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抗爭(抗爭)  拼音:kàng zhēng
對不滿意的措施或意見,極力抗拒,爭取對方同意自己的要求。如:「對這件事,我必須據(jù)理抗爭?!埂肚迨犯濉>硪晃灏?。邦交志六》:「南滿鐵道附屬電線,原中國所設,日本占有之,后取供公用,中國抗爭無效?!?/div>
《漢語大詞典》:二月抗爭
1967年2月,周恩來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碰頭會。會上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軍委領導人,對“文革”的錯誤作法提出尖銳的批評。圍繞“文革”要不要黨的領導,應不應將老干部統(tǒng)統(tǒng)打倒,要不要穩(wěn)定軍隊等重大問題,同康生、陳伯達、張春橋等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18日,毛澤東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員開會,批評了在懷仁堂會議上提意見的老同志。此后,又被林彪、江青等誣稱為“二月逆流”。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后,中共中央正式宣布為“二月逆流”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