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55詞典 3分類詞匯 252
共252,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應(yīng)口
敏茂
樸鈍
巧捷
給口
周敏
矯捷
急手
辯智
智敏
遲重
機敏
便巧
捷捷
便給
《國語辭典》:應(yīng)口(應(yīng)口)  拼音:yìng kǒu
1.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一折:「我將這服孝守,我言詞須應(yīng)口?!乖?。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說來的話兒不應(yīng)口,無語低頭,書在手,淚凝眸?!?br />2.頂嘴、辯駁?!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二四出》:「(末)兩個不須動手,(生)各請住,休得要應(yīng)口?!埂端疂G傳》第三回:「鄭屠掙不起來。那把尖刀也丟在一邊,口里只叫:『打得好!』魯達(dá)罵道:『直娘賊!還敢應(yīng)口!』」
3.適合口味。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敢酒食肴饌不應(yīng)口么?」
《漢語大詞典》:敏茂
謂敏捷多才。 宋 曾鞏 《御史知雜制》:“某敏茂直清,通于學(xué)問,輟自右史,往踐厥司?!?/div>
分類:敏捷多才
《國語辭典》:樸鈍(樸鈍)  拼音:pú dùn
1.指刀、劍等器具不銳利。如:「這把刀有點樸鈍,需要磨一磨了?!?br />2.樸實不敏?!度龂尽>砣?。蜀書。龐統(tǒng)法正傳。龐統(tǒng)》:「少時樸鈍,未有識者?!?/div>
《漢語大詞典》:巧捷
(1).靈巧敏捷。《淮南子·俶真訓(xùn)》:“置猨檻中,則與豚同,非不巧捷也,無所肆其能也。” 三國 魏 曹植 《名都篇》:“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br />(2).靈巧方便。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 太平興國 中, 蜀 人 張思訓(xùn) ,製上渾儀,其製與舊儀不同,最為巧捷?!?/div>
《漢語大詞典》:給口(給口)
口才敏捷。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七繆:“古文本辭繁,辯始給口。” 劉昞 注:“幼給口者,長必辯論也?!?/div>
《漢語大詞典》:周敏
(1).謂文詞博贍,才思敏捷。 唐 元稹 《李珝監(jiān)察御史制》:“以爾 珝 文學(xué)周敏,操行端方,執(zhí)喪有聞,俯以就制?!?br />(2).通達(dá)聰明。 唐 令狐楚 《為鄭儋謝河?xùn)|節(jié)度表》:“監(jiān)使 李輔光 器能周敏,智識通明。”
(3).周密敏捷。 宋 蘇軾 《乞擢用程遵彥狀》:“﹝ 遵彥 ﹞吏事周敏,學(xué)問該洽,文詞典麗,三者皆有可觀?!?/div>
《國語辭典》:矯捷(矯捷)  拼音:jiǎo jié
靈巧快捷的樣子?!冻蹩膛陌阁@奇》卷四:「摩勒用形,但能涉歷險阻,試他矯捷手段?!埂稏|周列國志》第七四回:「慶忌骨騰肉飛,走踰奔馬,矯捷如神,萬夫莫當(dāng),子恐非其敵也?!?/div>
《國語辭典》:急手  拼音:jí shǒu
快速。《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李陵變文》:「急手出火,燒卻前頭草。」
《漢語大詞典》:辯智(辯智)
(1).口才敏捷,能說會道。韓非子·五蠹:“以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 漢 東方朔 《答客難》:“自以為智能海內(nèi)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br />(2).指敏捷的口才。隋書·趙芬傳:“ 芬 少有辯智,頗涉經(jīng)史?!?br />(3).聰明才智。 章炳麟 《諸子學(xué)略說》:“曲語牟知,偽詐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辯智之士?!?/div>
《漢語大詞典》:智敏
才智敏捷。 明 張三光 《蔣石原先生傳》:“ 臨桂 闕令,檄先生佩兩符,十六在省,十四在邑,神閒智敏,分身應(yīng)之,沛若有餘也。”
《漢語大詞典》:遲重(遲重)
(1).謹(jǐn)慎穩(wěn)重,不浮躁。 漢 陸賈 新語·輔政:“躁疾者為厥速,遲重者為常存。” 金 元好問 中州集·崔遵:“與人交有終始,遲重少語,未嘗及人短長。” 端木蕻良 《渾河的急流》:“他看著 李較 的遲重的態(tài)度,就斷定他們的都齊全了。”
(2).遲鈍,不敏捷。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紹 遲重少決,失在后機?!?span id="s3ybi5j" class="book">《隋書·地理志中》:“人性多敦厚,務(wù)在農(nóng)桑,好尚儒學(xué)而傷於遲重。” 老舍 《且說屋里》:“可是報紙上只登出個遲重肥胖的人來,似乎是美中不足?!?br />(3).笨重,緩慢而吃力。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戰(zhàn)車》:“及兵部造試,所費不貲而遲重難行,卒歸於廢?!?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五:“夜恒見一人行步遲重,徐徐向西北去?!?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窗紙邊的蒼蠅拖著遲重身子飛飛就無力地落在窗臺上?!?br />(4).遲緩低沉的樣子。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歷史》:“《大雅》《頌》,可以說沒有歌謠。其故大約因為樂聲的遲重,不適于譜歌謠?!?/div>
《國語辭典》:機敏(機敏)  拼音:jī mǐn
機靈聰敏。如:「幸虧他處事機敏,才沒有落入別人的圈套。」也作「機警」。
《漢語大詞典》:便巧
(1).靈便敏捷。 漢 劉向 說苑·君道:“當(dāng) 堯 之時, 舜 為司徒, 契 為司馬…… 堯 體力便巧,不能為一焉。 堯 為君而九子為臣,其何故也?”
(2).指簡便靈巧之處。漢書·食貨志上:“其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
(3).指簡便巧妙的方法。《漢書·溝洫志》:“眾庶見 王延世 蒙重賞,競言便巧,不可用?!?宋 葉適 《朝請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陳公墓志銘》:“造 李冰 石堰, 嘉州 繩橋,皆施便巧,堅久耐實?!?/div>
《國語辭典》:捷捷  拼音:jié jié
形容行動敏捷?!对娊?jīng)。大雅。烝民》:「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漢語大詞典》:便給(便給)
靈巧敏捷。續(xù)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夫質(zhì)樸者多迂緩,狡猾者多便給。便給者雖善辦事,或傷於急促,不能無損於民?!?span id="qghdmvi" class="book">《明史·魏允貞傳》:“每遇科道員缺,率擇才性便給、工諂媚、善逢迎者授之。”《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 瑤 有五長過人,惟一短耳。美鬚長大過人,善射御過人,多技藝過人,強毅果敢過人,智巧便給過人,然而貪殘不仁,是其一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