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9,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銀臺
神山
東朝
龍樓
一廛
靈源
楓宸
所止
仙境
紫霄
貝闕
故所
菰蘆
虎穴
紫閣
《國語辭典》:銀臺(銀臺)  拼音:yín tái
1.本為宮門名。唐。李肇《翰林志》:「今在右銀臺門之北,第一門向榜曰翰林之門,其制高大重復,號為胡門,入門直西為學士院,即開元十六年所置也?!固迫私逡灾负擦謱W士院。唐。李白相逢行〉:「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436' target='_blank'>韓偓 雨后月中玉堂閒坐詩:「銀臺直北金鑾外,暑雨初晴皓月中。」
2.仙人所居住的處所。《后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聘王母于銀臺兮,羞玉芝以療饑?!?br />3.職官名。宋有銀臺司,掌受天下狀奏案牘,因司署在銀臺門內(nèi)故名。明、清置通政司,職掌相當,故稱通政司為「銀臺」。
《漢語大詞典》:銀臺門(銀臺門)
宮門名。 唐 時翰林院、學士院都在 銀臺門 附近,后因以 銀臺門 指代翰林院。 唐 李白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詩之一:“承恩初入 銀臺門 ,著書獨在金鑾殿?!?宋 陳師道 《次韻答少章》:“出入 銀臺門 ,為米不為醴?!?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出 銀臺門 乘馬,謂之大三味,如釋氏之去纏縛而自在也。”亦省作“ 銀臺 ”。 宋 陸游 《后園閑步》詩:“人生要是便疏豁, 金馬 、 銀臺 莫問津。” 錢仲聯(lián) 校注引 李肇 翰林志:“翰林院在 銀臺門 北?!?清 鄭燮 《送陳坤秀才入都》詩:“長風吹天片云邈, 銀臺 萬樹含煙翻?!?/div>
《漢語大詞典》:銀臺司(銀臺司)
宋 門下省所轄官署。掌管天下奏狀案牘。司署設在 銀臺門 內(nèi),故名。《宣和遺事》前集:“當有銀臺司 范鎮(zhèn) 上疏,奏言青苗錢擾民不便?!?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銀臺司兼門下對駮……寺監(jiān)具申狀,雖三司亦言上銀臺。”宋史·職官志一:“銀臺司,掌受天下奏狀案牘,抄録其目進御,發(fā)付勾檢,糾其違失而督其淹緩?!币嗍∽鳌?銀臺 ”。 宋 黃庭堅 《次韻子瞻武昌西山》:“ 黃州 副使坐閑散,諫疏無路通銀臺。” 任淵 注引《國朝會要》:“銀臺司掌受天下奏狀。” 明 謝榛 《夜話李孺長書屋因懷其尊君左納言》詩:“歲暮銀臺應感嘆,幾人封事為蒼生?”
《漢語大詞典》:神山
神話中謂神仙所居住的山。史記·封禪書:“乃益發(fā)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數(shù)千人求 蓬萊 神人?!?宋 蘇軾 《石芝》詩:“神山一合五百年,風吹石髓堅如鐵?!?/div>
《國語辭典》:東朝(東朝)  拼音:dōng cháo
1.漢代的長樂宮,在未央宮之東,太后常居此,因故轉(zhuǎn)稱太后為「東朝」?!稘h書。卷五二。灌夫傳》:「上然之,賜嬰食,曰:『東朝廷辯之?!弧姑?。朱有燉 元宮詞:「包髻團衫別樣妝,東朝謁罷出宮墻?!?br />2.太子。晉。陸機答賈長淵詩〉:「東朝既建,淑問峨峨?!埂缎绿茣?。卷一一四。列傳。崔融》:「累補宮門丞、崇文館學士。中宗為太子時,選侍讀,典東朝章疏?!挂卜Q為「東儲」。
《漢語大詞典》:東內(nèi)(東內(nèi))
(1). 唐 大明宮 (后改 蓬萊宮 )的別稱。舊唐書·地理志一:“ 東內(nèi) 曰 大明宮 ,在 西內(nèi) 之東北。 高宗 龍朔 二年置…… 高宗 以后,天子常居 東內(nèi) ,別殿、亭、觀三十餘所?!?br />(2).泛指宮內(nèi)東面的宮。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四:“東內(nèi)斜將紫禁通,龍池鳳苑夾城中?!?/div>
《國語辭典》:龍樓(龍樓)  拼音:lóng lóu
1.西漢時太子所居住的門樓上刻有銅龍,故稱太子的宮殿為「龍樓」。唐。姚合 和高諫議入翰苑詩:「紫殿講筵鄰御座,青宮賓榻入龍樓?!?br />2.帝王的宮闕。
《國語辭典》:一廛  拼音:yī chán
古時一個成人定居、自給自足所需的土地,約百畝之地?!睹献?。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為氓。」
《漢語大詞典》:靈源(靈源)
(1).對水源的美稱。 宋 王十朋 《題雙瀑》詩:“瀑水 簫峯 下,靈源不可尋?!?清 魏源 《古詩答陸彥若》之二:“ 崑崙 閟靈源,濫觴儲五湖?!?br />(2).喻帝緒,帝業(yè)。 唐 權德輿 《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之一:“筮水靈源濬,因山祔禮崇。”舊唐書·禮儀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構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業(yè)……又 世祖 元皇帝 潛鱗韞慶,屈道事 周 ,導濬發(fā)之靈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隱者所居、遠離塵世之地。 唐 呂巖 《浪淘沙》詞:“我有屋三椽,住在靈源。無遮四壁任蕭然。萬象森羅為斗栱,瓦蓋青天?!?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靈源有路不可入,但見幾片流出云中花?!?br />(4).指心靈。 晉 陸云 《夏府君誄》:“淪心眾妙,洞志靈源?!?宋 蘇轍 《遺老齋絕句》之二:“眾音入我耳,諸色過吾目,聞見長歷然,靈源不受觸?!?元 張宇 《閑述》詩之一:“此性生而與道俱,靈源?;忌偃耸琛!?/div>
《國語辭典》:楓宸(楓宸)  拼音:fēng chén
朝廷。漢宮殿多植楓,故稱為「楓宸」。明。朱權《卓文君》第一折:「既不能彀曉謁楓宸入建章。早難道暮登天子堂?!埂队讓W瓊林。卷一。朝廷類》:「椒房是皇后所居,楓宸乃人君所蒞。」也稱為「楓陛」。
《漢語大詞典》:所止
(1).所居之地。《詩·商頌·玄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span id="fd1ovoy"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二六五引 唐 丁用晦 《芝田錄》:“又問弟知 白員外 所止否?”
(2).所到之地。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然其所止,百步之內(nèi)耳?!?/div>
分類:所居
《國語辭典》:仙境  拼音:xiān jìng
1.神仙居住的地方。
2.形容景致優(yōu)美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三五回:「看看湖光山色,真如仙境?!埂独蠚堄斡洝返诰呕兀骸冈律智逵职祝持菍訉盈B疊的山,一步高一步的上去,真是仙境?!?/div>
《漢語大詞典》:紫霄
(1).高空。 晉 曹毗 《馬射賦》:“狀若騰虬而登紫霄,目似晨景之駭扶木?!?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左右青靄,表里紫霄?!?明 顧大典 《青衫記·劉白謁元》:“ 匡廬 近,瀑布高,銀河半落界紫霄?!?br />(2).指帝王所居。 南朝 梁簡文帝 《圍城賦》:“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唐 李白 《東武吟》:“清切紫霄迥,優(yōu)游丹禁通。” 明 張居正 《送朱文石使楚》詩之一:“起草違丹陛,銜綸降紫霄?!?/div>
《漢語大詞典》:貝闕(貝闕)
以紫貝為飾的宮闕。本指 河伯 所居的龍宮水府,后用以形容壯麗的宮室。語出《楚辭·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zhí)?,紫貝闕兮朱宮?!?南朝 齊 謝朓 《祀敬亭山廟》詩:“貝闕眡 阿宮 ,薜帷陰網(wǎng)戶?!?唐 李商隱 《利州江潭作》詩:“ 河伯 軒窗通貝闕,水宮帷箔卷冰綃。” 清 魏源 《秦淮燈船引》:“誰幻江城作蜃樓,誰化暑宵成貝闕。”參見“ 貝闕珠宮 ”。
《國語辭典》:貝闕珠宮(貝闕珠宮)  拼音:bèi què zhū gōng
用貝類和珍珠等裝飾的水神宮闕。語本《楚辭。屈原。九歌。河伯》:「魚麟屋兮龍?zhí)?,紫貝闕兮朱宮?!?jié)h。王逸。注:「文苑作珠宮。」后形容宮殿的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豆卤驹麟s劇。慶長生。第四折》:「你看那香焚寶鼎,紫霧漾漾,玉樓金殿,貝闕珠宮,便如天宮之景也?!挂沧鳌钢閷m貝闕」。
《國語辭典》:故所  拼音:gù suǒ
原來的地方。多指舊日所居之地?!读凝S志異。卷二。阿寶》:「回視,猶癡立故所?!?/div>
《漢語大詞典》:菰蘆(菰蘆)
(1).菰和蘆葦。 宋 陸游 《聞新雁有感》詩:“新雁南來片影孤,冷云深處宿菰蘆?!?清 何鞏道 《歸至鐵岡》詩:“菰蘆自古容鷗鷺,怪得閒身到水邊。”
(2).借指隱者所居之處;民間。 三國 蜀 諸葛亮 《稱殷禮》:“ 東吳 菰蘆中,乃有奇?zhèn)ト绱巳恕!?明 馮夢龍 《〈智囊補〉自敘》:“余菰蘆中老儒爾?!?清 錢謙益 《答何三季穆》詩之三:“湖海憂危惟汝獨,菰蘆豪杰更誰如?!?/div>
《國語辭典》:虎穴  拼音:hǔ xuè
比喻危險的境地?!度龂?。卷五四。吳書。呂蒙傳》:「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漢語大詞典》:紫閣(紫閣)
(1).金碧輝煌的殿閣。多指帝居。 漢 崔琦 《七蠲》:“紫閣青臺,綺錯相連。” 南朝 梁 江淹 《宋故銀青光祿大夫?qū)O夐墓銘》:“紫閣咸趨,朱軒既履?!?明 高啟 《送王哲判官之上黨》詩:“朝辭紫閣下,暮宿 黃河 壖?!?br />(2).指仙人或隱士所居。 晉 陸云 《喜霽賦》:“改 望舒 之離畢兮,曜六龍於紫閣。” 唐 張籍 《寄紫閣隱者》詩:“紫閣氣沉沉,先生住處深?!?br />(3). 唐 代曾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令為紫微令。因稱宰相府第為紫閣。 唐 元稹 《酬盧秘書》詩:“夢云期紫閣,厭雨別黃梅?!?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紫閣名公,黃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