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高舂
日影西斜近黃昏時。《淮南子·天文訓(xùn)》:“﹝日﹞至于 淵虞 ,是謂高舂;至于 連石 ,是謂下舂?!?高誘 注:“高舂,時加戍,民碓舂時也?!?劉文典 集解:“初學(xué)記引注云:‘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南朝 梁 王僧孺 《為韋雍州致仕表》:“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風(fēng)忽至?!?唐 皎然 《浮云》詩之三:“浮云浮云,集於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清 趙翼 《遣興》詩之三:“折坂未登車倒退,游山正好日高舂?!?/div>
《國語辭典》:中景  拼音:zhōng jǐng
鏡頭拍攝取景,調(diào)整到攝取人物膝蓋以上部分,能為演員提供較大的自由活動空間,以使觀眾看清人物的表情和動作。
《漢語大詞典》:揆日
(1).測量日影。古多以之定營造方位。語出詩·鄘風(fēng)·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 楚 室?!?朱熹 集傳:“樹八尺之臬,而度其出入之景,以定東西。又參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八:“是以望景揆日,盈數(shù)可期;撫臆論心,有時而謬?!?南朝 齊 王屮《頭陀寺碑文》:“因百姓之有餘,間天下之無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span id="jub3tmt" class="book">《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十五引《蜀異記·南康祿食》:“公覺,駭汗久之,乃躬詣 云林 ,炷香禱福,命工揆日修崇,作南宮閣四十?!?br />(2).指選擇的時日。 宋 王安石 《謝夏噩察推啟》:“方且揆日,以時造門?!?/div>
《國語辭典》:儀表(儀表)  拼音:yí biǎo
1.準(zhǔn)則、模范。《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br />2.容貌舉止。南朝梁。沈約 齊丞相豫章文憲王碑:「位冠朝首,儀表瑰雄,風(fēng)神秀杰?!埂端问贰>矶宥?。楊承信傳》:「楊承信身長八尺,美儀表。」
3.測量指示的器具。如駕駛座前指示速度、高度、油量的表。也作「儀表」。
《國語辭典》:寸晷  拼音:cùn guǐ
比喻極短的時間。唐。賈島答王參〉詩:「寸晷不相待,四時互如競?!挂沧鳌复珀帯?。
《國語辭典》:移晷  拼音:yí guǐ
晷,日影。移晷指日影移動。比喻經(jīng)過若干時間。南朝梁。蕭統(tǒng) 文選序:「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嘗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漢語大詞典》:移日
移動日影。指不很短的一段時間。《穀梁傳·成公二年》:“相與立胥閭而語,移日不解?!?span id="u2d2ewd" class="book">《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與 高祖 語,未嘗不移日也?!?span id="7ozg7jd" class="book">《北史·宋隱傳》:“見尚書 李沖 ,因言論移日?!?清 曹寅 《桃花泉》詩序:“五月從駕返署,臥疴移日?!?/div>
《國語辭典》:日表  拼音:rì biǎo
1.在日月之外。比喻極遠的地方?!端螘>矶?。符瑞志下》:「日表地外,改服請教?!?br />2.日影?!独m(xù)漢書志。第一。律歷志上》:「以比日表,以管萬事?!?br />3.帝王的儀表?!端问贰>硪凰囊?。樂志十六》:「仰瞻日表映朱纮,環(huán)佩更鏘鳴?!?/div>
《漢語大詞典》:土圭
古代用以測日影、正四時和測度土地的器具。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賈公彥 疏:“土圭尺有五寸, 周公 攝政四年,欲求土中而營王城,故以土圭度日景之法測度也。度土之深,深謂日景長短之深也?!?span id="ufawl7c" class="book">《文選·張衡〈東京賦〉》:“土圭測景,不縮不盈。” 李善 注引 鄭玄 曰:“土,度也;縮,短也;盈,長也。謂圭長一尺五寸,夏至之日,豎八尺表,日中而度之,圭影正等,天當(dāng)中也?!?span id="27vx2x8" class="book">《南史·宋紀(jì)上》:“ 長安 豐稔,帑藏盈積,帝先收其彝器、渾儀、土圭、記里鼓、指南車及 秦始皇 玉璽送之都?!?明 張煌言 《至夜傳王師出東粵志喜》詩:“土圭才見影初長,忽報天聲出 五羊 ?!?竺可楨 《中國古代在天文學(xué)上的偉大貢獻》:“公歷紀(jì)元前七世紀(jì),已采用土圭來觀測日影?!?/div>
《漢語大詞典》:短晷
(1).日影短。謂白晝不長或?qū)⒈M。晷,日影。文選·潘岳〈秋興賦〉:“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張銑 注:“短晷,謂日景已短,覺其夜長?!?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卷二:“ 林 ( 林瑀 )謂 王 ( 王洙 )何相見之闊也, 王 曰:‘遭此霖雨?!?瑀 云:‘今后轉(zhuǎn)更疎闊也?!?王 曰:‘何故?’答云:‘逢這短晷?!w譏 王 之侏儒?!?清 黃景仁 《舟發(fā)西安至東巖夜泊》詩:“短晷歘西馳,蒼巖更孤傍?!?br />(2).泛指短暫的時間。 南朝 梁 沈約 《內(nèi)典序》:“以寸陰之短晷,馳永劫之遙路?!?/div>
《漢語大詞典》:畢景(畢景)
(1).日影已盡。指入暮。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昭帝 ﹞乃命以文梓為船……隨風(fēng)輕漾,畢景忘歸,乃至通夜?!?齊治平 注:“畢景,日影已盡,謂日暮也?!?唐 杜甫 《陪章留后惠義寺餞嘉州崔都督赴州》詩:“出塵閟軌躅,畢景遺炎蒸?!?仇兆鰲 注:“畢景,謂盡一日之影?!?清 黃景仁 《泥涂嘆》詩:“畢景不半程,用力亦云竭。”
(2).比喻人之暮年。 唐 杜甫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髮少何勞白,顏衰肯更紅,望云悲轗軻,畢景羨沖融。” 仇兆鰲 注:“四句衰老之嘆?!?br />(3).竟日;整天。南史·殷臻傳:“﹝ 臻 ﹞幼有名行, 袁粲 、 儲彥回 并賞異之,每造二公之席,輒清言畢景?!?唐 孟浩然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詩:“兩心喜相得,畢景共談笑。”
《漢語大詞典》:視日(視日)
(1).看日影以知時刻。禮記·曲禮上:“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孔穎達 疏:“視日蚤莫者,君子或瞻視其庭影,望日蚤晚也?!?br />(2).占候時日,以卜吉兇。史記·陳涉世家:“ 周文 , 陳 之賢人也。嘗為 項燕 軍視日?!?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視日時吉兇舉動之占也?!?/div>
《漢語大詞典》:日差
日影逐日長短之差。古代立表測日影以驗氣,影最短為夏至,最長為冬至,逐日遞差,歷家常根據(jù)日差推求氣至的時刻。元史·歷志一:“ 劉宋 祖沖之 嘗取至前后二十三四間晷景,折取其中,定為冬至;且以日差比課,推定時刻。 宋 皇祐 間 周琮 則取立冬立春二日之景,以為去至既遠,日差頗多,易為推考?!?/div>
《漢語大詞典》:晷景
亦作“ 晷影 ”。
(1).晷表之投影;日影。史記·天官書:“冬至短極……蘭根出,泉水躍,略以知日至,要決晷景。”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歷象之要,可以晷景測之?!?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凡立冬晷景與立春之晷景相若也?!?span id="gbp2b7y"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 程宰 ﹞頻視晷影,恨不速移?!?清 趙翼 《西巖齋頭自鳴鐘》詩:“按候恰與晷景符,昕夕告期了不錯?!?br />(2).日晷儀。晉書·石勒載記下:“ 勒 命徙 洛陽 晷影于 襄國 ,列之單于庭。”
(3).指時間;光陰。 南朝 梁 江淹 《蕭太尉子侄為領(lǐng)軍江州黃門謝啟》:“兄子臣 鸞 ,忝守近畿,嫡孫臣某,載榮省闥。皆倏忽晷景,頻煩升荷?!?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憂愁費晷景,日月如跳丸?!?宋 歐陽修 《與顏直講書》:“兩目昏甚,艱於執(zhí)卷,顧難銷晷景?!?元 揭傒斯 《得程翰林揚州消息》詩:“晷景倐易流,悲來但徊徨?!?/div>
《漢語大詞典》:視蔭(視蔭)
觀察日影。意謂光陰易逝。左傳·昭公元年:“ 趙孟 視蔭,曰:‘朝夕不相及,誰能待五?’” 孔穎達 疏:“蔭,日景也。 趙孟 意衰,以日景自喻?!?宋 葉適 《申省乞致任狀》:“倦憊屢月,瘦悴羸殘,視蔭將息,固無久存之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