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3詞典 2分類詞匯 41
《國語辭典》:長短(長短)  拼音:cháng duǎn
1.長度?!睹献?。梁惠王上》:「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br />2.是非、善惡。《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公平生數(shù)言魏其、武安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并斬若屬矣!」
3.意外的變故。《儒林外史》第五回:「大娘若有些長短,他爺少不得又娶個大娘。」《老殘游記》第五回:「他再有個長短,這家業(yè)怕不是眾親族一分,這兩個小孩子誰來撫養(yǎng)?!?br />4.內(nèi)情、秘密。《西游記》第三七回:「只恐他母子相見,閑中論出長短,怕走了消息?!?/div>
《國語辭典》:長短句(長短句)  拼音:cháng duǎn jù
詞因句法多長短不一,故又稱為「長短句」。
《漢語大詞典》:攻劫
(1).攻擊掠奪。史記·大宛列傳:“而 樓蘭 、 姑師 小國耳,當空道,攻劫 漢 使 王恢 等尤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縛喝國:“故諸國君長,利之以攻劫?!?明 方孝孺 《答劉子傳書》:“亦當如古之善守國者,嚴於疆域斥候,使敵不能攻刼,可也?!?br />(2).猶攻訐。 清 黃景仁 《贈程厚孫》詩:“亦坐門戶煩,孽庶相攻劫?!?章炳麟 《國故論衡·論式》:“有時牽引小事,攻刼無已?!?/div>
《漢語大詞典》:攻忤
攻訐。 沙汀 《催糧》:“而若果遭到失敗,被公斷處判輸了,他就遍街瞎鬧,作著極為刻薄的攻忤暴露。”
分類:攻訐
《漢語大詞典》:交攻
(1).交相指責、攻訐。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謝惠國坐亡:“當國者以為有意媒進,嗾言官后省交攻之,削其封爵?!?明 沈德符 野獲編·勛戚·定襄王:“ 朱氏 最后則 定襄王 希忠 ,以封在故相 張居正 時,言官交攻,歸罪權(quán)臣,遂并 定興王 張懋 奪之?!?br />(2).一齊進攻。 宋 朱熹 《辭免》:“血氣耗傷,疾病交攻,不復堪從仕矣?!?清 夏燮 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下:“敵勢少卻,旋復益以精悍并力交攻,我軍火器盡,援兵不繼,力竭同死?!?/div>
《國語辭典》:謗書(謗書)  拼音:bàng shū
1.毀謗攻訐他人的書信?!稇?zhàn)國策。齊策二》:「魏文侯令樂羊?qū)ⅲブ猩?,三年而拔之,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br />2.司馬遷所作的《史記》?!逗鬂h書。卷六○下。蔡邕列傳》:「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于后世?!埂度龂萘x》第九回:「昔孝武不殺司馬遷,后使作史,遂致謗書流于后世?!?/div>
《國語辭典》:抵巇  拼音:dǐ xī
乘其間隙,利用機會。即鉆營。唐。韓愈釋言〉:「弱于才而腐于力,不能奔走乘機抵巇,以要權(quán)利?!?/div>
《漢語大詞典》:擊撞(擊撞)
(1).叩打。亦喻聲韻鏗鏘。 唐 韓愈 《病中贈張十八》詩:“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清 趙翼 甌北詩話·元遺山詩四:“拗體七律……‘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之類,別有擊撞波折之致?!?br />(2).猶打擊,攻訐。 明 李東陽 《倪文禧公誄》:“有勢若敵,公當其鋒。中堅如山,不畏擊撞?!?/div>
《國語辭典》:噂沓  拼音:zǔn tà
語聲喧嘩,議論紛雜?!对娊?jīng)。小雅。十月之交》:「噂沓背憎,職競由人?!?/div>
《漢語大詞典》:噂沓背憎
謂當面談笑,背后憎恨。《詩·小雅·十月之交》:“噂沓背憎,職競由人?!?鄭玄 箋:“噂噂沓沓,相對談語,背則相憎逐。”
《漢語大詞典》:訾謷
亦作“ 訾嗸 ”。亦作“ 訾嗷 ”。 攻訐詆毀。 唐 韓愈 《蘭田縣丞廳壁記》:“諺數(shù)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 明 宋濂 《金華安化院記》:“禪則直究心源,以文句為支離;教則循序進修,以觀空為虛妄,互相訾嗸,去道逾遠?!?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語言文字·〈說文群經(jīng)正字〉》:“后人訾謷説文者,徒見其妄庸矣?!?無名氏 《論戲劇彈詞之有關(guān)于地方自治》:“職是之故,興一政,而恐四鄉(xiāng)父老之不吾從也,則勸其觀新戲;創(chuàng)一法,而恐三村學究之訾嗷吾也,則勸其聽新書?!?/div>
分類:攻訐詆毀
《漢語大詞典》:譖愬(譖愬)
亦作“ 譖訴 ”。 讒毀攻訐。逸周書·謚法:“譖訴不行曰明?!?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勝:“譖愬其羣臣,刼惑其君?!?宋 何坦 《西疇老人常言·原治》:“ 漢武 初年,獨任宰相,致 田蚡 之專恣擅權(quán);厥后偏信諍臣,致 嚴 、 朱 、 吾丘 、 主父 諸人交私諸侯,潛藴譖訴,故曰偏聽生奸,獨任成亂。” 明 無名氏 《鳴鳳記·二臣哭夏》:“ 嚴介溪 交通內(nèi)臣,譖愬已入圣心久矣?!?/div>
分類:讒毀攻訐
《漢語大詞典》:譖訴
1.亦作"譖訴"。
2.讒毀攻訐。
分類:讒毀攻訐
《漢語大詞典》:告難(告難)
(1).猶告急。史記·秦本紀:“二十五年, 周王 使人告難於 晉 秦 ?!?span id="ku2wagu" class="book">《南史·王準之傳》:“ 承圣 末, 陳武帝 殺太尉 王僧辯 ,遣 文帝 攻 僧辯 壻 杜龕 , 龕 告難於 清 ( 王清 ),引兵援 龕 ?!?清 徐芳 《柳夫人小傳》:“ 柳 中夜刺血書訟牘,遣急足詣郡邑告難?!?br />(2).猶攻訐,責難。資治通鑒·唐高宗顯慶三年:“﹝ 龜茲王 布失畢 ﹞妻 阿史那氏 與其相 那剎 私通, 布失畢 不能禁,由是君臣猜阻,各有黨與,互來告難?!?/div>
《漢語大詞典》:訐露(訐露)
攻訐揭露。《楞嚴經(jīng)》卷九:“誹謗禪律,駡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清 戴名世 《〈徐詒孫遺稿〉序》:“ 詒孫 性狷隘,不能容物,而文亦似之,故多訐露之言?!?/div>
分類:攻訐揭露
《漢語大詞典》:誣訐(誣訐)
捏造罪名,加以攻訐。《宋書·蔡廓傳》:“況人亡事遠,追相誣訐,斷以禮律,義不合關(guān)。”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二:“十一月授通政使司副使,明年被舊屬誣訐,吏議降四級調(diào)用矣?!?span id="ssoqciw" class="book">《清史稿·高宗紀四》:“閏十月壬子, 蘇墧 以侵稅誣訐,處斬?!?/div>
《漢語大詞典》:灸眉
用艾炷燒灼眉頭以治狂疾。后多以言己之狂放為人所攻訐。晉書·郭舒?zhèn)?/a>》:“ 敦 曰:‘ 平子 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頭,舊疢復發(fā)邪!’” 宋 蘇軾 《劉貢父見余歌詞數(shù)首以詩見戲聊次其韻》:“刺舌君今猶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