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8,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旟旆
宮旆
旌罕
退表
幢旗
文章
太常
文物
羽儀
旖旎
豹尾
山龍
旌門
降旗
懸旌
《漢語大詞典》:旟旆
泛指旌旗。隋書·韋世康傳論:“ 韋氏 自居 京兆 ,代有人物。 世康 昆季,餘慶所鐘,或入處禮闈,或出總方岳,朱輪接軫,旟斾成陰。”
分類:旌旗
《漢語大詞典》:宮旆
旌旗。帝王的儀仗之一。 明 易恒 《廬州武昌二邸失守由太倉蹈海之燕感賦》:“東南六月多炎暑,遠(yuǎn)道胡為太子來?宮旆拂云何地出?樓船入海幾時迴?”
《漢語大詞典》:旌罕
旌旗。罕,旗名,帝王所用。 唐 趙彥昭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六龍駐旌罕,四牡耀旂常?!?/div>
分類:旌旗帝王
《漢語大詞典》:退表
指表示退兵的旌旗。國語·晉語五:“車無退表,鼓無退聲,軍事集焉?!?韋昭 注:“表,旍旗也。”
分類:退兵旌旗
《漢語大詞典》:幢旗
旌旗。 唐 楊炯 《戰(zhàn)城南》:“幢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div>
分類:旌旗
《國語辭典》:文章  拼音:wén zhāng
1.斑斕美麗的花紋?!妒酚洝>矶?。禮書》:「刻鏤文章,所以養(yǎng)目也?!?br />2.德行事功、禮樂法度。《論語。泰伯》:「煥乎!其有文章?!?br />3.文辭或泛指獨立成篇的文字。唐。杜甫偶題〉詩:「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埂度龂萘x》第六○回:「禰衡文章,播于當(dāng)今,吾故不忍殺之?!?br />4.曲折隱微的含義?!都t樓夢》第一九回:「寶玉聽這話內(nèi)有文章,不覺吃了一驚?!?/div>
《國語辭典》:太?! ?span id="sgc6nan" class='label'>拼音:tài cháng
1.職官名。掌理宗廟禮儀。秦時置奉常,漢更名為太常,歷代沿用之?!稘h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五年更名太常。」
2.畫有日月星辰等圖案的旗幟?!稌?jīng)。君牙》「紀(jì)于太?!?jié)h??装矅鳎骸竿踔浩?,畫日月,曰太常?!?/div>
《國語辭典》:文物  拼音:wén wù
1.禮樂典章?!蹲髠鳌;腹辍罚骸肝奈镆约o(jì)之,聲明以發(fā)之?!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章表》:「詩云『為章于天』,謂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br />2.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具有價值的東西。如建筑、生活器皿、各種藝術(shù)品等。
《國語辭典》:羽儀(羽儀)  拼音:yǔ yí
1.古代天子、后妃出游時所陳鹵簿旌旄之類?!顿Y治通鑒。卷九五。晉紀(jì)十七。成帝咸康二年》:「執(zhí)羽儀,鳴鼓吹?!?br />2.比喻賢人登用,為世儀表、表率。《新唐書。卷一六一。張薦傳》:「真卿逮事四朝,為國元老,忠直孝友,羽儀王室?!固?。韓愈 燕喜亭記:「智以謀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儀于天朝也不遠(yuǎn)矣?!?/div>
《國語辭典》:旖旎  拼音:yǐ nǐ
1.輕盈柔順的樣子?!妒酚洝>硪灰黄?。司馬相如傳》:「紛容蕭蔘,旖旎從風(fēng)?!固啤@畎住闯铌柎嘿x〉:「蕩漾惚恍,何垂楊旖旎之愁人?!?br />2.柔媚的樣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fēng)前。」《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體態(tài)輕盈,豐姿旖旎?!?br />3.盛多的樣子?!冻o。宋玉。九辯》:「竊悲夫蕙華之曾敷兮,紛旖旎乎都房。」《楚辭。劉向。九嘆。惜賢》:「結(jié)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div>
《漢語大詞典》:豹尾
(1).豹的尾巴。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西王母 ,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生抽豹尾,分裂貙肩?!?br />(2).古代將帥旌旗上的飾物?;驊乙员玻蛟谄焐袭嫳?。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又聞豹尾已建,戎軒鶩駕,陛下將復(fù)勞玉躬,擾掛神思?!?span id="ewjmdwy" class="book">《晉書·沈充傳》:“率兵臨發(fā),謂其妻子曰:‘男兒不豎豹尾,終不還也?!?唐 韓愈 《魏博節(jié)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旌節(jié)有韜,豹尾神旗,櫜兜戟纛,以長 魏 師。”宋史·輿服志二:“ 宋 凡命節(jié)度使,有司給門旗二,龍、虎各一,旌一,節(jié)一,麾槍二,豹尾二……豹尾,製以赤黃布,畫豹文,并髹杠?!?br />(3).天子屬車上的飾物,懸于最后一車。后亦用于天子鹵簿儀仗。 漢 蔡邕 獨斷下:“ 秦 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也,尚書、御史乘之。最后一車懸豹尾?!?span id="1l618mz" class="book">《宋書·武帝紀(jì)上》:“公親鼓之,賊乃大奔。 超 遁還 廣固 。獲 超 馬、偽輦、玉璽、豹尾等,送于京師?!?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詣景靈宮儀仗:“鹵簿儀仗,有高旗大扇,畫戟長矛,以五色。介胄跨馬之士,或小帽錦繡抹額者……或持竿上懸豹尾者,持短竿者?!?br />(4).借指天子屬車,即豹尾車。 唐 駱賓王 《王昭君》詩:“斂容辭豹尾,緘怨度龍鱗?!?宋 葉適 《蔡尚書挽詞》:“白首參豹尾,后出夸先登?!?清 張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雜紀(jì)元韻》:“林外琱戈隨豹尾,峰頭黃繖傍龍媒。”參見“ 豹尾車 ”。
(5).舊時陰陽五行家謂旌旗之象。《協(xié)紀(jì)辨方書·豹尾》《乾坤寶典》:“豹尾者,亦旌旗之象,常居黃旙對衝。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納奴婢、進六畜及興造,犯之者破財物,損小口?!?br />(6).比喻樂曲、詩文堅勁有力的結(jié)尾部分。 唐 王勃 《乾元殿頌》:“歌呈豹尾,舞進鳶肩?!?/div>
《國語辭典》:豹尾車(豹尾車)  拼音:bào wěi chē
皇帝的屬車,車上載朱漆竿,竿首綴豹尾,通常是車隊中的最后一輛。漢。蔡邕〈獨斷下〉:「古者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也,法駕半之,尚書御史乘之,最后一車懸豹尾?!埂端问?。卷一四九。輿服志一》:「豹尾車,古者軍正建豹尾。漢制,最后車一乘垂豹尾,豹尾以前即同禁中。唐貞觀后,始加此車于鹵簿內(nèi),制同黃鉞車。上載朱漆竿,首綴豹尾,右武衛(wèi)隊正一人執(zhí)之。駕兩馬,駕士十五人。」
《漢語大詞典》:山龍(山龍)
(1).指古代袞服或旌旗上的山、龍圖案。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孔 傳:“畫三辰、山龍、華蟲於衣服、旌旗?!?唐 柳宗元 《送豆盧膺秀才南游詩序》:“瑯乎璆璜衝牙之響發(fā)焉,煌乎山龍華蟲之采列焉?!?明 唐順之 《送孔上公助祭太學(xué)歸闕里時賜袞衣一襲》詩:“新袞山龍炫,餘堂金石鳴?!?br />(2).借指繡有山、龍圖案的袞服。 漢 劉向 說苑·修文:“是故士服黼,大夫黻,諸侯火,天子山龍。”晉書·輿服志:“王公衣山龍以下九章,卿衣華蟲以下九章?!?/div>
《國語辭典》:旌門(旌門)  拼音:jīng mén
1.古代帝王出巡,在所住的帳幕前樹立旗幟為門,稱為「旌門」。周禮。天官。掌舍:「為帷宮,設(shè)旌門?!刮倪x。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旌門洞立,延帷接?xùn)??!?br />2.舊時朝廷為忠孝節(jié)義的人樹立牌坊,或頒賜匾額,懸掛門上,以示表彰,稱為「旌門」。唐。韓愈 鄠?cè)藢?/a>:「茍有合孝之道,又不當(dāng)旌門,蓋生人之所宜為,曷足為異乎?」
《國語辭典》:降旗  拼音:xiáng qí
表示投降的旗幟?!稘h書。卷六三。武五子傳。燕刺王劉旦傳》:「三十有二帥,降旗奔師?!?/div>
《國語辭典》:懸旌(懸旌)  拼音:xuán jīng
1.比喻心神不定?!稇?zhàn)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文選。張協(xié)。雜詩十首之七》:「羈旅無定心,翩翩如懸旌?!?br />2.比喻軍隊遠(yuǎn)行?!度龂?。卷一。魏書。武帝紀(jì)》裴松之注引《獻帝傳》:「蕩定西陲,懸旌萬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