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4詞典 3分類詞匯 121
《漢語大詞典》:忻悚
喜悅與惶恐。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得吾兄二十四日手書數(shù)番,忻悚兼至?!?/div>
分類:喜悅惶恐
《漢語大詞典》:靦懼(靦懼)
慚愧惶恐。 唐 上官儀 《為太仆卿劉弘基請致仕表》:“久尸厚祿,靦懼在躬。”
《漢語大詞典》:祗竦
恭敬惶恐。 晉 陸機 《謝平原內(nèi)史表》:“拜受祗竦,不知所裁。”
分類:恭敬惶恐
《漢語大詞典》:惶迫
惶恐著急。后漢書·朱暉傳:“昆弟賓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動?!?span id="6y08ars" class="book">《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鋹》:“二月,師度 馬逕 , 鋹 遣其右僕射 蕭漼 奉表降。 漼 行, 鋹 惶迫,復令整兵拒命。”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保路運動》:“披瀝上陳,惶迫待命?!?/div>
分類:惶恐著急
《漢語大詞典》:皇灼
惶恐焦急。 宋 王明清 《揮麈錄》卷十一:“ 康國 始知為諫官,驚悵恐怖,腳蹙踏子飜空,灰火滿地,皇灼而退?!?/div>
分類:惶恐焦急
《漢語大詞典》:悲悚
悲傷惶恐。《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嶷傳》:“乃至撤膳移寢,坐泣遷旦,神儀損耗,隔宿改容,奉瞻圣顏,誰不悲悚?!?/div>
《漢語大詞典》:惶窘
惶恐窘迫。《后漢書·鄧騭傳》:“終不敢橫受爵土,以增罪累?;叹秸鳡I,昧死陳乞?!?span id="ghyso8e" class="book">《周書·晉蕩公護傳》:“城中不意兵至,惶窘失圖?!?魯迅 《集外集·記“楊樹達”君的襲來》:“女工很惶窘了,但終于很怕地回答:‘沒有?!?/div>
分類:惶恐窘迫
《漢語大詞典》:顙汗(顙汗)
額上冒汗。表示慚愧、惶恐。 宋 文同 《夏日閑書墨君堂壁》詩之一:“冠帶坐大暑,顙汗常涓涓。每懼落深責,取適敢自便?!?明 方孝孺 《吳氏二賢母哀辭》:“彼何人兮艷婦,夫尸在牀兮笑言詡詡,傾人宗兮殞人祀,地下逢之兮顙汗猶泚?!眳⒁姟?顙泚 ”。
分類:慚愧惶恐
《漢語大詞典》:顙泚(顙泚)
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視?!?趙岐 注:“顙,額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見其親為獸蟲所食,形體毀敗,中心慙,故汗泚泚然出於額。”后因以“顙泚”表示心中慚愧、惶恐。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隆友道》:“豈其英爽,猶累形軀,同時之人,能不顙泚?!?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聞之猶鼻酸,見者宜顙泚?!?/div>
《漢語大詞典》:惕汗
惶恐而汗出。 唐 沈亞之 《與福州使主徐中丞第一書》:“伏維俯賜終筆,書辭再陳,無任惕汗,謹再拜?!?/div>
分類:惶恐
《漢語大詞典》:惶促
惶恐拘謹。后漢書·鄭興傳:“今陛下高明而羣臣惶促,宜留恩柔剋之政,垂意《洪范》之法,博採廣謀,納羣下之策。”
分類:惶恐拘謹
《漢語大詞典》:惶慚(惶慚)
惶恐羞慚。 宋 范正敏 《遯齋閑覽·安石遇人談文》:“有一客徐謂曰:‘爾知書乎?’公但唯唯。復問‘君何姓?’拱手而答曰:‘ 安石 姓 王 ?!娰e惶慚,遽謝而退?!?/div>
分類:惶恐羞慚
《漢語大詞典》:悸悸
(1).下垂貌。《詩·衛(wèi)風·芄蘭》“垂帶悸兮” 毛 傳:“垂其紳帶,悸悸然有節(jié)度。” 陸德明 釋文:“悸兮,垂貌?!?br />(2).惶恐貌。 唐 杜甫 《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之五:“內(nèi)則拳拳然事親如有闕,外則悸悸然求賢如不及。” 唐 孫樵 《出蜀賦》:“心悸悸而程不敢逸兮,徒憭慄而興嘆?!?/div>
《漢語大詞典》:迷惶
迷惑惶恐。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神泰逢》:“天氣是動, 孔甲 迷惶?!?茅盾 《子夜》十二:“靠在藤椅背上的 吳少奶奶 仰臉迷惶地望著天空的星?!?茅盾 《青年苦悶的分析》:“你為此審慎,為此迷惶,為此而痛感生命之力無從發(fā)泄,而感苦悶?!?/div>
分類:迷惑惶恐
《漢語大詞典》:悲怖
哀痛惶恐。晉書·后妃傳下·康獻褚皇后:“今社稷危急,兆庶懸命……臣等不勝悲怖,謹伏地上請?!?/div>
分類:哀痛惶恐
《漢語大詞典》:吃悸
因惶恐而口齒不清。 唐 司空圖 《上譙公書》:“而小子雖吃悸,不能面發(fā),愿激揚於片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