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忘憂芳草


《詩經(jīng)·國風·伯兮》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jié)h·毛氏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述異記》卷下
萱草一名紫草,又呼忘憂草。

例句

萱草女兒花,不解壯士憂。 孟郊 百憂

慈親倚門望,不見萱草花。 孟郊 游子

樂因南澗藻,憂豈北堂萱。 張九齡 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

萱草憂可樹,合歡忿益蠲。 張九齡 題畫山水障

何事玉郎久離別,忘憂總對豈忘憂。 晁采 雨中憶夫

總使榴花能一醉,終須萱草暫忘憂。 沈頌 衛(wèi)中作

桂有留人名,萱無忘憂用。 白居易 別萱桂

萱草叢叢爾何物,等閑穿破綠莓苔。 盧綸 玩春為寄馮衛(wèi)二補闕戲呈李益

詩人亦何意,樹草欲忘憂。 竇群 北地

自為釣竿能遣悶,不因萱草解銷憂。 胡曾 贈漁者

心醉豈因酒,愁多徒見萱。 邵謁 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

歸舟同不系,纖草剩忘憂。 錢起 送李諫議歸荊州

徒言樹萱草,何處慰離人。 錢起 送郎四補闕東歸

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 陳子昂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

《國語辭典》:忘憂草(忘憂草)  拼音:wàng yōu cǎo
萱草的別名。參見「萱草」條。
《漢語大詞典》:丹棘
(1).忘憂草的別名。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欲忘人之憂,則贈以丹棘。丹棘一名忘憂草,使人忘其憂也?!?宋 范成大 《行路難》詩:“贈君以丹棘忘憂之草,青棠合歡之花。” 清 周亮工 《寒食登詩話樓感懷》詩之三:“藥房難覓青棠種,蕙畝徒看丹棘抽?!?br />(2).古代大理寺植棘,因以借指大理寺。 唐 沈佺期 《傷王學士》詩:“恨予在丹棘,不得看素旗。”
《漢語大詞典》:喧草
即忘憂草。諠,通“ 萱 ”。《文選·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詩》“積憤成疢痗,無萱將如何” 唐 李善 注:“《韓詩》曰:‘焉得萱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薛君 曰:‘諠草,忘憂也。萱與“諠”通?!?/div>
分類:忘憂草
《漢語大詞典》:忘歸草(忘歸草)
即忘憂草。文選·陸機〈贈從兄車騎〉詩:“感彼歸涂艱,使我怨慕深;安得忘歸草,言樹背與衿?!?呂向 注:“忘歸草,謂忘憂草。”
分類:忘憂草
《漢語大詞典》:諠草
即忘憂草。諠,通"萱"。
分類:忘憂草
《漢語大詞典》:樹萱(樹萱)
種植萱草。萱草,俗名忘憂草。詩·衛(wèi)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 傳:“諼草,令人忘憂?!?陸德明 釋文:“諼,本又作萱?!焙笠浴皹漭妗睘橄麘n之詞。 南朝 宋 鮑照 《代貧賤苦愁行》:“空庭慙樹萱,藥餌愧過客。” 唐 李白 《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nóng)長史》詩:“託陰當樹李,忘憂當樹萱。” 宋 晏殊 《中園賦》:“若其愈疾栽菊,忘憂樹萱?!?/div>
《漢語大詞典》:北堂萱
(1).指萱草。語本詩·衛(wèi)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 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敝X草,即萱草,俗名忘憂草。 南朝 梁 吳均 《酬別江主簿屯騎》詩:“何用贈分首,自有北堂萱?!?唐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詩之二:“忘懷南澗藻,蠲思北堂萱。坐嘆華滋歇,思君誰為言?”
(2).借指母親。 宋 王楙 野客叢書·萱堂桑梓:“今人稱母為北堂萱,蓋祖毛詩·伯兮詩:‘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湟庵^君子為王前驅,過時不反,家人思念之切,安得諼草種於北堂,以忘其憂,蓋北堂幽陰之地,可以種萱。初未嘗言母也,不知何以遂相承為母事?!?清 周亮工 《題李武曾灌園養(yǎng)母圖》詩:“荷鉏忘旦暮,得慰北堂萱?!?/div>
《漢語大詞典》:無萱(無萱)
萱草一名忘憂草?!盁o萱”謂不能忘憂。語本詩·衛(wèi)風·伯兮:“焉得諼(萱)草?言樹之背。” 毛 傳:“諼草令人忘憂?!?南朝 宋 謝惠連 《西陵遇風獻康樂》詩之五:“積憤成疢痗,無萱將如何?”
《國語辭典》:忘憂(忘憂)  拼音:wàng yōu
忘記憂愁。如:「喝酒只能讓人暫時忘憂,卻不能解決問題?!?/div>
《國語辭典》:萱草  拼音:xuān cǎo
植物名。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草本。葉細長,自根際叢生,排成二列。莖頂分枝開花,花形似百合,花被片六枚,橙紅或黃紅色。蒴果橢圓形?;ㄉ形慈_時,可采作菜食。也稱為「黃花」、「黃花菜」、「金針」、「金針花」、「金針菜」。又相傳可忘憂,故稱為「忘憂草」、「忘憂物」。
《國語辭典》:萱堂  拼音:xuān táng
本指母親的居室。見《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唐??追f達。正義。后借指母親。宋。葉夢得 再任后遣模歸按視石林詩四首之二:「白發(fā)萱堂上,孩兒更共懷?!挂沧鳌柑幂妗埂ⅰ钢X堂」。
分類:忘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