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5詞典 2分類詞匯 103
《漢語大詞典》:即敘
亦作“ 即序 ”。 就序;歸順。書·禹貢:“織皮: 崐崘 、 析支 、 渠搜 、 西戎 即敘?!?孔 傳:“織皮,毛布。有此四國,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內(nèi), 羌 髳 之屬皆就次敘,美 禹 之功及 戎 狄 也?!?span id="bbmsyxy" class="book">《漢書·西域傳贊》引作“即序”。 晉 左思 《魏都賦》:“於時(shí) 東鯷 即序, 西傾 順軌, 荊南 懷憓, 朔北 思韙?!?span id="qn4xnor" class="book">《魏書·袁翻傳》:“故能使 淮 海輸誠, 華陽 即序,連城請(qǐng)面,比屋歸仁?!?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封建:“ 公旦 喜於重譯, 文命 矜其即敘?!?/div>
分類:歸順
《漢語大詞典》:懷民(懷民)
(1).懷德歸順之民。漢書·敘傳下:“乘釁而運(yùn),席卷 三秦 ,割據(jù)河山,保此懷民?!?br />(2).安撫人民。 漢 張衡 《東京賦》:“慕天乙之弛罟,因教祝以懷民?!?/div>
《國語辭典》:賓貢(賓貢)  拼音:bīn gòng
1.古代鄉(xiāng)舉,地方官員設(shè)宴款待應(yīng)舉的學(xué)子,稱為「賓貢」?!端鍟?。卷七三。循吏列傳。梁彥光》:「及大成,當(dāng)舉行賓貢之禮,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財(cái)物資之?!?br />2.稱他國的貢士?!端问?。卷四八七。外國列傳三。高麗》:「先是,三年,上親試諸道貢舉人,詔賜高麗賓貢進(jìn)士王彬、崔罕等及第,既授以官,遣還本國?!?br />3.臣服。唐。韓愈后廿九日復(fù)上書〉:「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埂睹魇?。卷一二四。擴(kuò)廓帖木兒列傳》:「陛下乘時(shí)應(yīng)運(yùn),削平群雄,薄海內(nèi)外,莫不賓貢?!?/div>
《國語辭典》:來附(來附)  拼音:lái fù
前來歸順?!犊鬃蛹艺Z。卷一○。王言解》:「近者悅服,遠(yuǎn)者來附,政之治也?!埂段倪x。王褒。四子講德論》:「靡不奔走貢獻(xiàn),歡忻來附?!?/div>
《漢語大詞典》:歸伏(歸伏)
歸順降服。后漢書·桓譚傳:“四方盜賊未盡歸伏者,此權(quán)謀未得也?!?南朝 陳 徐陵 《與智顗書》:“無畏之吼,眾咸歸伏?!?元 鄭光祖 《老君堂》楔子:“自俺 大唐 建國以來,各處都?xì)w伏了?!?/div>
分類:歸順降服
《漢語大詞典》:歸款(歸款)
猶投誠,歸順。 南朝 梁 江淹 《賜赦交州詔》:“ 交 部昔值時(shí)詖,負(fù)海不朝,因迷遂往,歸款莫由?!?span id="wzrftaw" class="book">《新唐書·辛替否傳》:“萬里貢賦,百蠻歸款。”明史·熊文燦傳:“賊黨千餘人詣 浙江 歸款,海盜盡平?!?郭沫若 《孔雀膽》附錄《〈孔雀膽〉的故事》:“﹝ 段寶 ﹞聞 明太祖 定鼎 江 南,便派遣他的叔父 段真 ,由 會(huì)川 奉表歸款?!?/div>
分類:投誠歸順
《漢語大詞典》:惠來(惠來)
(1).招撫使之歸順。 唐 韓愈 《平淮西碑》:“方戰(zhàn)未利,內(nèi)驚京師,羣公上言,莫若惠來?!?br />(2).謂溫馴來歸。 宋 李綱 《條具防冬利害事件札子》:“兩年之間,招捕羣盜凡數(shù)十伙,幾數(shù)萬人,逆者誅鋤,順者惠來?!?/div>
《漢語大詞典》:勸來(勸來)
獎(jiǎng)勉歸順。 唐 元稹 《青州道渤海等授諸衛(wèi)將軍放還蕃制》:“以汝各贄琛賮,勞於梯航,俾耀遠(yuǎn)人,宜示恩寵。歸撫爾類,知吾勸來?!?/div>
《漢語大詞典》:受服
(1).謂受爵祿與服飾之賞。易·訟:“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孔穎達(dá) 疏:“以其因訟得勝,受此錫服?!?宋 王禹偁 《謫居感事》詩:“論功慙八柱,受服欲三褫?!眳㈤?李鏡池 周易通義
(2).接受歸順。左傳·昭公七年:“ 公孫晳 曰:‘受服而退,俟釁而動(dòng),可也。’”
(3).降服。國語·吳語:“今天降衷於 吳 , 齊 師受服。”
(4).猶持服。謂穿喪服,守孝。 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殤服:“大功小功既葬以后,有受服,殤服無受。”
《漢語大詞典》:仰流
謂仰承流風(fēng),歸順有德者。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四面風(fēng)德,二方之君,鱗集仰流,愿得受號(hào)者以億計(jì)。”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幽遐仰流,九服知化矣?!?明 何景明 《應(yīng)詔陳言治安疏》:“海內(nèi)將從風(fēng)而靡,四夷必仰流而化。”
《漢語大詞典》:奉藩
謂歸順稱臣。 宋 葉夢(mèng)得 石林燕語卷四:“ 吳越 錢俶 初來朝,將歸,朝臣上疏請(qǐng)留勿遣者數(shù)十人。 太祖 皆不納,及 俶 辭,力陳愿奉藩之意?!?/div>
分類:歸順稱臣
《漢語大詞典》:寧輯(寧輯)
(1).安定和睦。隸釋·漢荊州刺史度尚碑:“遷 遼東 大守,旬月之間, 薉貉 寧輯。” 宋 范成大 《嘲蚊》詩:“虛空既清涼,家巷得寧輯?!?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念蒸民之同柢,豈彼 回 部當(dāng)為戮民,幸而解怨,則可以寧輯矣?!?br />(2).安撫;使歸順。后漢書·孔融傳:“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節(jié)之使,銜命直指,寧輯東夏。”
《漢語大詞典》:從兵(從兵)
(1).歸順的軍隊(duì)。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足下將 陳留 之眾,據(jù) 陳留 之城,而食其積粟,招天下之從兵;從兵已成,足下橫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沛公 舍 陳留 南城門上,因其庫兵,食積粟,留出入三月,從兵以萬數(shù),遂入破 秦 ?!?br />(2).親隨的兵卒。后漢書·劉玄傳:“於是 祿 ( 謝祿 )使從兵與 更始 共牧馬於郊下,因令縊殺之?!?/div>
《漢語大詞典》:鴻賓(鴻賔)
鴻歸有期,因以“鴻賔”比喻賓服歸順。 宋 王禹偁 《北狄來朝頌》序:“遂使 朔 易 之方,戎狄之眾,有見機(jī)之義,生嚮化之心,行事大之儀,陳任土之貢,離越沙漠,舞蹈 藁街 。遠(yuǎn)逐鴻賔,豁 唐 虞 之日月;至同蟻慕,觀華夏之車書?!?/div>
《漢語大詞典》:賓屬(賓屬)
(1).使歸順。管子·霸言:“霸王之形,象天則地,化人易代,創(chuàng)制天下,等列諸侯,賓屬四海,時(shí)匡天下。”
(2).指歸順的屬國或部落。宋書·索虜傳:“不圖彼朝計(jì)疆埸之小疵,不相關(guān)移,竊與師旅,亡我賓屬。”
(3).僚屬。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公乃盛服執(zhí)笏以入即事,文武賓屬,俯首聽位,各執(zhí)其職。”新唐書·循吏傳·何易于:“刺史 崔樸 常乘春與賓屬汎舟出 益昌 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