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4
詞典
1
分類詞匯
13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分類詞匯
方便
覺悟
悟道
法喜
求心
鈍根
悟理
入理
南頓
覺世
悟佛
頓修
證法
《國語辭典》:
方便
拼音:
fāng biàn
1.便利。如:「馬路開通之后,行車方便多了。」
2.便利于人的事。如:「請您行個方便,幫幫忙吧!」《文明小史》第八回:「劉伯驥是曉得教士脾氣的,又因自己素性爽直,不去同教士說,先把實情回絕了和尚,免他再生妄想。誰知老和尚聽了不以為然,只說:『劉相公不肯方便。』」
3.上廁所?!段饔斡洝返谖迦兀骸改瞧牌偶慈蓚€凈桶來,教他兩個方便?!埂豆僭捴改?。卷三。使令通話》:「有一件老爺想不到得用的東西,為太太可是很要緊,就是太太忽然若是走動的時候,怕是沒有個方便地方。」
分類:
方便
隨機
合適
給予
佛教語
靈便
便利
機會
容易
解手
便宜行事
方法
計謀
錢財
乘便
適宜
舒適
時機
寬裕
算計
排泄
訣竅
幫助
靈活
小便
因人
施教
悟佛
佛法
真義
《國語辭典》:
覺悟(覺悟)
拼音:
jué wù
1.醒悟以往的困惑或過失?!盾髯?。成相》:「不覺悟,不知苦。」《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
2.佛教用語。指經由修行,證悟真理,而滅除無明、煩惱的圣者境界?!陡菊f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六:「于諸法中覺悟者,唯愿當開甘露門?!?/div>
分類:
覺悟
佛教語
佛教
自覺
覺醒
啟發(fā)
通情達理
悔悟
覺察
開導
領悟
悟佛
真理
《國語辭典》:
覺寤(覺寤)
拼音:
jué wù
1.睡醒?!稏|觀漢記。卷九。馮異傳》:「覺寤,心中動悸?!?br />2.醒悟已往的困惑或過失?!痘茨献?。要略》:「終身顛頓乎混溟之中,而不知覺寤乎昭明之術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國語辭典》:
悟道
拼音:
wù dào
證悟真理。唐。
王維
〈
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
〉二首之一:「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顾?。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小說講經史》:「談經者,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者,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div>
分類:
悟道
領悟
悟佛
佛理
出家
《國語辭典》:
法喜
拼音:
fǎ xǐ
因聽聞佛法,而產生的喜悅。南朝梁。
武帝
摩訶般若懺文
:「愿諸眾生,離染著相,回向法喜,安住禪悅?!顾?。
蘇軾
〈
贈王仲素寺丞
〉詩:「雖無孔方兄,顧有法喜妻?!?/div>
分類:
佛教語
參悟
悟佛
佛法
產生
喜悅
《漢語大詞典》:
求心
謂玄思冥想,求悟佛理。佛教禪宗認為佛在人心,自省其心性,即可悟道成佛。 宋
蘇軾
《海會寺清心堂》
詩:“ 南郭子綦 初喪我,西來 達磨 尚求心?!?王十朋 集注引 師民瞻 曰:“ 達磨 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悟道?!?宋
葉適
《趙振文傳借琉璃燈鋪寫山水人物》
詩:“坐有求心客,駭目不忍看?!?/div>
分類:
悟佛
佛理
佛教
禪宗
人心
《國語辭典》:
鈍根(鈍根)
拼音:
dùn gēn
人根性鈍滯不利,對佛理反應遲鈍,相對利根而言。宋。
蘇軾
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納裙相報次韻
:「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div>
分類:
佛教語
缺少
靈性
愚鈍
領悟
悟佛
佛法
《漢語大詞典》:
悟理
(1).領會道理。 唐
蘇颋
《授吳昇太子左贊善大夫制》
:“ 吳昇 悟理明達,用心微妙,博以才藝,精於談吐?!?br />(2).參悟佛理。 明
陳子龍
《蕭山寺作》
詩:“悟理塵網(wǎng)超,藴真玄賞契?!?/div>
分類:
領會
參悟
悟佛
道理
佛理
《國語辭典》:
入理
拼音:
rù lǐ
切合事理。如:「爺爺年紀雖大,但對事情剖析入理,一點都不含糊?!?/div>
分類:
領悟
道理
悟佛
佛理
《國語辭典》:
入情入理
拼音:
rù qíng rù lǐ
非常切合情理?!稈呙灾恪返谌兀骸感凝S側著耳朵,覺得此段議論,入情入理,不禁連連點首?!埂丢{子吼》第五回:「你沒有看見佛家戒殺牛馬的條文嗎?何嘗不說得入情入理,但是事實上那里有人聽他的呢!」
分類:
情理
《國語辭典》:
南頓(南頓)
拼音:
nán dùn
中國禪宗自六祖慧能之后,分成南、北兩宗。南宗禪法以機緣成熟,瞬間開悟,故稱為「南頓」?!毒暗聜鳠翡?。卷九。京兆大薦福寺弘辯禪師》:「其所得法雖一,而開導發(fā)悟有頓漸之異,故曰:『南頓北漸』。」
分類:
佛教語
古國
禪宗
宗主
主張
頓悟
悟佛
佛果
一派
南宗
《國語辭典》:
覺世(覺世)
拼音:
jué shì
佛教用語。自己覺悟佛道之后,又說法使世人覺悟,使皆脫離生死輪回之苦,稱為「覺世」。
分類:
佛教
佛教用語
自己
覺悟
悟佛
佛道
世人
《漢語大詞典》:
悟佛
了悟佛理。 唐
劉禹錫
《偶作》
詩之二:“養(yǎng)生非但藥,悟佛不因人。”
分類:
了悟
悟佛
佛理
《漢語大詞典》:
頓修(頓修)
佛教語。指佛教禪宗頓悟佛果的修行方法。
《壇經·頓漸品》
:“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 元
鄧文原
《重刻〈禪源詮〉序》
:“至於空宗、性宗之別,頓修、漸修之殊,莫不會其指歸,開示正覺?!眳⒁姟?頓悟 ”。
分類:
佛教語
佛教
禪宗
頓悟
悟佛
佛果
修行
行方
《國語辭典》:
頓悟(頓悟)
拼音:
dùn wù
佛教用語:(1)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段鍩魰?。卷四。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2)證悟一切現(xiàn)象都無真實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南朝梁。劉孝標。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悟于七住?!?/div>
分類:
頓悟
佛教語
頓然
領悟
不假
時間
階次
直接
悟入
真理
《漢語大詞典》:
證法(證法)
謂修煉和參悟佛法。 柳亞子
《蘇玄瑛新傳》
:“初, 莊湘 欲以 雪鴻 妻 玄瑛 , 玄瑛 垂淚曰:‘吾證法身久,辱命奈何?’遂已?!?/div>
分類:
修煉
參悟
悟佛
佛法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