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詞典 2分類詞匯 48
《漢語大詞典》:澡心
(1).改過自新。新唐書·李勉傳:“ 勉 入見帝曰:‘寇亂之污半天下,其欲澡心自歸無繇。如盡殺人,是驅(qū)以助賊也。’”
(2).指去除內(nèi)心雜念。 明 張居正 《謝免自陳疏》:“臣謬蒙恩宥,愈切凌兢,退自省循,若為消弭,謹(jǐn)當(dāng)澡心自勵,克己知非。”
《漢語大詞典》:洗志
謂清除雜念,使志趣純潔。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纻舞歌辭》之四:“思君厚德委如山,潔誠洗志期暮年。”
《漢語大詞典》:齋慮(齋慮)
清除雜念。 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識以濟(jì)才,學(xué)而敏政,退公齋慮,開卷忘疲?!?清 戴名世 《上大宗伯韓慕廬先生書》:“頃者 金陵 一二人士取不肖所為古文刊刻其十之二三,用是潔誠齋慮,北面叩首,而求閣下以序之?!眳⒁姟?齋心滌慮 ”。
分類:清除雜念
《國語辭典》:齋心滌慮(齋心滌慮)  拼音:zhāi xīn dí lǜ
摒去雜念,清心寡欲。宋。葉適 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方齋心滌慮,以俟陛下反覆詰難,庶幾竭盡愚衷?!挂沧鳌庚R心滌慮」。
《漢語大詞典》:主一無適(主一無適)
專一,無雜念。二程粹言卷上:“或問 敬子 曰:‘主一之謂敬。何謂一?’子曰:‘無適之謂一。’”《論語·學(xué)而》“敬事而信” 宋 朱熹 集注:“敬者,主一無適之謂?!?span id="ckbjlhj"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二○:“ 程子 所謂主一無適,主一只是專一?!?梁啟超 《說常識》:“一國之中,但使能有少數(shù)仁人君子,挾主一無適之誠,行百折不回之氣,以日夜與惡社會為不斷之爭鬭,而謂終不能征服之者,吾未之前聞?!?/div>
分類:專一雜念
《國語辭典》:齋心滌慮(齋心滌慮)  拼音:zhāi xīn dí lǜ
摒去雜念,清心寡欲。宋。葉適 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方齋心滌慮,以俟陛下反覆詰難,庶幾竭盡愚衷?!挂沧鳌庚R心滌慮」。
《漢語大詞典》:一身五心
謂雜念紛擾。 漢 焦贛 《易林·坤之賁》:“二人異趣,反覆迷惑,一身五心,亂無所得。” 漢 焦贛 《易林·師之大畜》:“三人俱行,別離獨食,一身五心,反覆迷惑,亂無所得。”
分類:雜念紛擾
《國語辭典》:心平氣定(心平氣定)  拼音:xīn píng qì dìng
心氣平和,不急不怒。三國魏。阮籍 樂論:「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樂使人無欲,心平氣定,不以肉為滋味也?!挂沧鳌感钠綒夂汀?。
《國語辭典》:面壁坐禪(面壁坐禪)  拼音:miàn bì zuò chán
佛教徒每天在一定時間面壁靜坐,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恬靜自在,修禪悟道的情形。
《國語辭典》:清心省事  拼音:qīng xīn shěng shì
清除雜念,簡省政事雜務(wù)。《清史稿。卷二五○。馮溥傳》:「臨發(fā),疏請清心省事,與民休息?!?/div>
《國語辭典》:人間煙火(人間煙火)  拼音:rén jiān yān huǒ
原指古人燒煮食物的炊煙和柴火,后用以比喻人世間的庶務(wù)、雜念。如:「活在這個繁雜的社會,每人都無法擺脫人間煙火,所以有很多煩惱?!?/div>
《國語辭典》:警心滌慮(警心滌慮)  拼音:jǐng xīn dí lǜ
使內(nèi)心清明警覺,消除雜念?!肚迨犯?。卷二六九。明珠傳》:「至于緊要員缺,特令會同推舉,原期得人,亦欲令被舉者警心滌慮,恐致累及舉者,而貪黷匪類,往往敗露?!?/div>
《國語辭典》:心無二想(心無二想)  拼音:xīn wú èr xiǎng
專心一致,沒有雜念。如:「他寫作期間,常將自己關(guān)在房內(nèi),使自己心無二想完成創(chuàng)作?!?。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三七。齋戒敘》:「既心無二想,故曰一志焉,蓋上士所行也?!挂沧鳌感臒o二用」。
《國語辭典》:息心靜氣(息心靜氣)  拼音:xí xīn jìng qì
摒除雜念,靜下心來?!段拿餍∈贰返谖逅幕兀骸纲惾缦铝硕ㄥX了,便把馬褂脫去,研得墨濃,蘸的筆飽,息心靜氣的寫起來?!?/div>
《國語辭典》:洗面革心  拼音:xǐ miàn gé xīn
改變舊有面目,去除邪思雜念。指改過向善,重新做人。如:「典獄長勉勵受刑人,出獄以后,要洗面革心,重新開始,好好闖出一番事業(yè)?!?/div>
《漢語大詞典》:防心攝行(防心攝行)
謂防止雜念和注意言行。隋書·經(jīng)籍志四:“﹝佛家弟子﹞皆剃落鬚髮,釋累辭家,相與和居,治心修浄,行乞以自資,而防心攝行。”