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答 → 荅答”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報聞(報聞)
(1).封建時代,天子批答臣下奏章時,書一“聞”字,謂之報聞。意謂所奏之事已知。漢書·哀帝紀:“書奏,天子報聞。”
(2).泛指天子批答。 漢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 操 欲迷奪時明,杜絶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div>
《漢語大詞典》:需頭(需頭)
指章奏空出首幅,以供詔旨批答之用。 漢 蔡邕 獨斷卷上:“凡羣臣上書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章者,需頭,稱稽首上書謝恩陳事詣闕通者也。奏者亦需頭……表者,不需頭。” 宋 楊萬里 《謝何樞使舉女婿陳丞改官啟》:“幕府之舉賢材,首剡需頭之奏?!?明 楊慎 譚苑醍醐·需頭:“ 蔡邕 獨斷載 漢 代章奏之式。所謂需頭者,蓋空其首一幅,以俟詔旨批答,陳請之奏用之。不需頭者,申謝之奏用之?!?/div>
《漢語大詞典》:敕答
帝王的批答。南史·蕭子云傳:“ 梁 初,郊廟未革牲牷,樂辭皆 沈約 撰,至是承用。 子云 啟宜改之,敕答曰:‘此是主者守株,宜急改也?!?/div>
分類:帝王批答
《漢語大詞典》:五題(五題)
宋 代,入翰林學士院須試內制、外制、批答、詩、賦五項,稱為“五題”。《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五引 宋 蔡啟 《察寬夫詩話》:“學士自外官拜者, 貞元 初,皆召試制書、批答、詩各一首, 張仲素 后,有加賦一首,名曰五題…… 李文正公 顯德 中以主客員外郎遷屯田郎中,為學士, 竇伊 以詩賀之曰:‘新銜錦帳連三字,舊制星垣放五題?!w以此也?!?/div>
《漢語大詞典》:赭案
皇帝批答公文、處理政事的赤色長桌。 唐 杜牧 《李甘詩》:“君門曉日開,赭案橫霞布?!?宋 沈遘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還奉贈》:“昔初并命銀臺下,今獨先還赭案前。”
《國語辭典》:發(fā)票(發(fā)票)  拼音:fā piào
商店于人購物時,將物名及物價開單,隨貨交與買者,政府亦憑此課稅,稱為「發(fā)票」。參見「統(tǒng)一發(fā)票」條。
《漢語大詞典》:票擬(票擬)
明 清 內閣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將擬定之辭書寫于票簽,附本進呈皇帝裁決,稱為“票擬”。 清 代設軍機處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廢。明史·鄭以偉傳:“文章奧博,而票擬非其所長?!?清 黃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銘》:“ 潯 帥 陳邦傅 請世守 粵西 ,如 黔國 故事。公票擬不允?!?清 黃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銘》:“夫未進呈曰票擬,既落紅即圣旨?!?清 昭梿 嘯亭雜錄·郭劉二疏:“凡閣中票擬俱由 明珠 指麾,輕重任意?!?/div>
《漢語大詞典》:擬票(擬票)
明 清 時,各處奏本送達內閣后,由閣員用墨筆預擬批答于浮票,再送呈皇帝朱批,稱為擬票,也稱票擬。 明 張居正 《嶺西大捷辭免加恩疏》:“ 廣東 羅旁 大捷,請敘録有功人員本,臣已酌量擬票上請。”
《漢語大詞典》:票擬(票擬)
明 清 內閣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將擬定之辭書寫于票簽,附本進呈皇帝裁決,稱為“票擬”。 清 代設軍機處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廢。明史·鄭以偉傳:“文章奧博,而票擬非其所長?!?清 黃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銘》:“ 潯 帥 陳邦傅 請世守 粵西 ,如 黔國 故事。公票擬不允?!?清 黃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銘》:“夫未進呈曰票擬,既落紅即圣旨?!?清 昭梿 嘯亭雜錄·郭劉二疏:“凡閣中票擬俱由 明珠 指麾,輕重任意。”
《漢語大詞典》:票本
附有簽條供帝王批答的章奏。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凡在 賢 左右念本章者, 蘇 雄 、 陳福壽 、 李朝欽 、 裴有聲 也。每日清晨叩頭旁立,挨次回通本、封本、票本話者, 李永貞 、 石元雅 、 涂文輔 三人?!?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內閣辦本:“ 漢 票簽處, 漢 侍讀二人統(tǒng)之,專司票本及本內應批駁入奏之事?!眳⒁姟?票擬 ”。
《漢語大詞典》:票擬(票擬)
明 清 內閣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將擬定之辭書寫于票簽,附本進呈皇帝裁決,稱為“票擬”。 清 代設軍機處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廢。明史·鄭以偉傳:“文章奧博,而票擬非其所長?!?清 黃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銘》:“ 潯 帥 陳邦傅 請世守 粵西 ,如 黔國 故事。公票擬不允?!?清 黃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銘》:“夫未進呈曰票擬,既落紅即圣旨?!?清 昭梿 嘯亭雜錄·郭劉二疏:“凡閣中票擬俱由 明珠 指麾,輕重任意?!?/div>
《漢語大詞典》:閣票(閣票)
明 代至 清 初。內閣加在奏章上代擬皇帝批答的浮簽。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自逆 賢 擅政,盡將歷練老成之人擯斥殺害,內御司房,或退出于冷淡衙門林衡等署西,各以名銜前后分管之。其在外之閣票,在內之搭票,一應旨意圣諭御札,俱由文書房落底簿發(fā)行?!?/div>
《漢語大詞典》:票旨
明 清 時代,內閣學士代皇帝批答章奏,書寫批語于票簽,貼各疏面,謂之“票旨”。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四:“ 楊文定 亦但以太常少卿入,不兼部臣,亦無散官,故其權甚輕;然各衙門章奏皆送閣下票旨,事權所在,不得不重?!?span id="roidcff" class="book">《明史·宦官傳二·魏忠賢》:“大學士 黃立極 、 施鳳來 、 張瑞圖 票旨,亦必曰‘朕與厰臣’,無敢名 忠賢 者。 山東 產麒麟,巡撫 李精白 圖象以聞, 立極 等票旨云:‘厰臣修德,故仁獸至?!眳㈤?清 姚之駰 《元明事類鈔六·票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二·批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