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5
詞典
11
分類詞匯
14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崖 → 厓崖”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分類詞匯
懸?guī)r
垠堮
垠崖
瀑布
復(fù)道
山崩
危崖
崖邊
山膚
墮崖
猿眩
摩崖石刻
勒馬懸崖
巔崖峻谷
《國語辭典》:
懸?guī)r(懸?guī)r)
拼音:
xuán yán
高聳險(xiǎn)峻的巖壁。如:「一道瀑布從懸?guī)r上奔瀉而下,流入河谷中。」
分類:
懸崖
《國語辭典》:
垠堮
拼音:
yín è
邊際、界限?!痘茨献?。俶真》:「所謂有始者,繁憤未發(fā),萌兆牙蘗,未有形埒垠堮?!挂沧鳌港蠖酢埂ⅰ港箦姟?。
分類:
界限
懸崖
邊際
《漢語大詞典》:
垠崖
(1).猶懸崖。 唐
韓愈
《調(diào)張籍》
詩:“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潘飛聲
《題披秘石門》
詩:“垠崖劃軒豁,巨壁爭開張?!?br />(2).邊際。 宋
曾鞏
《游瑯琊山》
詩:“所要挾道德,不愧 丘 與 回 。先生逐二子,誰能計(jì)垠崖?!?/div>
分類:
邊際
懸崖
《國語辭典》:
瀑布
拼音:
pù bù
水由高處直瀉而下,遠(yuǎn)望似布垂落,稱為「瀑布」。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注》:「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埂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疙槤九郎?,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div>
分類:
瀑布
懸崖
河床
陡坡
傾瀉
水流
《國語辭典》:
復(fù)道(復(fù)道)
拼音:
fù dào
樓閣間相連通行的道路。《漢書。卷八一??坠鈧鳌罚骸副睂m有紫房復(fù)道通未央宮?!挂沧鳌笍?fù)道」。
《國語辭典》:
復(fù)道(複道)
拼音:
fù dào
樓閣中上下重疊的通行道路?!妒酚?。卷九九。叔孫通傳》:「孝惠帝為東朝長樂官,及閒往,數(shù)蹕煩人,乃作復(fù)道,方筑武庫南?!挂沧鳌笍?fù)道」、「復(fù)陸」。
分類:
樓閣
間架
架空
水陸
通道
懸崖
兩路
間有
上下
閣道
兩重
復(fù)道
《國語辭典》:
山崩
拼音:
shān bēng
是指在重力的影響下,塊體沿著一段山坡下滑的現(xiàn)象。山崩的原因是山坡上的巖石或土壤吸收大量的水,導(dǎo)致內(nèi)部的摩擦力降低,土壤或巖石喪失其穩(wěn)固性而下滑。也稱為「坍方」。
分類:
山崩
懸崖
陡坡
巖石
砂土
突然
破裂
崩落
《漢語大詞典》:
山崩川竭
亦作“ 山崩水竭 ”。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認(rèn)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
《
國語·周語上
》
:“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之?!?漢
荀悅
《漢紀(jì)·成帝紀(jì)四》
:“ 蜀郡 本 漢 所興,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清
姚燮
《雙鴆篇》
:“郎飽妾共飽,郎飢妾共飢;一飢一飽與郎共,山崩川竭無更移。”
分類:
山岳
崩塌
河川
干枯
為是
重大
事變
征兆
《漢語大詞典》:
危崖
高峻的懸崖。 明 徐弘祖
《
徐霞客游記·游嵩山日記
》
:“兩旁危崖萬仞,石脊懸其間,殆無寸土?!?清
龔自珍
《西域置行省議》
:“先期斬危崖,劃仄嶺,引淙泉,瀉漫壑?!?/div>
分類:
高峻
懸崖
《國語辭典》:
崖邊(崖邊)
拼音:
yá biān
懸崖、峭壁的邊沿。如:「站在崖邊向下看,陡峭的深谷里,奇石遍布,溪流湍急?!埂段饔斡洝返诙换兀骸敢话炎プ⊙嶂^,兩三捽,捽在山石崖邊,現(xiàn)了本相,卻是一個(gè)黃毛貂鼠。」
分類:
崖邊
懸崖
峭壁
邊沿
《漢語大詞典》:
山膚(山膚)
(1).即石耳。體呈扁平圓形,固著于石面,多產(chǎn)于懸崖石壁上,可供食用和藥用。 漢
枚乘
《七發(fā)》
:“肥狗之和,冒以山膚?!?宋
梅堯臣
《送王屋知縣孫秘丞》
詩:“山膚有時(shí)得虞獵,不比彘肉烹連毛?!?清
方以智
《
通雅·飲食
》
:“或曰,山膚,石耳之類。”
(2).指山產(chǎn)的美味食品。參見“ 山膚水豢 ”。
(3).山的表層。 明 徐弘祖
《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
》
:“從其內(nèi)穿隙透竅,多有旁穴,上引天光,外逗云影,知其東透山膚甚薄,第穴小竇懸,不容人跡,漫為出入耳?!?清
汪洪度
《黃山領(lǐng)要錄·黃山》
:“山膚剝盡,而骨僅存?!?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
詩:“樹下每每無寸草,山膚只剩赤條條。”
分類:
表層
美味
食品
扁平
平圓
圓形
固著
多產(chǎn)
懸崖
崖石
石壁
壁上
《漢語大詞典》:
山膚水豢(山膚水豢)
《
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饗歌
》
:“道高物備食多方,山膚既善水豢良?!北局干缴纤谐霎a(chǎn)的美味食物。后泛稱美味。 明
王志堅(jiān)
《表異錄·飲食》
:“食之美曰山膚水豢。”
分類:
山上
上水
水中
中出
美味
食物
稱美
《國語辭典》:
墮崖(墮崖)
拼音:
duò yá
墜落懸崖。如:「他登山時(shí),不慎失足,墮崖而死?!?/div>
分類:
墜落
懸崖
《國語辭典》:
猿眩(蝯眩)
拼音:
yuán xuàn
猿擅長攀援,臨岸而目眩,故用以比喻險(xiǎn)峻?!痘茨献?。俶真》:「登千仞之溪,臨猿眩之岸,不足以滑其和?!?jié)h。高誘。注:「猿臨其岸而目眩也?!?/div>
分類:
懸崖
目眩
險(xiǎn)峻
《國語辭典》:
摩崖石刻
拼音:
mó yá shí kē
雕刻在山壁上的文字、圖像等。古人通常在風(fēng)景名勝處的懸崖山壁上,刻下經(jīng)書或功名事跡,留傳后世。后因字跡優(yōu)美,遂成為供人觀賞的藝術(shù)品。如〈泰山摩崖金剛經(jīng)〉。
分類:
雕刻
山壁
壁上
文字
圖像
常在
風(fēng)景
名勝
懸崖
《國語辭典》:
勒馬懸崖(勒馬懸崖)
拼音:
lè mǎ xuán yá
來到懸崖前而能勒住馬的奔勢。比喻人面臨危險(xiǎn)境地時(shí),能體悟明辨,及時(shí)回頭。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六。姑妄聽之二》:「偶差一念,魔障遂生。幸道力原深,故忽迷忽悟,能勒馬懸崖耳?!?/div>
分類:
來到
懸崖
勒住
人面
面臨
臨危
危險(xiǎn)
險(xiǎn)境
境地
《國語辭典》:
巔崖峻谷(巔崖峻谷)
拼音:
diān yá jùn gǔ
陡峭的懸崖,深峻的山谷。形容山勢險(xiǎn)峻。《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是年十月自陰平進(jìn)兵,至于巔崖峻谷之中,凡二十馀日,行七百馀里,皆是無人之地?!?/div>
分類:
陡峭
懸崖
山谷
山勢
險(xiǎn)峻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