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顏思忠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顏思忠,號心葵,山東萊州府濰縣人。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六十七名舉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登乙未科進士。初授內(nèi)黃縣知縣,丁外艱歸。服闋,復除故城縣知縣,立心和平,為政剛斷。三十五年七月,考選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先后任巡漕御史、巡按直隸御史,正色立朝,不避嫌怨,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整庵。萬歷中由國子監(jiān)學正出為岳州通判。有《岳郡圖說》。
甬上耆舊詩·卷十四
字資睦,號整庵,以明經(jīng)判岳州。黃氏兄弟俱工詩,整庵更為獨步。
劉思忠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劉思忠(16世紀—17世紀),四川成都府內(nèi)江縣人。劉思忠是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的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成進士,二十八年(1600年)獲授國子監(jiān)助教,有文雅聲譽。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68—1627 【介紹】: 明河間府肅寧人。少自宮,改名李進忠,萬歷中入宮為宦官,后復姓,賜名忠賢。私結(jié)皇長孫朱由校(熹宗)乳母客氏。熹宗嗣立后,任為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尋兼掌東廠。遂與客氏狼狽為奸,專斷國政。天啟五年興大獄,誣殺東林黨人楊漣等,修《三朝要典》,排斥異己。諂附者稱之為九千歲,并爭請立生祠。自內(nèi)閣至四方督撫,皆置私黨。爪牙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名目。思宗即位,治其罪,安置于鳳陽。尋命逮治,行至阜城,畏罪自縊。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養(yǎng)久,號碧梧、后潁漁隱,謚忠翼。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學而,號南坡,謚忠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澧州人,字紫宸。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歷工部主事。預平奢崇明之亂。崇禎六年,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次年,以御后金(清)兵失機,革職遣戍。
維基
戴君恩(1570年—1636年),字忠甫,號紫宸,別號蘭江癡叟。湖廣岳州府澧州(今湖南澧縣閘口鄉(xiāng))人。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初授巴縣知縣,調(diào)西充縣,考選刑部主事,以修明慶陵,自言知堪輿,遂調(diào)工部主事,晉員外郎。天啟元年升四川按察司僉事。二年四川土司樊龍占據(jù)渝城作亂,君恩任監(jiān)軍道僉事,輔佐川湖云貴總督張我續(xù)平定叛亂,并奉命詣闕獻俘,加升本省參政監(jiān)軍。三年參與圍剿奢安之亂,因揭發(fā)川湖贊畫劉時俊部卒私賣米糧火藥,為福建道御史周宗建所劾,罷官歸。五年降補浙江右參議管屯田水利,結(jié)賄崔呈秀,加太仆寺卿兼浙江按察司僉事,照舊管理屯田水利道。崇禎初,升山東參政。四年升陜西按察使,備兵靖邊。六年升巡撫山西右僉都御史,以清軍入關,崇禎七年閏八月壬子,總督宣大張宗衡、巡撫宣府焦源清、巡撫大同胡沾恩、巡撫山西戴君恩并免官,十月,論罪,俱遣戍。

人物簡介

維基
邵輔忠。字廣益,號上葵,浙江鎮(zhèn)海人(今寧波北侖人),明朝大臣。贈太子太保。官至正二品。邵輔忠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三甲進士。授常州府推官。二十九年升刑部主事,改工部主事,三十七年八月與刑科給事中彭惟成典山東鄉(xiāng)試,同年升工部屯田司郎中,參論總督漕運戶部尚書李三才。四十六年四月改任光祿寺丞,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升順天府丞,十一月與刑科給事中毛士龍相訐,士龍革職,輔忠閑住。五年二月以原官起用,十二月升通政使司左通政,六年閏六月升太常寺卿管少卿事,十月升兵部尚書,十二月管左侍郎事,七年二月護送桂王之藩。八月以大工加恩,加太子太保。邵輔忠初依附浙黨,初為閣臣沈一貫親信。工部郎中任上,彈劾李三才“大奸似忠,大詐似直,列具貪偽險”四大罪狀,御史徐兆魁也跟著彈劾李三才。而李三才連上四疏,極力為自己辯護??梢姰敃r黨爭之劇烈。與孫杰因“匿名榜”,興大獄,迫害東林黨人。曾與姚宗文、陸卿榮、郭鞏等十三人,受徐大化舉薦,受事于魏忠賢。順天府府丞任上,彈劾汪文言,因此其監(jiān)生資格被剝奪。天啟五年(1625年),出任兵部尚書
官秉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榆林衛(wèi)人。萬歷中起世蔭,歷官固原參將,擢寧夏、甘肅副總兵,從主將達云屢破銀定、歹成。四十年擢總兵官,鎮(zhèn)延綏,又屢破“套寇”。后赴援遼東,楊鎬四路出兵時,駐防鎮(zhèn)城。旋辭疾歸。
金忠善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簡介
金忠善(1571年—1642年)字善之,號慕夏堂主人,本名岡本越后守,亦稱沙也可。李氏朝鮮壬辰倭亂中投誠的日本人,曾為李氏朝鮮立下赫赫戰(zhàn)功,謚號“忠善公”。

人物簡介

簡介
金瑬(朝鮮語:??/??,1571年—1648年),朝鮮王朝中期大臣。字冠玉,號北渚,本貫順天,是西人黨的一員。金瑬在宣祖朝以科舉入仕,至光海君時官至江界府使,因大北派當權而賦閑在家,密謀政變,扶植綾陽君李倧,在1623年取得成功,是為仁祖反正,事后策靖社勛第一,封“升平府院君”。丁卯胡亂后拜相,但因在追崇元宗的問題上忤逆仁祖而免職。丙子胡亂前夕起用為領議政兼八道都巡察使,但其父子在丙子胡亂中表現(xiàn)欠佳,戰(zhàn)后兒子金慶征被賜死,自己亦被罷官。后又兩度被任命為領議政,因反對仁祖處死憫懷嬪而去職。1648年,金瑬去世,謚號文忠,配享仁祖廟庭。有《北渚集》傳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2—1625 【介紹】: 明湖廣應山人,字文孺,號大洪。萬歷三十五年進士。除常熟知縣,舉廉吏第一。萬歷末為兵科右給事中。神宗病,漣促輔醫(yī)入問。光宗立,病重。漣與左光斗反對封鄭貴妃為皇太后。光宗重之,乃得與大臣同受顧命。熹宗立,漣等力促李選侍移宮。是時光宗數(shù)稱漣為忠臣,擢兵科都給事中。乞歸。再起,官至副都御史。時魏忠賢已用事。天啟四年,與趙南星、左光斗、魏大中等上疏劾忠賢二十四大罪。明年,為忠賢誣陷下獄,受酷刑而死。崇禎時追謚忠烈。有《楊大洪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文孺,應山人。萬歷丁未進士,除知常熟縣,擢戶科給事中,歷官副都御史。及珰禍,追贈太子少保左都御史,謚忠烈,有集。
維基
楊漣(1572年—1625年),字文孺,號大洪,湖廣應山(今湖北廣水市)人,祖籍越南嘉林,明末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武定人,字民諧,一字熙宇。萬歷三十五年進士。歷知內(nèi)黃、涇陽縣,有善政。泰昌時,擢御史。天啟初,疏陳時事可憂者八,語皆剴切。又繼楊漣劾魏忠賢,并揭發(fā)崔呈秀貪贓事,被陷入詔獄,死獄中。南明弘光時謚忠憫。
維基
袁化中(1572年—1625年),字民諧(民協(xié)),號熙宇,山東武定縣(今惠民)人,同進士出身。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任內(nèi)黃、涇陽知縣,有善政。泰昌元年(1620年)升為御史,為人耿直、清廉。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上書論述時政“八事”:“曰宮禁漸弛,曰言路漸輕,曰法紀漸替,曰賄賂漸章,曰邊疆漸壞,曰職掌漸失,曰宦官漸盛,曰人心漸離?!?,皆切中時弊,又與楊漣等上書彈劾魏忠賢,揭發(fā)崔呈秀貪污,魏黨大恨,誣其受熊廷弼賄萬金,下錦衣衛(wèi)鎮(zhèn)撫獄,酷刑拷掠,死于獄中,時謂“東林六君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3—1638 【介紹】: 明浙江烏程人,字長卿,號園嶠。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授編修。崇禎初擢禮部尚書,協(xié)理詹事府事。為人外似曲謹而內(nèi)實陰狠。誣劾錢謙益結(jié)黨受賄,乃得帝意,漸任用。尋詔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又陰結(jié)太監(jiān)、言官劾逐周廷儒等,遂為首輔。執(zhí)政八年,排斥異己,迎合帝意,并圖謀起用魏忠賢舊黨。崇禎十年被劾去官,逾年卒。
維基
溫體仁(1573年—1638年),字長卿,號園嶠,浙江烏程縣(今湖州市)南潯輯里村人,進士出身。崇禎年間擔任內(nèi)閣首輔。崇禎朝閣員五十人,唯溫體仁最久。崇禎十年免職。卒謚文忠。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溫體仁中式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時年二十四,補博士弟子員。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聯(lián)捷進士,選庶吉士,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授翰林院編修,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升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印。天啟二年(1622年)升禮部右侍郎,協(xié)理詹事,次年回部任左侍郎。天啟七年(1627年)晉南京禮部尚書。崇禎三年(1630年)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進文淵閣,崇禎五年(1632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進武英殿。史載“體仁輔政數(shù)年,念朝士多與為怨,不敢恣肆,用廉謹自結(jié)于上,苞苴不入門?!睖伢w仁與禮部侍郎周延儒兩人在崇禎帝朱由檢即位之初選擇閣輔時,以錢謙益收賄名義打擊錢謙益,并且全力打擊錢謙益同黨,而被不愛黨爭的朱由檢信任,崇禎元年(1628年)便與周延儒入閣并出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而后來溫體仁又排擠周延儒,并出任閣輔。溫體仁善于利用朱由檢的個性而當政八年,并得到朱的恩禮優(yōu)渥,而且也以為溫體仁是個不組黨羽的孤立之士;但是「同官非病免物故,即以他事去」(同僚或者因病亡離職,或者被其他原因免職),引發(fā)朝臣的不滿與批評;崇禎十年(1637年)劉宗周等人上奏指出溫體仁的十二大罪,而最后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曹化淳向朱告密,指稱溫體仁自有黨羽,朱大驚說“體仁有黨”,最后免除溫體仁的閣輔之職。崇禎十年(1637年)六月,一日溫體仁正在吃飯。忽有太監(jiān)傳旨,令削去溫體仁官職。崇禎十一年(1638年)溫體仁病故烏程家中?!?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
白貽忠(1573年—1629年),字惟臣,號虞鄰,直隸武進縣(今江蘇常州市武進區(qū))人。萬歷進士。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初授江西金溪縣知縣,丁內(nèi)艱,服闋改河南彰德府臨漳縣知縣,秩滿封文林郎,天啟三年(1623年)任北直隸成安縣知縣,升刑部主事。恤刑江西,歷刑部員外郎,升福建福州知府,封中憲大夫,未半載,卒于公署,州人立廟祀之。其墓在常州市潞城鎮(zhèn),1996年被發(fā)掘清理,出土《明中憲大夫福建福州守虞鄰白公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