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方時學(xué)(1519年—?),字敏之,號古田,河南河南衛(wèi)人,軍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三十七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第三百九十六名,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進士。工部觀政,以國戚授直隸安慶府推官,升潞安府同知。歷官山東東昌府知府,四十一年正月以考察拾遺被彈劾不職罷官。
《漢語大詞典》:方古
(1).與古代相媲美。后漢書·光武帝紀下:“退功臣而進文史,戢弓矢而散牛馬,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br />(2).與古代相比較。《晉書·江統(tǒng)傳》:“臣等以為今四海之廣,萬物之富,以今方古,不足為侈也?!?br />(3).方正古樸,不隨世俗。北史·司馬膺之傳:“﹝ 膺之 ﹞性方古,不會俗舊?!?/div>
《國語辭典》:扶?! ?span id="ka24w0g" class='label'>拼音:fú sāng
1.朱槿的別名。參見「朱槿」條。
2.古代相傳東海外有神木叫扶桑,是日出的地方?!冻o。屈原。離騷》:「飲余馬于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购鬄樘柕拇Q。晉。陶淵明〈閒情賦〉:「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3.日本的別名。參見「日本」條。
《漢語大詞典》:扶來(扶來)
亦作“ 扶徠 ”。亦作“扶犁”。 傳說為 伏羲 樂名。通典·樂一:“ 伏羲 樂曰《扶來》,亦曰《立本》?!?宋 羅泌 路史·后紀三·炎帝上:“乃命 邢天 作《扶犂》之樂,制《豐年》之詠。” 羅蘋 注:“扶犂,一作‘扶來’,即 伏羲 之《鳳來》。來、犂古同音爾?!?宋 羅泌 路史·后紀一·太昊:“長離徠翔,爰作荒樂,歌《扶徠》,詠網(wǎng)罟,以鎮(zhèn)天下之人。” 羅蘋 注:“《扶徠歌》,即《鳳來》之頌,乃 神農(nóng) 之《扶犂》也。扶、鳳,來、犂,音相同爾?!?明 張居正 《答應(yīng)天撫院書》:“不肖鄙樸不文,亦宜歌《扶徠》,頌盛德,以為觴侑。”
分類:伏羲樂名
《國語辭典》:日下  拼音:rì xià
1.太陽落下。唐。白居易和夢游春詩一百韻〉:「月流春夜短,日下秋天速?!?br />2.現(xiàn)在、目前。《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日下天氣且是涼,便放五日也不妨?!?br />3.當天?!端疂G傳》第六三回:「犒賞三軍,限日下起行?!?br />4.京師。唐。錢起送薛判官赴蜀〉詩:「邊陲勞帝念,日下降才杰?!?br />5.比喻遙遠。唐。王勃滕王閣序〉:「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
6.國名。在東方荒遠的地方?!稜栄拧a尩亍罚骸铬?、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漢語大詞典》:扶木
(1).扶桑。神話中的樹名。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孽搖頵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span id="ewcwmki"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xùn)》:“扶木在 陽州 ,日之所曊?!?高誘 注:“扶木,扶桑也。在 湯谷 之南?!?晉 傅玄 《大寒賦》:“扶木憔悴於 湯谷 ,若華零落於 濛汜 ?!?br />(2).扶桑。日出處。亦指太陽。 漢 劉楨《大暑賦》:“ 羲和 總駕發(fā)扶木,太陽為輿達 炎燭 。” 南朝 宋 謝靈運 《順東西門行》:“出西門,眺云間,揮斤扶木墜 虞泉 ?!?span id="g48ssyk" class="book">《隋書·音樂志下》:“扶木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br />(3).扶桑。東方古國名。呂氏春秋·為欲:“北至 大夏 ,南至 北戶 ,西至 三危 ,東至 扶木 ,不敢亂矣。”
《漢語大詞典》:壽麻(壽麻)
亦作“ 壽靡 ”。 我國古籍中所記的極遠的西方古國。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 壽麻 之國?!?span id="wu2q0ei" class="book">《呂氏春秋·任數(shù)》:“西服 壽靡 ,北懷 儋耳 ?!?高誘 注:“﹝ 壽靡 ﹞西極之國?!摇嘧鳌椤??!?/div>
《漢語大詞典》:鱷魚眼淚
西方古代傳說,鱷魚吞食人畜,一邊吃,一邊掉眼淚。比喻壞人的假慈悲。
《漢語大詞典》:拘纓(拘纓)
亦作“ 拘癭 ”。 傳說中的北方古國名。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 拘纓之國 ,在其東,一手把纓。一曰 利纓之國 。” 郭璞 注:“或曰纓宜作癭?!?袁珂 校注:“《淮南子·墬形篇》有 句嬰民 ,即此。 高誘 注云:‘ 句嬰 讀為九嬰,北方之國?!t,正宜作癭。癭,瘤也。多生於頸,其大者如懸瓠,有礙行動,故須以手拘之,此‘ 拘癭之國 ’之得名也。作 拘纓 者,同音通假,實亦 拘癭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