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旌旗  拼音:jīng qí
1.旗子的通稱。《周禮。春官。司?!罚骸阜曹娛?,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西游記》第四回:「就替我快置個旌旗,旗上寫『齊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張掛。」也作「旌旗」。
2.借指官兵、士兵。唐。王昌齡 青樓曲二首之一:「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div>
《國語辭典》:旌旗(旍旗)  拼音:jīng qí
旗子的通稱?!段倪x。枚乘。七發(fā)》:「旌旗偃蹇,羽毛肅紛?!挂沧鳌胳浩臁?。
《漢語大詞典》:旌旆
亦作“ 旌旆 ”。
(1).旗幟。 晉 陸機 《飲馬長城窟行》:“戎車無停軌,旌斾屢徂遷。” 唐 高適 《燕歌行》:“摐金伐鼓下 榆關 ,旌旆逶迤 碣石 間?!?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三:“﹝皇上﹞命選精騎萬餘人,扈行私從僕馬亦復踰萬,旌斾亙三十餘里。”
(2).猶尊駕、大駕。多用于官員。 唐 賈島 《送周判官元范赴越》詩:“已曾幾遍隨旌旆,去謁荒郊 大禹祠 ?!?宋 蘇軾 《與范蜀公書》之一:“日望旌旆之至,不敢復上問?!?清 惲敬 《上舉主笠帆先生書》:“前者旌旆自 江西 移 湖南 ,士聚於庠,商告於市,民要於野,愿一叩首馬前。”
(3).借指軍旅。太平廣記卷一九○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高駢:“樓櫓矗然,旌斾竟不行,而驃信讋慄。”
《國語辭典》:旌旄  拼音:jīng máo
1.用來指揮軍隊的旗幟。唐。李頻 陜府上姚中丞詩:「關東領藩鎮(zhèn),闕下授旌旄?!姑?。陸世廉《西臺記》第一折:「牢騷,刁斗宵嚴,羽書傍午,霜風破裂旌旄?!?br />2.借指官兵、軍隊。唐。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秦山當警蹕,漢苑入旌旄?!?/div>
《漢語大詞典》:旌麾
亦作“旍麾”。
(1).帥旗。三國志·魏志·夏侯淵傳:“大破 遂 軍,得其旌麾?!?span id="gi3mjw8" class="book">《梁書·武帝紀上》:“旍麾所指,威稜無外。” 唐 盧象 《送趙都護赴安西》詩:“下客候旌麾,元戎復在斯?!?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一:“凡二公旌麾所駐,盜賊為之潛蹤?!?br />(2).泛指旗幟。舊唐書·封常清傳:“ 常清 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國家旌麾?!?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關吏相呼迎印綬,里兒爭出望旌麾。” 姚椿 《題〈杜陸兩家詩集〉》詩:“旌麾堅 梁 壘,金鼓掃 秦 缶。”
(3).借指征戰(zhàn);戰(zhàn)亂。 三國 魏 曹植 《離思賦》:“欲畢力於旌麾,將何心而遠之?!?唐 虞世南 《從軍行》之一:“結髮早驅馳,辛苦事旌麾?!?清 杜浚 《初聞燈船鼓吹歌》:“九州富庶無旌麾, 揚州 之域尤稀奇?!?/div>
《國語辭典》:云霓(雲霓)  拼音:yún ní
1.云與虹。為下雨的徵象。因大旱必盼云霓,故亦可比喻為人所渴望的事物?!睹献?。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br />2.旌旗。《楚辭。屈原。離騷》:「揚云霓之唵藹兮,鳴玉鸞之啾啾?!?br />3.比喻讒佞邪惡的小人?!冻o。屈原。離騷》:「飄風屯其相離兮,帥云霓而來御?!鼓铣?。劉協《文心雕龍。辨騷》:「虬龍以喻君子,云霓以譬讒邪?!?/div>
《國語辭典》:行旌  拼音:xíng jīng
本為官長出行時的旗幟,后用作對出行官員的代稱?!妒幙苤尽返谖迦兀骸干嵯码x此不遠,愿請行旌小住一日,未知可否,應元欣然應諾?!?/div>
《國語辭典》:象物  拼音:xiàng wù
1.麟、鳳、龜、龍四種靈物。《周禮。春官。大司樂》:「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jié)h。鄭玄。注:「象物,有象在天,所謂四靈者,天地之神。四靈之知,非德至和則不至,禮運曰:『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2.取法天地間的物象?!秶Z。周語下》:「釐改制量,象物天地。」
《漢語大詞典》:旌旃
泛指旗幟。后漢書·劉玄傳論:“旌旃之所撝及,書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頓顙,爭受職命?!?span id="zjputzw" class="book">《北史·隋紀上·高祖文帝》:“旌旃舟檝,橫亙數千里?!?明 王世貞 《將軍行》:“紅顏夫人婦,懸首映旌旃?!?/div>
分類:旗幟
《漢語大詞典》:淑旂
指繪有交龍的旗幟。《詩·大雅·韓奕》:“王錫 韓侯 ,淑旂綏章。” 毛 傳:“淑,善也。交龍為旂?!?鄭玄 箋:“善旂,旂之善色者也?!?/div>
分類:交龍旗幟
《漢語大詞典》:幡旗
旗幟。史記·天官書:“故北夷之氣如羣畜穹閭,南夷之氣類舟船幡旗?!?span id="wybf6mc" class="book">《后漢書·劉盆子傳》:“ 寶 ( 李寶 )從后悉拔 赤眉 旌幟,更立己幡旗?!?唐 岑參 《送郭仆射節(jié)制劍南》詩:“鐵馬擐紅纓,幡旗出禁城。”
分類:旗幟
《漢語大詞典》:旌旟
泛指旗幟。 清 唐孫華 《冬日書懷》詩之二:“餘皇張旌旟,冶女炫珠貝?!?/div>
分類:旗幟
《漢語大詞典》:旌幟(旌幟)
旗幟。后漢書·劉盆子傳:“ 寳 從后悉拔 赤眉 旌幟,更立己幡旗?!?span id="4nrwtqx" class="book">《新唐書·令狐綯傳》:“時 浙西 杜審權 使票將 翟行約 率千兵與 湘 會,未至而 湘 覆,賊偽建 淮南 旌幟誘之,亦皆陷?!?span id="y5wbxje"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十七回:“門旗開處,只見一隊軍馬,打龍鳳日月旗旛,四方五斗旌幟。”
分類:旗幟
《漢語大詞典》:旄麾
(1).即旌麾。帥旗。三國志·吳志·吳主權傳“是時 曹公 新得 表 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 權 迎之” 裴松之 注引《江表傳》載 三國 魏 曹操 與 孫權 書:“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 劉琮 束手。”
(2).泛指旗幟。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闔廟旋艫,祥飈送颿,旗纛旄麾,飛揚晻藹。”參見“ 旌麾 ”。
《漢語大詞典》:旌麾
亦作“旍麾”。
(1).帥旗。三國志·魏志·夏侯淵傳:“大破 遂 軍,得其旌麾?!?span id="30u3ll8" class="book">《梁書·武帝紀上》:“旍麾所指,威稜無外?!?唐 盧象 《送趙都護赴安西》詩:“下客候旌麾,元戎復在斯?!?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一:“凡二公旌麾所駐,盜賊為之潛蹤?!?br />(2).泛指旗幟。舊唐書·封常清傳:“ 常清 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國家旌麾?!?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關吏相呼迎印綬,里兒爭出望旌麾。” 姚椿 《題〈杜陸兩家詩集〉》詩:“旌麾堅 梁 壘,金鼓掃 秦 缶?!?br />(3).借指征戰(zhàn);戰(zhàn)亂。 三國 魏 曹植 《離思賦》:“欲畢力於旌麾,將何心而遠之。” 唐 虞世南 《從軍行》之一:“結髮早驅馳,辛苦事旌麾?!?清 杜浚 《初聞燈船鼓吹歌》:“九州富庶無旌麾, 揚州 之域尤稀奇?!?/div>
《漢語大詞典》:還旆(還旆)
指回歸隊伍的旗幟。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武陵王賚絹啟》:“下官謬奉扁舟,暫瞻還旆。而天人渥盼,增餘論之榮; 江 漢 安流,無泝洄之阻?!?/div>
《漢語大詞典》:玄戈
(1).亦稱“ 玄弋 ”。星名。史記·天官書“一外為盾” 裴駰 集解引 晉 晉灼 曰:“外,遠北斗也,在招搖南,一名玄戈?!?span id="lbj4ivt" class="book">《宋史·天文志二》:“天戈一星,又名玄戈,在招搖北,主北方?!?br />(2).指繪有此星的旗幟。文選·張衡〈西京賦〉:“建玄弋,樹招搖?!?薛綜 注:“玄弋,北斗第八星名……今鹵簿中畫之於旗,建樹之以前驅。” 唐 杜牧 《洛陽》詩:“已建玄戈收 相 土,應迴翠帽過離宮?!?br />(3).古代一種兵器。青銅制,橫刃,有長柄。 宋 江休復 《江鄰幾雜志》:“ 夏 執(zhí)玄戈, 殷 執(zhí)白戚, 周 左杖黃鉞。” 明 戚繼光 《盤山絕頂》詩:“但使玄戈銷殺氣,未妨白髮老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