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9詞典 1分類詞匯 108
《國語辭典》:收取  拼音:shōu qǔ
收下、取得。漢。王充《論衡。驗(yàn)符》:「君賢曰:『此黃金也。……太守遺吏收取?!弧埂度龂萘x》第六○回:「明公先取西川以為基,然后北圖關(guān)中,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
《國語辭典》:收錄(收錄)  拼音:shōu lù
錄取、登錄?!逗鬂h書。卷二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侯霸》:「霸明習(xí)故事,收錄遺文,條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時(shí)者,皆施行之?!埂度龂萘x》第二四回:「望乞收錄,誓當(dāng)圖報(bào)。」
《國語辭典》:采?。⊕袢。 ?span id="mun5gct" class='label'>拼音:cǎi qǔ
選擇取用?!稘h書。卷三六。劉向傳》:「故采取詩書所載賢妃貞婦,興國顯家可法則,及孽嬖亂亡者,序次為列女傳,凡八篇,以戒天子。」《水滸傳》第九八回:「葉清后被鄔梨差往石室山采取木石?!?/div>
《漢語大詞典》:攬結(jié)(攬結(jié))
(1).采摘系結(jié)。晉書·五行志中:“ 安帝 隆安 中,百姓忽作《懊憹》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攬結(jié),女兒可攬擷?!?唐 陸龜蒙 《書帶草賦》:“弱可攬結(jié),勻能布護(hù)。”
(2).收取。 唐 李白 《望五老峰》詩:“ 九江 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明 文徵明 《賦得廬山送盧師陳》:“秀色從來堪攬結(jié),壯游還待發(fā)文章。”
(3).猶結(jié)交。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四川鐵路案檔案》:“逆紳實(shí)欲攬結(jié)軍人,暗用反間?!?/div>
《漢語大詞典》:收采(收採)
亦作“ 收采 ”。
(1).收割采摘。后漢書·淳于恭傳:“﹝ 恭 ﹞家有山田果樹,人或侵盜,輒助為收採。”
(2).收?。徊杉{。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七年:“ 弼 遂傾身結(jié)納朝士,收采名勢,以傾東宮?!?清 唐孫華 《御筆臨董其昌〈孝經(jīng)〉恭紀(jì)》詩:“永興戈法兼收採,榮映文房異代臣?!?br />(3).錄用。北齊書·魏愷傳:“何慮無人作官職,苦用此漢何為,放其還家,永不收採?!?span id="s9ol5nq" class="book">《隋書·董純傳》:“陛下重加收採,位至將軍?!?宋 范仲淹 《青州謝上表》:“伏蒙皇帝陛下,天量庇全,圣衷收采?!?br />見“ 收採 ”。
《國語辭典》:摭拾  拼音:zhí shí
1.拾取收集。唐。柳宗元 裴瑾崇豐二陵集禮后序:「由是累圣山陵,皆摭拾殘缺,附比倫類,已乃斥去,其后莫能徵?!埂抖膛陌阁@奇》卷一九:「國中二三新進(jìn)小臣,逆料公主必危,寄華勢焰將敗,摭拾前過,糾彈一本?!?br />2.收拾?!睹魇贰>矶牧?。侯震旸傳》:「如不然,則督其條晰陳奏,以聽吏議,摭拾殘局,專任化貞?!?/div>
《國語辭典》:錄取(錄?。 ?span id="gfhta3y" class='label'>拼音:lù qǔ
考取或錄用。如:「他今年參加大學(xué)聯(lián)考,很幸運(yùn)地被錄取了!」
《漢語大詞典》:收掠
(1).收捕拷打。后漢書·黨錮傳·李膺:“豈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
(2).搶收;收取。晉書·石勒載記上:“聞 廣平 諸縣秋稼大成,可分遣諸將收掠野穀?!?span id="szfh6cl" class="book">《水滸傳》第四五回:“﹝ 胡道人 ﹞每日只是起五更,來敲木魚報(bào)曉,勸人念佛;天明時(shí),收掠齋飯?!?/div>
《國語辭典》:征收  拼音:zhēng shōu
國家依法向人民或機(jī)關(guān)團(tuán)體收取稅捐、糧食或土地等。如:「征收土地稅?!挂沧鳌羔缡铡埂?/div>
《國語辭典》:徵收  拼音:zhēng shōu
1.政府對(duì)人民或機(jī)關(guān)團(tuán)體收取稅捐或收購私有財(cái)產(chǎn)。如:「徵收土地」、「徵收牌照稅」?!侗饼R書。卷二二。列傳。李元忠》:「人皆菜色,元忠表求賑貸,俟秋徵收?!骨?。昭梿《嘯亭雜錄。卷七。陸中丞》:「臨終前一月,猶奏湖南社倉谷業(yè)已敷用,其息谷請免徵收?!挂沧鳌刚魇铡?。
2.徵求捐募。如:「紅十字會(huì)正公開徵收賑災(zāi)物資,以救濟(jì)南部地區(qū)的災(zāi)民?!?/div>
《漢語大詞典》:徵收
1.謂收取賦稅。北齊書·李元忠傳:“時(shí)州境災(zāi)儉,人皆菜色, 元忠 表求賑貸,俟秋徵收。”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然今之徵收,甚至一戶之田有數(shù)十處分納者?!?br />2.泛指收取。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十:“我就聽說許多窮苦的華僑,貨物被 赤塔 政府依官價(jià)征收去了?!?br />3.猶招收。 毛澤東 《井岡山的斗爭》:“革命高漲時(shí)(六月),許多投機(jī)分子乘公開征收黨員的機(jī)會(huì)混入黨內(nèi)?!?/div>
《漢語大詞典》:糾譑(糾譑)
收取。荀子·富國:“而或以無禮節(jié)用之,則必有貪利糾譑之名,而且有空虛窮乏之實(shí)矣。”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糾,收也;譑,讀為撟,取也;言貪利而收取之也?!?/div>
《國語辭典》:干祿(干祿)  拼音:gān lù
求取功名利祿。《論語。為政》:「子張學(xué)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馀,則寡尤。」《聊齋志異。卷一一。書癡》:「非為干祿,實(shí)信書中真有金粟。」
《國語辭典》:代耕  拼音:dài gēng
1.以他種營生代替耕植。如官吏以祿代耕、文人以筆代耕或以舌代耕皆是。晉。潘岳藉田賦〉:「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鼓铣?。謝瞻 于安城答靈運(yùn)詩:「幸會(huì)果代耕,符守江南曲。」
2.代為耕種。如:「農(nóng)機(jī)代耕」、「農(nóng)地代耕」。
《國語辭典》:嗇夫(嗇夫)  拼音:sè fū
1.農(nóng)夫?!俄n非子。說林下》:「此嗇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
2.職官名。秦置為鄉(xiāng)官,掌聽訟收稅等事情,漢有虎圈嗇夫等。
3.簡樸節(jié)用的人。明。張居正〈壽襄王殿下序〉:「我嗇夫也,吾告子以嗇而已?!?/div>
《國語辭典》:取水  拼音:qǔ shuǐ
拿水?!度龂萘x》第五十八回:「縱令軍民出城打柴取水,大開城門,放人出入?!?/div>
《漢語大詞典》:收掌
(1).收存掌管。 宋 曾鞏 《請給中書舍人印及合與不合通簽中書外省事》:“印合係散騎常侍收掌?!?span id="a9rnpuo" class="book">《元典章·朝綱一·政紀(jì)》:“今后行省別置匠官勘合文簿,發(fā)付工部收掌?!?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酬答書札》:“其內(nèi)衙收掌書札之人,置簿掛號(hào)亦同?!?br />(2). 清 代職官名。科舉考試時(shí),掌管試卷的分發(fā)和收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二回:“一個(gè)已經(jīng)分定了房的,憑空又撤了,換了一個(gè)收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