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2分類詞匯 9
《國語辭典》:賢達(dá)(賢達(dá))  拼音:xián dá
1.賢能通達(dá)?!端卧獞蛭妮嬝?。王祥臥冰》:「冷地思之,嬸嬸賢達(dá)人怎比?」《孤本元明雜劇。降桑椹。第一折》:「這孩兒他三從四德為先,貞烈賢達(dá)第一?!?br />2.有才能、品德及聲望的人。如:「社會賢達(dá)」。
《國語辭典》:清通  拼音:qīng tōng
1.清明通達(dá)。《隋書。卷七十五。儒林傳。序》:「爰自漢魏,碩學(xué)多清通,逮乎近古,巨儒必鄙俗。」
2.文辭清晰通順。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才略》:「溫太真之筆記,循理而清通?!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改峭凶鑫汉霉牛淖忠策€清通?!?/div>
《漢語大詞典》:英達(dá)(英達(dá))
(1).英明通達(dá)。 晉 袁宏 后漢紀(jì)·靈帝紀(jì)上:“吾嘗與 杜周甫 論 林宗 之德也,清高明雅,英達(dá)瓌瑋,學(xué)問淵深,妙有俊才?!?晉 袁宏 《后漢紀(jì)·三國名臣序贊》:“ 公瑾 英達(dá),朗心獨(dú)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唐 王勃 《上絳州上官司馬書》:“ 孔宣父 之英達(dá),位未列於陪臣; 管公明 之杰秀,名僅終於郡屬。” 宋 陸游 《王季嘉墓志銘》:“ 張君 端亮英達(dá),不幸卒於官?!?br />(2).英明通達(dá)的人;賢達(dá)。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fā)都》詩:“生幸休明世,親蒙英達(dá)顧?!?唐 劉長卿 《灞東晚晴簡同行薛棄朱訓(xùn)》詩:“高賢幸茲偶,英達(dá)窮王霸?!?唐 司空圖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且自古英達(dá)致用,風(fēng)范相殊,政則以理為先,化則以人為本?!?/div>
《漢語大詞典》:精達(dá)(精達(dá))
精明通達(dá)。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論:“咸精達(dá)事機(jī),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里,見述于后也?!?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七繆:“夫幼智之人,材智精達(dá),然其在童髦,皆有端緒?!?/div>
《漢語大詞典》:圣通(聖通)
圣明通達(dá)。韓非子·顯學(xué):“夫求圣通之士者,為民知之不足師用?!卑矗?span id="xx1p7lj" class="book">《說文·耳部》:“圣,通也。”兩字義同。
《漢語大詞典》:洞光
透明通亮。 晉 王嘉 拾遺記·燕昭王:“時(shí)有黑鳥白頭,集王之所,銜洞光之珠,圓徑一尺。此珠色黑如漆,懸照於室內(nèi),百神不能隱其精靈?!?/div>
分類:透明明通
《國語辭典》:淺說(淺說)  拼音:qiǎn shuō
1.淺顯易懂的說明。多用做書名或文章的題目。如:「文字學(xué)淺說」。
2.書名。明代陳紫峰撰,為論述八股文的專書。
《漢語大詞典》:明通榜
清 雍正 、 乾隆 年間,在會試落卷內(nèi)選文理明通的舉人于正榜外續(xù)出一榜,名為“明通榜”。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二:“近來會榜后,蒙恩於薦卷中擇文之佳者,發(fā)明通榜,以教職用……按 明 永樂 初年,令會試下第文字稍優(yōu)者除教官,其下者入監(jiān)讀書,即明通榜之意?!?/div>
《漢語大詞典》:零籠(零籠)
猶玲瓏??彰魍ㄍ该病?span id="3d55fbv"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二二六引 唐 顏師古 《大業(yè)拾遺記》:“ 隋煬帝 令造 觀文殿 ,前兩廂為書堂各十二間……南北通為閃電牕,零籠相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