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7詞典 3分類詞匯 84
《漢語大詞典》:王慎中
(1509-1559)明代散文家。字道思,號南江,別號遵巖居士。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年間進(jìn)士。官至河南參政。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有《遵巖先生集》
《漢語大詞典》:唐宋八大家
唐 宋 兩代八個散文作家的合稱。即 唐 韓愈 、 柳宗元 , 宋 歐陽修 、 蘇洵 、 蘇軾 、 蘇轍 、 曾鞏 、 王安石 。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體,是古文運動中的重要代表。 明 初 朱右 選 韓 柳 等人文章為《八先生文集》,書不傳,而八家之名,實始于此。后 唐順之 著文編,于 唐 宋 人除八家外,一律不取。 茅坤 論文,宗仰 順之 ,又選編八家文,成唐宋八大家文鈔一百四十四卷。世遂沿稱為 唐 宋 八大家。
《漢語大詞典》:楊朔
(1913-1968)散文家,小說家。山東蓬萊人。1938年到延安,曾深入華北根據(jù)地采訪。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解放戰(zhàn)爭期間任新華社特派記者,參加過平津戰(zhàn)役。建國后曾任中國作協(xié)外國文學(xué)委員會主任。著有長篇小說《帕米爾高原的流脈》,中篇小說《紅石山》,散文集《東風(fēng)第一枝》、《生命泉》等。有《楊朔文集》。
《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十六家小品
散文集。阿英編。1935年出版。收周作人、朱自清、謝冰心、茅盾、郭沫若、魯迅等十六位作家的散文一百零四篇。有抒情散文、游記、隨筆、雜感、序跋,是一本反映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散文創(chuàng)作成就的選集。每位入選者的作品前有編者的短序,介紹其小品創(chuàng)作概況。
《國語辭典》:小品文  拼音:xiǎo pǐn wén
篇幅較短小,內(nèi)容豐富多變化的文章。如雜感、隨筆之類的文章皆屬之。
分類:散文
《國語辭典》:小品  拼音:xiǎo pǐn
1.書名。佛教典籍?!缎∑钒闳舨_蜜經(jīng)》的略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殷中軍讀小品,下二百簽,皆是精微,世之幽滯?!?br />2.小品文的簡稱。參見「小品文」條。
《國語辭典》:史蒂文生  拼音:shǐ dì wén shēng
Robert Louis Stevenson
人名。(西元1850~1894)英國詩人、散文家、小說家。初習(xí)工程,因體弱改學(xué)法律,后專力寫作。著有詩篇《安魂曲》,詩集《兒童的詩園》,散文《內(nèi)地游蹤》,小說《金銀島》、《化身博士》等。
《國語辭典》:湖濱散記(湖濱散記)  拼音:hú bīn sǎn jì
書名。美國湖畔詩人梭羅隱居華爾騰湖濱時所作的散文集。全書描寫其簡單純樸的生活,主張投入大自然,以發(fā)展人類崇高的天性。組織周密,文筆清美。
《國語辭典》:薄伽丘  拼音:bó qié qiū
Giovanni Boccaccio
人名。(西元1313~1375)義大利詩人及散文家。與但丁(Dante)、佩脫拉克(Petrarch)同為義大利文藝復(fù)興的先驅(qū)。早年從父習(xí)商,及長在那不勒斯攻讀法律,因興趣偏好古典文學(xué),棄商摒法,以文學(xué)著作聞名于世。其代表作品有《菲羅可羅》、《菲亞美達(dá)》、《十日談》等。也譯作「薄伽邱」。
《國語辭典》:陳之藩(陳之藩)  拼音:chén zhī fán
人名。(西元1926~2012)河北省霸縣人。電機工程科學(xué)家、現(xiàn)代散文家。著有《旅美小簡》、《在春風(fēng)里》、《劍河倒影》、《一星如月》等散文集。
《國語辭典》:愛默生(愛默生)  拼音:ài mò shēng
Raplh Waldo Emerson
人名。(西元1803~1882)美國詩人、散文家、哲學(xué)家。哈佛大學(xué)畢業(yè),曾為牧師,后棄職從事寫作。倡導(dǎo)自然哲學(xué),肯定個人人性的尊嚴(yán)。著有《自然論》、《偉人論》、《歷史哲學(xué)》、《入世與出世》等,另有小品文多卷。
《國語辭典》:祭吊文(祭吊文)  拼音:jì diào wén
祭奠死者所誦讀的文辭。分散文及韻文兩種。
《漢語大詞典》:自己的園地
散文集。周作人作。1923年出版。第一輯《自己的園地》收散文十八篇;第二輯《綠洲》收散文十五篇,另有雜文二十篇。再版時刪去雜文,增收《茶話》二十三篇。所收散文作品多為山水小品和隨筆,風(fēng)格沖淡。少數(shù)議論散文表達(dá)了作者對文藝問題的獨到見解。
《國語辭典》:蘭姆(蘭姆)  拼音:lán mǔ
Charles Lamb
人名。(西元1775~1834)英國散文作家和評論家。筆名伊里亞。善于將平凡的題材,以同情心和創(chuàng)意,化為幽默有趣的隨筆,文章和現(xiàn)實生活融合為一,文學(xué)評論較富個人色彩。著有《英國戲劇詩人選集》、《伊里亞隨筆集》、《伊里亞隨筆續(xù)集》。
《國語辭典》:裴特  拼音:péi tè
Walter Pater
人名。(西元1839~1894)英國文學(xué)批評家及散文作家,研究歐洲文藝時期藝術(shù)及人文思想,而以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及印象主義思想知名。
《國語辭典》:麥考萊(麥考萊)  拼音:mài kǎo lái
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
人名。(西元1800~1859)英國史學(xué)家、散文家,以博學(xué)和雄辯著名。西元一八二五年在愛丁堡評論發(fā)表〈米爾頓論〉,展露頭角。一八三○年當(dāng)選議員,一八四八年起出版的《英國史》,尤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