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0
詞典
1
分類詞匯
39
共39,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宮闕
靈臺
金印
便殿
易名
冊府
九廟
眇躬
封邑
天罰
封號
漢畤
導從
謁廟
明器
《國語辭典》:
宮闕(宮闕)
拼音:
gōng què
1.闕,宮門外的望樓。宮闕指天子所居的宮殿。因門外有兩闕,故稱為「宮闕」?!妒酚洝>戆?。高祖本紀》:「高祖還見宮闕壯甚,怒?!?br />2.建筑富麗堂皇的宮殿。《西游記》第五回:「走出瑤池、踉踉蹡蹡誤入老君宮闕,又把他五個葫蘆金丹也偷吃了?!?/div>
分類:
時帝
帝王
王所
所居
宮門
門前
雙闕
宮殿
宮闕
《國語辭典》:
靈臺(靈臺)
拼音:
líng tái
1.心靈?!肚f子。庚桑楚》:「不可內(nèi)于靈臺。靈臺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箷x。郭象。注:「靈臺者,心也?!?br />2.古代天子觀察天文氣象的臺子?!逗鬂h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禮畢,登靈臺,望云物。大赦天下。」也作「露臺」。
3.《詩經(jīng)。大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據(jù)〈詩序〉:「靈臺,民始附也。」或以為美文王游樂之詩。首章二句為:「經(jīng)始靈臺,經(jīng)之營之?!?/div>
分類:
靈臺
收留
丘墓
學宮
臺名
時帝
道教語
道教
星名
帝王
亡靈
心
祭臺
周文王
觀察
指頭
天文
夏桀
文星
星象
遺像
客居
商紂
吊唁
災異
臺座
建筑
居處
僻陋
陋之
《國語辭典》:
金印
拼音:
jīn yìn
1.黃金鑄成的印章,只有公卿貴人才能佩帶?!稘h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顾?。
陸游
〈
長歌行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發(fā)種種來無情?!?br />2.犯人臉上的刺字?!毒┍就ㄋ仔≌f。志誠張主管》:「張勝看張員外面上刺著四字金印,蓬頭垢面,衣服不整齊。」《水滸傳》第二七回:「取一面七斤半鐵葉團頭護身枷釘了,臉上免不得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孟州牢城?!?/div>
分類:
金印
公文
時帝
帝王
官職
證件
高級官員
犯人
臉上
上刺
金泥
金質(zhì)
印章
印璽
《國語辭典》:
便殿
拼音:
biàn diàn
正殿以外的其他宮殿,常為皇帝宴息之處。宋。蘇軾〈諫賈浙燈狀〉:「右臣向蒙,召對便殿?!挂沧鳌竸e殿」、「別宮」。
分類:
便殿
正殿
別殿
時帝
帝王
王休
休息
消閑
《國語辭典》:
易名
拼音:
yì míng
1.語本《禮記。檀弓下》:「日月有時,將葬矣,請所以易其名者?!怪笧樗勒吡⒅u?!段倪x。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易名之典,請遵前烈謹狀?!?br />2.改名、換名。宋。何薳《春渚紀聞。天繪亭記》:「余擇勝得此亭,名曰天繪,取其景物自然也。后某年某日,當有俗子易名清輝,可為一笑。」
分類:
時帝
帝王
改名
公卿
大夫
朝廷
謚號
《國語辭典》:
冊府(冊府)
拼音:
cè fǔ
古代帝王藏書之所?!稌x書。卷七二。葛洪傳。史臣曰》:「?奇冊府,總百代之遺編?!固啤顭K〈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窺上帝之兵鈴,入先王之冊府?!挂沧鳌覆吒?。
分類:
帝王
文壇
時帝
冊書
翰苑
藏書
存放
《漢語大詞典》:
九廟(九廟)
指帝王的宗廟。古時帝王立廟祭祀祖先,有太祖廟及三昭廟、三穆廟,共七廟。 王莽 增為祖廟五、親廟四,共九廟。后歷朝皆沿此制。
《
漢書·王莽傳下
》
:“取其材瓦,以起九廟?!?晉
潘岳
《西征賦》
:“由偽 新 之九廟,夸宗 虞 而祖 黃 ?!?清
顧炎武
《井中心歌》
:“有 宋 遺臣 鄭思肖 ,痛哭 元 人移九廟?!?清
戴名世
《徐節(jié)婦傳》
:“數(shù)百年故國,威靈震薄海外,而一旦九廟隳,子孫夷,彼公侯將相,未聞有一如節(jié)婦者。”
分類:
帝王
宗廟
時帝
立廟
祭祀
祖先
《漢語大詞典》:
眇躬
舊時帝后自稱之詞。
《魏書·北海王詳傳》
:“祚屬眇躬,言及斯事,臨紙慚恨,惋慨兼深?!?唐
武則天
《唐享昊天樂章》
之四:“菲德承光顧,禎符萃眇躬?!?宋
蘇軾
《賜正義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安燾乞退不允批答口宣》
:“卿被遇先帝,勤勞有年,逮於眇躬,倚注彌重?!?明 吾丘瑞
《運甓記·官誥榮封》
:“朕以眇躬,謬應大寳,方居襁褓,遽遘閔兇,羣小窺朝,元兇干紀?!?/div>
分類:
時帝
自稱
《漢語大詞典》:
封邑
(1).古時帝王賜給諸侯、功臣以領地或食邑。
《
史記·晉世家
》
:“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br />(2).指領地、食邑。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河水四
》
:“右逕 劉仲 城北,是 漢祖 兄 劉仲 之封邑也?!?/div>
分類:
封邑
時帝
領地
帝王
賜給
食邑
諸侯
功臣
《國語辭典》:
天罰(天罰)
拼音:
tiān fá
1.老天誅罰有罪的人。《國語。晉語五》:「晉為盟主,而不修天罰,將懼及焉?!埂度龂萘x》第八○回:「嗣武二祖,躬行天罰?!?br />2.父母之喪。晉。陶淵明〈祭程氏妹文〉:「昔在江陵,重罹天罰。」
分類:
上天
舊稱
父母
誅罰
時帝
帝王
稟承
承天
天意
意行
《國語辭典》:
封號(封號)
拼音:
fēng hào
封賜的爵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鄭恒是唐朝大官,夫人崔氏,皆有封號?!埂都t樓夢》第三七回:「李紈道:『我是封他「蘅蕪君」了,不知你們?nèi)绾??』探春道:『這個封號極好?!弧?/div>
分類:
封號
時帝
帝王
王封
給予
封授
爵號
稱號
《漢語大詞典》:
漢畤(漢畤)
漢 時帝王祭天地五帝的地方。 明
谷宏
《行經(jīng)華陰》
:“ 秦 關日落行人少, 漢 畤天陰古殿空。”
分類:
時帝
帝王
祭天
天地
地五
五帝
《漢語大詞典》:
導從(導從)
(1).古時帝王、貴族、官僚出行時,前驅(qū)者稱導,后隨者稱從,因謂之導從。
《
后漢書·輿服志上
》
:“公卿以下至縣三百石長導從,置門下五吏:賊曹、督盜賊、功曹,皆帶劍,三車導;主簿、主記,兩車為從?!?唐 薛用弱
《
集異記·裴珙
》
:“有貴人,導從甚盛?!?吳晗
《朱元璋傳》
第四章一:“具皇帝鹵簿儀仗威儀導從,到太廟追尊四代祖父母、父母為皇帝皇后,再祭告社稷?!?br />(2).泛指前導與后衛(wèi)。
《水滸傳》
第八二回:“軍士導從,儀衛(wèi)不斷,直至 忠義堂 前下馬。”
分類:
導從
時帝
帝王
前導
貴族
后衛(wèi)
官僚
出行
前驅(qū)
《漢語大詞典》:
謁廟(謁廟)
古時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須謁告于祖廟,稱“謁廟”。
《
后漢書·輿服志下
》
:“皇后謁廟服,紺上皁下?!?span id="geg7dy7" class="book">《
宋史·禮志十一
》:“自 漢文帝 以來,皆即位而謁廟。”參見“ 告廟 ”。
分類:
時帝
等外
外出
祖廟
《國語辭典》:
告廟(告廟)
拼音:
gào miào
古代自天子至諸侯,凡即位、出征、出獵等事,必稟告于祖廟。明。史可法〈復多爾袞書〉:「即告廟之日,紫蓋如云。」
分類:
或諸
諸侯
出巡
兵戎
重大
事件
祭告
祖廟
帝王
《國語辭典》:
明器
拼音:
míng qì
1.古代陪葬的物品。古代有陪葬的習慣,每以器皿用具葬于墓室,以為死者來生之用。《儀禮。既夕禮》:「陳明器于乘車之西。」?jié)h。鄭玄。注:「明器,藏器也。」《列子。楊朱》:「相捐之道,非唯不相哀也,不含珠玉,不服文錦,不陳犧牲,不設明器也。」
2.明德之器、神明之器?!蹲髠鳌U压迥辍罚骸钢T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鎮(zhèn)撫其社稷,故能薦彝器于王?!?/div>
分類:
明器
冥器
諸侯
受封
時帝
隨葬
帝王
王所
器物
禮器
寶物
陶土
土制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