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8詞典 3分類詞匯 55
《國語辭典》:吊車尾(吊車尾)  拼音:diào chē wěi
1.戲稱參加考試時以接近錄取分數(shù)的成績考取。如:「這次高考他吊車尾上榜,直呼自己運氣好?!?br />2.指最后一名。如:「這次考試本班為全??偱琶诙?,一掃上次吊車尾之恥?!?/div>
《國語辭典》:榜單(榜單)  拼音:bǎng dān
公布錄取人員的名單。如:「許多考生瞪大眼睛,看著剛貼出來的榜單,尋找自己的名字?!?/div>
《國語辭典》:登記入學(登記入學)  拼音:dēng jì rù xué
考生于考試后,成績達到試委會公布的最低錄取標準,才具有登記入學資格。由試委會或各校按考生成績高低順序,分成若干梯次辦理登記,至額滿為止。
《漢語大詞典》:副貢生(副貢生)
鄉(xiāng)試中副榜錄取的,入國子監(jiān),稱副貢生。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副榜:“會典鄉(xiāng)試中式舉人,副於正榜曰副貢生?!眳⒁姟?副榜 ”。
《國語辭典》:副榜  拼音:fù bǎng
舊時鄉(xiāng)會試因名額限制,未能列于正榜而文字優(yōu)良者,于發(fā)榜時別取若干名,列其姓名于正榜之后,稱為「副榜」?!睹魇贰>砹?。選舉志》:「是時,會試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監(jiān)者亦食其祿也?!挂卜Q為「副貢」、「副車」。
《漢語大詞典》:超增補廩(超增補廩)
舊時生員有定額,定額之外錄取的為增廣生員,成績好的,由政府供給膳食,補入廩生名額,謂之“超增補廩”。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十一歲游庠,超增補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腐嘆》:“小子自幼習儒,十二歲進學,超增補廩,觀場一十五次?!?/div>
《漢語大詞典》:調(diào)檔
變速器,換檔機構(gòu),使動力傳動系統(tǒng)中的齒合或脫開的機構(gòu)
調(diào)閱檔案,特指招生工作中把考分達到一定標準的考生的檔案調(diào)出來,以備查閱后決定是否錄取
《國語辭典》:春秋榜  拼音:chūn qiū bǎng
科舉時代,進士、舉人于春、秋兩季參加考試,故稱春試和秋試錄取考生的榜示為「春秋榜」。《聊齋志異。卷一一。書癡》:「試觀春秋榜上,讀如君者幾人?」
《漢語大詞典》:駕牌(駕牌)
即金榜。舊時用以公告殿試錄取名單。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索元》:“你瞧這駕牌上,欽點狀元 嶺 南 柳夢梅 ,年二十七歲,身中材,面白色?!?/div>
《漢語大詞典》:京報連登黃甲(京報連登黃甲)
科舉考試錄取喜報上的套語。意謂會試、殿試連捷的喜報就要送到。因殿試榜文寫在黃紙上,故稱黃甲。儒林外史第三回:“﹝報帖﹞上寫道:‘捷報貴府老爺 范 諱 進 高中 廣東 鄉(xiāng)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
《國語辭典》:金榜題名(金榜題名)  拼音:jīn bǎng tí míng
金榜,科舉時代殿試揭曉的榜單。金榜題名指考試被錄取,名登金榜之上。《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旬日之間,金榜題名,已登三甲進士?!姑?。高明《琵琶記。伯喈牛宅結(jié)親》:「這姻緣不俗,金榜題名,洞房花燭?!挂沧鳌附鸢駫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