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踏月  拼音:tà yuè
1.月下步行。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照山畬火動,踏月俚歌喧。」《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其馀各廟,社火扮會,鑼鼓喧天。人家士女,都出來看燈踏月?!?br />2.詞牌名。原名「霜天曉角」,因宋朝程垓〈霜天曉角〉詞「須共踏,夜深月?!苟劽史Q為「踏月」。
《漢語大詞典》:月皎
月色皎潔。語本詩·陳風(fēng)·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唐 沈佺期 《七夕》詩:“月皎宜穿線,風(fēng)輕得曝衣?!?前蜀 韋莊 《撫盈歌》:“愁瞳兮月皎,笑頰兮花嬌?!?宋 趙希鵠 《洞天清祿集·古琴辨》:“露下彈琴而聲不乏,蓋陽材也。若鐘鳴雞唱,霜清月皎,以陽琴鼓之,聲更清徹,陰材則不然。”
分類:月色皎潔
《漢語大詞典》:霜痕
(1).霜色。 唐 李賀 《宮娃歌》:“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簾額著霜痕?!?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江右游日記:“霜痕楓色,映村廬而出石隙?!?王統(tǒng)照 《霜痕》:“霜痕的瑩明與潔白,在冬日里雖不是罕見的東西,但是能夠領(lǐng)略到這種冷冽中清晨的趣味的人們,也可謂是有幸福的了?!?br />(2).喻月光,月色。 清 厲鶚 《念奴嬌·湘月》詞:“淡寫霜痕,愛到處,吹盡尋常歌酒。”
(3).喻指色澤明亮的織物。 元 薩都剌 《余新除燕南照磨蒙大名文濟(jì)王賜彩段二端賦此以謝》詩:“芝草暖霞浮露彩,藕絲秋水織霜痕?!?/div>
《國語辭典》:蟾魄  拼音:chán pò
月亮。唐。莫宣卿百官乘月早朝聽殘漏〉詩:「碧空蟾魄度,清禁漏聲殘?!固?。陸龜蒙四寄懷華陽道士〉詩:「蟾魄幾應(yīng)臨蕙帳,漁竿猶尚枕楓汀?!挂卜Q為「蟾盤」、「蟾輪」。
分類:月色
《漢語大詞典》:月鏡(月鏡)
石鏡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亦借指月亮。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時異方貢玉人、石鏡,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謂之‘月鏡’?!?唐 李嶠 《八月奉教作》詩:“月鏡如開匣,云纓似綴冠?!?唐 皇甫湜 《出世篇》詩:“西摩月鏡,東弄日珠?!?/div>
《國語辭典》:賞月(賞月)  拼音:shǎng yuè
觀賞月色。宋。孔武仲祠二廟之明日未得順風(fēng)呈同行〉詩:「吟詩賞月岳陽樓,買魚沽酒巴陵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昨夜中秋賞月,叫妾取金杯飲酒,不料偶然失手,落在河里去了。」
《漢語大詞典》:煙郊(煙郊)
亦作“煙郊”。 月色朦朧或煙霧彌漫的郊野。 唐 王泠然 《初月賦》:“望頽陽之西落,見微月之孤生;出煙郊而漫漫,映江浦之亭亭?!?唐 李白 《歸石門舊居》詩:“將欲辭官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唐 溫庭筠 《寒食日作》詩:“自有玉樓芳意在,不能騎馬度煙郊?!?/div>
《漢語大詞典》:竹月
竹林中的月色。 唐 張籍 《奉和舍人叔直省時思琴》:“竹月泛涼影,萱露澹幽叢?!?宋 王安石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之二:“風(fēng)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堦貼碎金。” 明 高啟 《林間避暑》詩:“松風(fēng)催暑去,竹月送涼來?!?/div>
分類:竹林月色
《漢語大詞典》:月霽(月霽)
月色澄朗。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中:“每夜月霽后,有蚓如巨臂,長二尺餘,白頸紅斑,領(lǐng)蚓數(shù)百條如索,緣樹枝條,及曉,悉入穴?!?清 無名氏 《日下尊聞錄》:“ 重華宮 東 漱芳齋 聯(lián)曰:花香鳥語羣生樂,月霽風(fēng)清造物心?!?/div>
分類:月色
《漢語大詞典》:梨花月
亦作“棃花月”。 如梨花布地的溶溶月色。 宋 史達(dá)祖 《陽春曲》詞:“杏花煙,梨花月,誰與暈開春色?!?明 高啟 《蘆花簾》詩:“恍疑柳絮風(fēng)穿早,不管棃花月到遲?!?趙翼 《甌北詩話·詩人佳句》引 周伯春 《雪》詩:“照天不夜棃花月,落地?zé)o聲柳絮風(fēng)。”
《漢語大詞典》:霜煙(霜煙)
亦作“ 霜煙 ”。 迷蒙的月色。 唐 孟郊 《往河陽宿峽陵寄李侍御》詩:“行路解鞍投古陵,蒼蒼隔山見微月。鴞鳴犬吠霜煙昏,開囊拂巾對盤飧。” 宋 朱松 《三峰康道人墨梅》詩:“一枝春曉破霜煙,影寫青陂最可憐。衲被犯寒歸吮墨,也知無地著朱鉛?!?/div>
分類:迷蒙月色
《漢語大詞典》:白玉蟾
民間傳說指月中的三足蟾蜍,因明月色白,故稱。 清 曹寅 《游仙詩和汪蘿山》之二九:“笑傲人間白玉蟾,千年一住跡長淹。”
《漢語大詞典》:霜砌
月色照射下的臺階。 唐 呂溫 《同舍弟恭歲暮寄晉州李協(xié)律》詩:“陽烏下西嶺,月鵲驚南枝。攬衣步霜砌,倚杖臨冰池?!?/div>
《漢語大詞典》:霜靄(霜靄)
秋夜迷茫的月色。 南朝 梁 沈約 《八詠詩·登臺望秋月》:“臨玉墀之皎皎,含霜靄之濛濛?!?/div>
《漢語大詞典》:璧采
亦作“ 璧彩 ”。 比喻月光,月色。 唐 駱賓王 《秋夜送閻五還潤州序》:“于時璧彩澄空,漏輕光於云葉;珪陰散迥,搖碎影於風(fēng)梧?!?唐 李商隱 《賦得月照冰池》:“金波雙激射,璧采兩參差?!?明 李東陽 《山水圖為曰會中書題送體齋先生》詩:“書聲出谷秋籟鳴,璧彩穿林夜光漏?!?/div>
分類:月光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