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8詞典 2分類詞匯 156
《漢語大詞典》:棄禮(棄禮)
拋棄禮制。左傳·昭公十三年:“棄禮違命, 楚 其危哉!”左傳·哀公七年:“ 晉 范鞅 貪而棄禮,以大國懼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div>
分類:拋棄禮制
《國語辭典》:棄背(棄背)  拼音:qì bèi
1.親屬中長者過世。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終制》:「先夫人棄背之時(shí),屬世荒饉,家涂空迫?!?br />2.拋棄背離。唐。白居易 得景娶妻三年無子舅姑將出之訴云歸無所從:「承家不嗣,禮許仳離。去室無歸,義難棄背?!?/div>
《漢語大詞典》:遺慮(遺慮)
(1).馀念;其他的想法。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應(yīng)瑒》:“傾軀無遺慮,在心良已敍?!?br />(2).拋棄俗念;忘懷得失。《文選·江淹〈雜體詩·效殷仲文“興矚”〉》:“求仁既自我,玄風(fēng)豈外慕。直置忘所宰,蕭散得遺慮?!?李善 注:“ 謝靈運(yùn) 《越嶺溪行》詩曰:觀此遺物慮,一悟得所遣?!?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168421'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史·隱逸傳中·張愈》:“清意何窮,真心自得,放言遺慮,何榮何辱?” 明 陳子龍 《雜詩》之一:“遺慮繁景外,抗志高山岑?!?/div>
《漢語大詞典》:捐館舍(捐館舍)
拋棄館舍。死亡的婉辭。戰(zhàn)國策·趙策二:“今 奉陽君 捐館舍?!?唐 白居易 《故滁州刺史滎陽鄭公墓志銘》:“公自捐館舍,殆逾三紀(jì),家國多故,未克反葬?!?宋 陸游 《〈呂居仁集〉序》:“某自童子時(shí),讀公詩文,愿學(xué)焉。稍長,未能遠(yuǎn)游,而公捐館舍?!?清 惲敬 《與來卿書》:“ 清如先生 捐館舍,世間又少一讀書力行之人矣?!币嗍∽鳌?捐館 ”、“ 捐舍 ”。 唐 顏真卿 《鮮于公神道碑銘》:“公之捐館也,萬里迎喪?!?宋 無名氏 道山清話:“ 元祐 五年……未幾,先公捐舍。八年, 純?nèi)?再入相?!?明 張煌言 《祭四叔父文》:“知叔父以四月十三日捐館,方敢為位而哭?!?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夢別:“及明,以告太公 敬一 ,且使備弔具,曰:‘ 玉田公 捐舍矣!’”
《漢語大詞典》:棄民(棄民)
(1).拋棄民眾。國語·晉語一:“吾聞事君者從其義,不阿其惑也;惑則誤民,民誤失德,是棄民也。” 韋昭 注:“言民失德,陷於刑辟,是棄之也?!?br />(2).被社會屏棄之人。 漢 劉向 說苑·建本:“今夫晚世之惡人……骨肉不親也,秀士不友也,此三代之棄民也,人君之所不赦也?!?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上智·太公》:“ 齊 有 華士 者,義不臣天子,不友諸侯…… 太公 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諸侯, 望 猶得臣而友之乎? 望 不得臣而友之,是棄民也。’”
《漢語大詞典》:棄親(棄親)
拋棄親族。國語·周語中:“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徵於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義;棄親即 翟 ,不祥;以怨報(bào)德;不仁?!?/div>
分類:拋棄親族
《國語辭典》:背棄(背棄)  拼音:bèi qì
違背離棄。如:「他嫌貧愛富,竟背棄了相交多年的女友?!埂稌?jīng)。多士》:「向于時(shí)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辭。」唐。孔穎達(dá)。正義:「欲使夏王桀覺悟,改惡為善,是天歸向于是夏家,不背棄之?!?/div>
《國語辭典》:撇漾  拼音:piē yàng
?拋棄、拋扔。元。戴善甫《風(fēng)光好》?第二折:「有句話須索商量,你休將容易恩情,等閒撇漾?!乖7毒又小唇鸬钕仓刂?。風(fēng)雨秋堂套。春歸犯〉曲:「才色相當(dāng),兩情契合非強(qiáng),怎割舍眉南面北成撇漾?!?/div>
分類:拋棄丟開
《漢語大詞典》:剪棄(翦棄)
剪除拋棄。左傳·襄公十四年:“ 惠公 蠲其大德,謂我諸 戎 是 四岳 之裔胄也,毋是翦棄。” 唐 閭丘均 《為蜀州刺史第八息進(jìn)云母粉表》:“翦棄粗纇,收聚輕英?!?宋 蘇軾 《鳳翔醮土火星青詞》:“我民用蕩析隕越,天亦終哀矜,其忍翦棄其命罔孑遺?”
分類:剪除拋棄
《漢語大詞典》:棄余(棄餘)
(1).拋棄多馀之物。三國志·魏志·武帝紀(jì)“是歲用 棗祗 、 韓浩 等議,始興屯田”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王沉 魏書:“自遭荒亂,率乏糧穀。諸軍并起,無終歲之計(jì),飢則寇略,飽則棄餘?!?br />(2).所拋棄的多馀之物。 唐 韓愈 《衛(wèi)府君墓志銘》:“嗟惟君,篤所信,要無有,弊精神,以棄餘,賈於人?!?宋 葉適 《經(jīng)總制錢一》:“而 秦檜 權(quán)忮,劫脅一世而出其上,及其取於棄餘瑣屑之間以為國命者,是何其無恥之至是也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葉水心論〈三國志〉:“﹝ 葉 ﹞又云:近世有謂三國志當(dāng)更修定者,蓋見注所載尚有諸書;不知注之所載,皆 壽 棄餘?!?/div>
分類:拋棄
《漢語大詞典》:脫棄(脫棄)
亦作“脫棄”。 猶拋棄。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詞氣豪邁,而風(fēng)調(diào)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張佩綸 《論閨秀詩》引 鄭允端 《自題肅雍集》:“近世婦人女子作詩,無感發(fā)懲創(chuàng)之義,余故剗除舊習(xí),脫棄凡近,作為歌詩,以俟宗工斤正?!?李大釗 《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的位置》:“使他們漸漸的脫棄農(nóng)業(yè)的宗法的社會的會黨的性質(zhì),而入于國民革命的正軌?!?/div>
分類:拋棄
《漢語大詞典》:遺累(遺累)
(1).謂拋棄世俗之累。文選·陸機(jī)〈吊魏武帝文〉:“既睎古以遺累,信簡禮而薄葬?!?李善 注:“禮繁則易亂,厚葬則傷生,能遵簡薄,所以遺累。”《宋書·夷蠻傳·婆黎國》:“子固以遺情遺累,虛心為道,而據(jù)事剖析者,更由指掌之間乎?!?br />(2).連累;牽累。《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 王太 道:‘相公分付,怎敢有違?但恐遺累眾獄卒,卻如何處?’”《“五四”愛國運(yùn)動(dòng)資料·上海罷市救亡史》:“且不忍遺累子孫,使其再演 朝鮮 青年男女空拳復(fù)國之慘劇?!?/div>
《漢語大詞典》:捐俗
拋棄世俗。莊子·山木:“吾愿君去國捐俗,與道相輔而行?!?袁枚 《隨園詩話補(bǔ)遺》卷五引 清 汪為霖 《游棲霞》詩:“有官到底難捐俗,畢竟斜陽喝道回?!?/div>
《漢語大詞典》:擲棄(擲棄)
亦作“ 擲棄 ”。 丟棄;拋棄。 梁啟超 《過渡時(shí)代論》六:“猶進(jìn)步者必當(dāng)擲棄其故步?!?老舍 《微神》:“初戀是青春的第一朵花,不能隨便擲棄?!?/div>
分類:丟棄拋棄
《漢語大詞典》:頓棄(頓棄)
不鋒利而拋棄。頓,通“ 鈍 ”。《楚辭·王褒〈九懷·株昭〉》:“鉛刀厲御兮,頓棄太阿?!?王逸 注:“明智忠賢,放斥逐也。” 洪興祖 補(bǔ)注:“頓,音鈍,不利也。”
分類:鋒利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