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勁風(fēng)(勁風(fēng))  拼音:jìng fēng
強(qiáng)風(fēng)。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四:「勁風(fēng)無榮木,此蔭獨不衰?!?/div>
《國語辭典》:老拳  拼音:lǎo quán
強(qiáng)而有力的拳頭。如:「小偷被逮了,大家爭相飽以老拳?!埂稌x書。卷一○五。石勒載記下》:「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埂段鍩魰?。卷一八。鼓山僧洵禪師》:「須知有一人,大棒驀頭打,他不回頭。老拳劈面搥,他亦不顧。且道是誰?」
《國語辭典》:陽剛(陽剛)  拼音:yáng gāng
強(qiáng)健、有朝氣的樣子。
《國語辭典》:鏗鏗(鏗鏗)  拼音:kēng kēng
1.擬聲詞。形容金屬或瓦石的響聲。《禮記。樂記》:「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br />2.形容言語明確響亮。《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楊政傳》:「少好學(xué),從代郡,范升受梁丘易,善說經(jīng)書。京師為之語曰:『說經(jīng)鏗鏗楊子行。』」
《國語辭典》:挺拔  拼音:tǐng bá
1.直立高聳。如:「挺拔的松樹?!?br />2.獨立特出的樣子?!端问?。卷三三一。沈遘傳》:「遼字睿達(dá),幼挺拔不群,長而好學(xué)尚友?!?br />3.堅強(qiáng)有力。如:「他的書法,剛勁挺拔,力透紙背?!?/div>
《國語辭典》:中堅(中堅)  拼音:zhōng jiān
1.堅銳、驃悍的軍隊。《后漢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光武乃與敢死者三千人,從城西水上沖其中堅?!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274' target='_blank'>李益 〈夜發(fā)軍中〉詩:「中堅分暗陣,太乙起神兵?!?br />2.意志堅屹不移。唐。劉禹錫〈問大鈞賦〉:「彼蒹葭之蒼蒼兮,霜霰苦而中堅?!顾?。陸游暑中北窗晝臥有作〉詩:「中堅卻外慕,魔盛有定力?!?br />3.團(tuán)體的主要成員?!赌鹾;ā返诙呕兀骸盖锫犃?,非常歡喜,就把青年會的主義、組織和中堅分子,傾筐倒篋的告訴了他?!?/div>
《國語辭典》:堅強(qiáng)(堅強(qiáng))  拼音:jiān qiáng
堅定剛強(qiáng),不可動搖或摧毀。如:「他的個性堅強(qiáng),從不輕易屈服。」
《國語辭典》:雄健  拼音:xióng jiàn
強(qiáng)勁有力?!端鍟?。卷八十。列女傳。劉昶女傳》:「取公卿子弟膂力雄健者,輒將至家,以車輪括其頸而棒之?!顾?。朱熹 跋許侍郎詩卷:「觀其長篇大句,固自雄健豪逸,磊落驚人?!?/div>
《國語辭典》:遒勁(遒勁)  拼音:qiú jìng
強(qiáng)勁有力。常用來描述文章、書畫的風(fēng)格、筆法?!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腹P力甚為遒勁,上題『大風(fēng)張風(fēng)』四字?!挂沧鳌稿俳 ?。
《國語辭典》:蹶張(蹶張)  拼音:jué zhāng
1.以足踏弩而發(fā)射。《漢書。卷四二。申屠嘉傳》:「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率?!固?。顏師古。注:「今之弩,以手張者曰『擘張』,以足蹋者曰『蹶張』。」
2.用手足支撐物品。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九。盜俠》:「有婢晨治地,見紫衣帶垂于寢床下,視之,乃小奴蹶張其床而負(fù)焉?!?/div>
《國語辭典》:豪橫(豪橫)  拼音:háo hèng
仗勢欺人。《后漢書。卷一六。鄧禹傳。論曰》:「漢世外戚,自東、西京十有馀族,非徒豪橫盈極,自取災(zāi)故,必于貽釁后主,以至顛敗者,其數(shù)有可言焉?!?/div>
《國語辭典》:豪橫(豪橫)  拼音:háo heng
性格剛強(qiáng)有骨氣。如:「他很豪橫,即使窮死也不肯受人周濟(jì)?!?/div>
《漢語大詞典》:清勁(清勁)
(1).清正剛直。三國志·魏志·韓暨王觀等傳評:“ 王觀 清勁貞白。”舊唐書·儒林傳上·李善:“﹝ 李善 ﹞方雅清勁,有士君子之風(fēng)?!?宋 蘇轍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之二:“芬敷謝桃杏,清勁比松竹?!?span id="dc9kxmp" class="book">《明史·劉體乾傳》:“ 體乾 清勁有執(zhí),每疏爭,積忤帝意,竟奪官?!?br />(2).清秀有力。新唐書·虞世南傳:“ 世基 辭章清勁過 世南 ,而贍博不及也。”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書畫:“今傳《樂毅論》,皆摹本也,筆畫無復(fù)昔之清勁?!?明 李時勉 《〈犁眉公集〉序》:“其( 劉基 )行廉,故其辭蠲潔而清勁?!比纾喝藗兛匆?容志行 的腳法富麗而不浮艷,峭拔而不奇詭,頗具清勁秀逸的風(fēng)韻。
《國語辭典》:金石聲(金石聲)  拼音:jīn shí shēng
1.鐘磬樂器所發(fā)出的聲音?!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金石之聲,管籥之音?!?br />2.比喻文章詞語優(yōu)美,聲調(diào)鏗鏘?!稌x書。卷五六。孫楚傳》:「嘗作天臺山賦,辭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當(dāng)作金石聲也?!弧?/div>
《漢語大詞典》:屃赑(屓贔)
亦作“屭贔”。
1.強(qiáng)壯有力;堅固壯實。 宋 蘇軾 《桄榔庵銘》:“百柱屓贔,萬瓦披敷。” 明 劉基 《松風(fēng)閣記》一:“土石屭贔,雖附之不能為聲?!?清 陳田 《〈明詩紀(jì)事丁籤〉序》:“ 明 中葉有 李 何 ,猶 唐 有 李 杜 , 宋 有 蘇 黃 。 空同 詩如巨靈屓贔,鑿石開山?!?清 趙翼 《右手患風(fēng)痹》詩:“迴憶年少時,作力何屓贔?!?br />2.蠵龜?shù)膭e名。 金 劉從益 《搗金石砦作建除體》詩:“破碑字仍在,屭贔臥深荊?!?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列朝一·賜外國詩:“屭贔宏文,昭回云漢。”
《漢語大詞典》:強(qiáng)藩
亦作“彊藩”。 強(qiáng)大有力的藩鎮(zhèn)。新唐書·憲宗紀(jì)贊:“自 吳元濟(jì) 誅,彊藩悍將皆欲悔過而效順。” 宋 陸游 《上殿札子》:“今朝廷內(nèi)無權(quán)家世臣,外無強(qiáng)藩悍將,所慮之變,惟一 金 虜。” 王闿運(yùn) 《御夷論》二:“強(qiáng)藩重鎮(zhèn)變色而相戒,勇夫悍將束甲而屏息?!?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三節(jié):“ 昭義 是個強(qiáng)鎮(zhèn),宦官有所畏懼,南司才多少得行使一些職權(quán)。南北司雖然強(qiáng)弱懸殊,在強(qiáng)藩聲援下,南司仍保持對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