。如:「歸心似箭」。晉。王贊〈雜詩〉:「朔方動秋草,邊馬有歸心?!?br />3.安心?!渡叹龝?。農戰(zhàn)》:「圣人知治國之要,故令民歸心于農?!埂妒酚?。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國敝而禍多,民無所歸心。」
《國語辭典》:來歸(來歸)  拼音:lái guī
1.歸來、回來?!对娊?。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jié)h。張衡〈南都賦〉:「總萬乘兮徘徊,按平路兮來歸?!?br />2.舊指離婚,女子被夫家遣歸?!蹲髠?。莊公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
3.嫁來夫家。明。歸有光〈先妣事略〉:「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來歸?!?br />4.來歸附、來投誠?!端鍟>矶?。刑法志。序》:「薰風潛暢,頌聲遐舉,越裳重譯,萬里來歸?!固?。韓愈 圩者王承福傳:「天寶之亂,發(fā)人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勛,棄之來歸?!?/div>
《國語辭典》:子來(子來)  拼音:zǐ lái
不召自來,如子女趨前侍奉父母。《詩經。大雅。靈臺》:「經始勿亟,庶民子來。」《文選。鐘會。檄蜀文》:「征夫勤瘁,難以當子來之民?!?/div>
《漢語大詞典》:還歸(還歸)
(1).返回。 應劭 《風俗通·怪神》管子:“ 齊公 出於澤,見衣紫衣,大如轂,長如轅,拱手而立。還歸,寢疾,數月不出。” 漢 王充 論衡·恢國:“ 孝明 加恩,則論徙邊;今上寬惠,還歸州里。”《西游記》第七七回:“ 老孫 還歸本洞,稱王道寡,耍子兒去罷?!?清 顧炎武 《兄子洪善北來言及近年吳中有開淞江之役書此示之》詩:“ 淞江 亭畔坐垂綸,還歸被褐出負薪?!?br />(2).歸順,歸附。 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昔 袁術 僭逆,王誅將加,則 廬江 太守 劉勛 ,先舉其郡,還歸國家?!?br />(3).歸還。《金瓶梅詞話》第九九回:“當時統(tǒng)制打死二人,除了地方之害,分付 李安 ,將馬頭大酒店,還歸本主?!币嘀甘栈?。 清 柯悟遲 《漏網喁魚集》:“﹝ 光緒 三年﹞據老農云:此蟲從大霧中生,然而總歸天意,故木棉僅得二分至五厘不等,其雜糧不過還歸種子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歸朝(歸朝)
(1).歸附朝廷。舊唐書·憲宗紀下:“賊 吳元濟 上表,請束身歸朝。”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鄧王 乃 錢俶 歸朝后所封?!?br />(2).返回朝廷。 唐 杜甫 《將曉》詩:“歸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div>
《漢語大詞典》:得士
(1).謂使士人投奔、歸附。亦謂得士人的心。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并為十二國,未有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説得行焉?!?唐 韓愈 《祭田橫墓文》:“感 橫 義高能得士,因取酒以祭,為文而弔之?!?宋 王安石 《讀孟嘗君傳》:“世皆稱 孟嘗君 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 秦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五:“城陷, 仲德 帥兵三百,力戰(zhàn)不支,赴 蔡水 死,軍士皆從之,其得士雖古之 田橫 無以加也?!?br />(2).泛指獲得賢士。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鄉(xiāng)試遇水火災:“上命如 鶴齡 言,改用十五日為首場,是科更稱得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